《媒介批評》創辦于2005年,主要欄目有影像批評、核心話題:藝術療愈探索、新媒介學理、一種描述、圖像與視覺文化、學術動態,豐富的內容使您能夠自由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了解最新趨勢。
在內容方面,涵蓋了眾多前沿課題,包括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學和文化學分析、當代中國媒介文化生產中的權力結構演化分析、技術與科學視覺主義的建構解析等。這些文章論證邏輯嚴密、材料豐富、觀點新穎,具有超越時代的批判性。具有豐富的學術背景和深厚的學術造詣。他們在文藝理論、當代文學、文化理論與文化批評等領域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的見解,為本雜志的學術質量和影響力提供了堅實的保障。它致力于推動媒介事業的發展,為學術界和業界提供了寶貴的學術資源和交流平臺。其宗旨在于從媒介學的角度,對當前的大眾文化和時尚進行深入的批評和讀解,以考察媒介與社會文化之間的復雜互動關系,并提供有效的媒介批評方法。該雜志的出版歷史悠久,已有多輯成功發行,并在批評與研究領域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影像批評、核心話題:藝術療愈探索、新媒介學理、一種描述、圖像與視覺文化、學術動態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媒介批評雜志社和媒介批評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廣西桂林市五里店路9號
郵政編碼:541004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廣西桂林市五里店路9號,郵編:54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