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考古》創辦于2013年,主要欄目有考古快照、重大發現、卷首語、考古資訊、考古人傳奇、考古物語、古物與人、考古筆記、遺產萬象、考古科技、品讀,豐富的內容使您能夠自由地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了解最新趨勢。是一本面向社會大眾的科普性期刊,普及科學的考古學、文物學以及文化遺產學知識,通過生動活潑的文字和豐富的圖片形式,向公眾介紹國內外最新的考古發現成果,并解密前沿的人類文化及文明研究。
作為一本月刊,大眾考古內容豐富多樣,涵蓋了從古代遺址發掘到歷史文物鑒賞等多個方面。它不僅關注傳統意義上的考古學領域,如史前文化、古代城市遺跡等,也涉及到了現代科技在考古工作中的應用,比如遙感技術、DNA分析等最新科研成果。此外,雜志還會定期發布關于博物館展覽信息、文物收藏指南等內容,為讀者提供實用的信息資源。它堅持科學性、思想性與知識性的統一,在選題上力求貼近生活實際,反映當前社會熱點問題。同時,編輯團隊非常注重稿件的質量控制,所有文章均需經過嚴格篩選和審校,確保信息準確無誤。對于一些重要的專題報道或學術論文,還會采用同行評審的方式以進一步提高其權威性和可靠性。
考古快照、重大發現、卷首語、考古資訊、考古人傳奇、考古物語、古物與人、考古筆記、遺產萬象、考古科技、品讀
1、文章標題要簡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過20個漢字,必要時加副標題
2、正文應層次清楚,行文規范,方便閱讀,字數一般以2500-8000字為宜,重要稿件可不受此限制
3、題目下面均應寫作者姓名、單位名稱、所在城市、郵編,多位作者分別列出上述信息
4、來稿必須附有100-300字的內容摘要和3-5個關鍵詞
5、如文章獲得基金項目資助,以[基金項目]作為標識,并注明基金項目名稱和編號
6、正文中圖表主要是文字難以表達清楚的內容,圖表應設計合理,先后分別給出圖表序號
7、來稿請注明姓名、性別、籍貫、出生年月、學歷、職稱、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詳細郵寄地址
8、編輯部有權對稿件進行修刪,不同意請在稿件中聲明
9、請勿一稿多投,發現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擔
10、若不能被錄用,恕不退稿,請作者自留底稿,不同意上述稿件處理方式的作者請轉投他刊
11、本站并非大眾考古雜志社和大眾考古編輯部官方網站
地 址:南京市仙林大道163號南京大學歷史學院151室
郵政編碼:210023
若用戶需要出版服務,請聯系出版商,地址:南京市仙林大道163號南京大學歷史學院151室,郵編: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