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集刊》創辦于1981年,主要欄目有研究與探索、調查與發掘、國外考古,豐富的內容使您能夠自由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了解最新趨勢。該雜志專注于考古領域,主要刊登長篇田野考古發掘報告、考古研究論文,以及與科技考古相關的實驗報告和論文。這些內容不僅包括學術性和資料性的論著,還涉及考古調查與發掘、研究與探索、考古與科技等多個方面。這些欄目的設置旨在全面展示考古學的多維度研究和進展。
每一集的考古學集刊都會收錄多篇學術文章,內容覆蓋國內外的考古調查、發掘以及研究。例如,最近的一集中包含了關于湖北荊州市胡家草場墓地發掘、河南溫縣南張羌漢墓發掘、四川崇州市李家巖水庫輸水線明墓發掘的簡報,以及關于中國古代鞋類遺存、遼西—冀東北地區商末周初青銅器窖藏、揚州地區漢墓出土原始瓷器的研究論文。此外,還有關于國外考古的討論,如塔什巴城址為匈奴郅支單于在堅昆的都城的研究。考古學集刊的出版對于推動考古學領域的研究和實踐具有重要意義,為廣大學者和考古工作者提供了一個交流和學習的平臺,促進了考古事業的不斷發展。
研究與探索、調查與發掘、國外考古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考古學集刊雜志社和考古學集刊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
郵政編碼:100029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北京市北三環中路甲29號院華龍大廈,郵編:10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