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的文章需要精心雕琢,小編精選了8篇醫院值周總結范例,供您參考,期待您的閱讀。
檔案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摘要:醫院檔案與醫院文化建設關系是密不可分,醫院文化建設第一手資料就是醫院檔案,它是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依托,開發利用現有的檔案,推進醫院文化建設。
關鍵詞:檔案;醫院;文化建設
在醫院文化中,檔案這一客觀事物本身也是一種文化的載體,是多種文化因素的集合體。近年來,醫院以國家新醫改為契機,充分開發利用檔案信息資源,發揮檔案文化在醫院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對于建設特色鮮明的醫院文化,促進醫療、教學、科研等各項工作的健康發展。
一、充分利用照片檔案,展示醫院發展的歷程
照片檔案是醫院從事醫療、科研、教學活動,黨政管理、外事活動及其他活動的以靜止影像為主要反映方式,輔以文字說明的具有保存價值的歷史記錄,是醫院檔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照片檔案在記錄醫院歷史的同時,也豐富了醫院文化建設。1.編輯醫院畫冊。2013年醫院建院60周年時機,辦公室、信息科、檔案科的工作人員編撰印制畫冊。該書收集照片檔案共80副,分為醫院概況、領導關懷、對外交流、精湛技術、綠色通道、科研教學、先進設備、表彰榮譽、領導班子風采、醫院文化等10個板塊。起到了很好的宣傳推介醫院的效果。2.制作展板和宣傳冊。醫院檔案工作人員充分利用現有的照片檔案資源,配合宣傳科編輯了許多圖文并茂反映醫院醫療技術水平、醫院環境、醫療設備、醫院精神面貌、醫院專家介紹等內容的流動展板,同時結合新技術及時編印出圖文并茂的科普小冊子,讓百姓了解醫院、了解醫生。
二、充分利用文書檔案,挖掘梳理醫院發展的歷史階段
文書檔案是由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在行政管理事務活動中產生的公文轉化而來的,直接記錄和反映了單位的歷史。醫院文化建設的第一手資料就是醫院文書檔案,文書檔案是醫院文化建設的重要依托。1.編寫醫院大事記。2013年醫院建院60周年時機,醫院檔案工作人員配合辦公室工作人員,以文書檔案為主體,從重新整理編寫自醫院建院以來檔案記載的內容根據歷任領導、組織機構等內容進行細化。在此基礎上,將醫院六十年的發展劃分4個發展階段,即籌備創建期、拓展營建期、改革建設期、跨越發展期,從宏觀上將醫院建院初期的單一的結核病醫院發展到現在的綜合性醫院,把發展過程全面的反映出來。同時注重對人文精神的總結。首先,提煉了艱苦創業的建院精神,據檔案記載1953年建院初期的三排青磚低矮平房,周圍是莊稼地,只有一臺X線拍片設備的結核病療養院,經過一代代醫院人的努力,發展成現在的醫療技術精湛、醫療設備先進、醫院環境優美的綜合性醫院。2.編撰醫院崗位職責和服務流程。2015年檔案工作人員充分利用現有文書檔案聯合辦公室、規范辦工作人員重新編撰了《醫院標準化建設管理叢書》。隨著我院標準化建設的逐漸深入,醫院的管理模式和工作任務有了新的變化,科室結構布局和職責職能有了新的調整,對醫院規章制度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醫院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下,重新編撰了《醫院標準化建設管理叢書》,這是我院多年規范化、制度化建設的成果,集中反映了我院的發展軌跡與工作狀況。
術后感染手術室護理論文
1資料與方法
1.1護理方法:在手術治療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狀態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了解其是否存在焦慮感等心理,根據患者不同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護理。在手術過程中的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指征的變化,對手術過程中出現的血壓異常和心率異常等現象要迅速判斷并給予針對性的處理。在手術治療后1周時間內對患者進行隨訪調查,尤其是要嚴密監視患者術后并發癥的征兆,一旦出現并發癥跡象要及早處理。
1.2統計指標:對所有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總結患者提供病歷資料中相關項目,初步判斷影響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相關性因素,從這些因素中通過多因素lo-gistic回顧分析計算影響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1.3統計學方法:選擇spss19.0統計學方法,對分類計數資料的組間比較方法選擇卡方檢驗,對影響醫院感染的手術室護理單因素相關性分析選擇卡方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的變量再經過非條件多因素回歸分析logistic模型(相關變量作為自變量,醫院感染為因變量)分析,計算影響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高危因素。
2結果
2.1單因素分析:統計學單因素分析結果表明:與醫院感染有關的手術室管理因素有六個:手術切口(X2值=18.2),手術時程(X2值=15.6),ICU(X2值=17.1),預防性抗生素(X2值=12.4)、接臺手術(X2值=11.8)和人員流動(X2值=8.2)。
2.2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多因素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手術切口(OR=6.68),手術時程(OR=3.80),ICU(OR=13.19)和預防性抗生素(OR=2.98)是手術患者醫院感染的高危影響因素。
醫院財務分析指標之選擇和運用探討
摘要:在醫院運營發展的實踐過程中,高效且科學的財務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依托于財務分析的工作,能夠有效研判醫院的發展現狀,同時也能夠科學精準地把握好醫院的發展路徑,更好地推動醫院各項事業的長效發展。但在對醫院進行財務分析的過程中,可以選擇的財務分析指標是非常多元化的。為更好地提升財務分析的成效,結合實踐來全面選擇醫院財務的分析指標,積極提升這些財務分析指標的重要應用價值,更好地助推醫院的科學發展。
關鍵詞:醫院運營;財務分析指標;核心思路
財務分析指標是指以一種簡單明了的方式、以一種客觀的數據信息來表達和傳遞財務信息,陳述組織的財務狀況和結果的一種標準。在醫院的運營發展實踐中,高效且科學化的財務分析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為切實全面地推動醫院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醫院有必要充分、全面地結合自身的工作思路,積極把握財務工作的實際現狀,科學全面地選擇財務分析指標,以此來實現精細化的財務分析。事實上,醫院的財務分析指標不僅類型多樣化,而且不同指標的應用價值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醫院財務分析的過程中,可能無須對所有財務分析指標來進行分析及研判。這就需要專業人士結合醫院的發展特征來優選財務分析指標,也以此來更好地開展財務分析工作,真正推進醫院各項事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一、財務分析指標的概述
財務分析指標是企業總結和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狀況的相對指標。財務分析是其基礎,財務分析的內容是其生存的保障。在醫院長效發展的實踐過程中,科學且高效化的財務分析,充分明確醫院現狀的運營現狀,也能夠系統高效地整合醫院各類成本的支出等,為醫院的長效發展奠定夯實的根基。可以說,醫院若想實現長效化發展,就必須做好財務分析工作,積極細化財務分析的指標,切實有效地保障財務分析的整體成效與質量。一般來講,財務分析的內容包括企業的外部分析、內部分析及專家分析。外部分析側重于分析償債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社會貢獻能力、綜合實力、資產運用效率,等等。內部分析則側重于分析資金籌措和投向等方面的內容,[1]也包括經營預算執行情況的分析,等等。醫院在運營發展的實踐過程中,各個部門、各個科室的整體投入與支出是較為復雜的。為卓有成效地提升醫院的整體發展運營水平,必須注重深入精準地推進財務分析工作的開展。財務分析指標能夠為財務分析工作奠定夯實的根基,提供清晰化的發展向導,同時也能夠更好地保障醫院各項分析工作的推進。為此,醫院要充分明確財務分析指標,不斷細化財務分析指標,更好地提升財務分析的整體實效。
二、財務分析指標的主要類型
在醫院運營發展的實踐過程中,高效且科學化的財務分析工作是必不可少的。醫院為實現自身的長效發展,也為了更好地優化財務分析成效,全方位研判自身的發展趨勢及運營現狀,必須依托于科學的財務分析指標,實現精細化、全面化的財務分析。在實踐過程中,財務分析指標的類型是較為多元化的。按照不同的劃分依據,財務分析指標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類型,比如償債能力狀況的分析、運營能力狀況的分析、盈利能力狀況的分析,以及發展能力狀況的分析,等等。這些不同類型的財務分析指標,在實踐過程中具有差異化的應用途徑。醫院為更好地優化自身的發展成效,必須注重把握好這些不同類型、不同方向、不同特征的財務分析指標。例如,在財務分析的過程中,償債能力狀況的分析指標有流動比率、現金流量比率、資產負債率、現金利息保障倍數、股東權益比例等不同指標。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這些差異化的分析指標,能夠從整體上來研判醫院的償債能力。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它們所選擇的比例內容卻是存在著比較大的差異和區別。為此,醫院在運用這些指標評價償債能力時,需要結合自身的發展需求來進行精細化的選擇和運用,以此來全方位提升財務分析指標的利用價值,更好地推動醫院的高效化運營及科學化發展。比如在財務分析的實踐過程中,運營發展能力的分析指標,有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存貨周轉率以及應收賬款周轉率等。[2]可以說,在醫院財務分析的過程中,這些不同的分析指標,事實上是從不同側面來反映醫院的整體運營發展能力,是對于醫院現階段發展的重要體現。一系列發展實踐證明,在醫院長效發展的進程中,要注重深入精準地推動財務分析工作的高效開展,要不斷夯實及科學優化財務分析的整體成效,積極依托于清晰的財務分析指標,系統且全面地展現醫院現階段的財務發展狀況,更好地提升醫院的整體發展水平。
品管圈活動在藥房質量管理中的價值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品管圈活動在藥房質量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探討其對提升藥房質量管理水平的促進性作用。方法:我院為了提高藥房質量管理水平,從2016年1月開始到2019年1月結束,在我院藥學部臨床藥學室、門診藥房、住院藥房、質控室的4個部門中開展了品管圈活動,四個部門的工作人員為66名,加入品管圈活動后,對4個部門品質化管理的工作成效進行了總結性的分析。結果:品管圈活動的加入,讓藥房質量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主要體現在處方合理性、用藥教育滿意度、藥品損耗率以及用藥后不良反應報告的完整性方面。在具體應用中發現,開展品管圈活動后,工作人員的協作能力有了顯著提升,醫患、護患之間的良好溝通得到了加強,同時,也端正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品管圈活動的工作模式在我院得到了廣泛的認可。結論:品管圈活動在藥房管理中的應用,將保證了工作質量和效率,促進了藥房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藥房質量管理;品管圈;應用價值
品管圈活動是一種通過組建工作小組來提升團隊工作效率的先進管理模式,可適用在多個領域的企業管理之中。將品管圈活動引入到醫療領域的工作之中,有利于提升醫務工作者的綜合能力,提高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在醫院中,藥房質量管理是一項重要的管理工作,提高藥事部門員工的綜合能力,可以促進醫院的進一步發展。以部門為基礎,在部門內部組建工作小組,可以讓員工在工作中找出問題、討論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最終達到提升藥房質量管理水平的目的。以小組為單位開展醫務工作,可以在工作中培養醫務人員之間的協作能力,讓員工之間自發的形成團隊意識,逐漸養成團隊合作的良好習慣。因為,人與人之間在性格、專長等方面都是有所不同的,所以,以團隊的模式開展工作,可以實現互補,同時,通過探討交流,也能達到集思廣益的目的,這樣能更好的應對醫務工作中出現的突發事件。本次研究就是重點分析品管圈活動在藥房質量管理中的應用價值,通過對藥學部臨床藥學室、門診藥房、住院藥房、質控室這4個部門業務的考察,評估品管圈活動起到的積極性影響,具體報告見下文。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時針對藥房質量管理工作的,因此選取了藥學部4個科室作為研究對象,每個科室的品管圈組長由業務水平、專業技術最高的人員擔任,藥學部共計66人,其中有4名藥學部主任醫師、4名藥學部副主任醫師、12名主管藥師、28名藥師,12名實習藥師。本次研究首先抽取了往年藥學部中出具的門診處方、用藥教育評估記錄、不良反應報告以及藥房中藥品損耗量,將這些數據信息整理建檔,作為本次研究的對照資料。
1.2活動開展方法
醫院社區干預對患者延續性護理探究
摘要:目的:探討醫院-社區聯動干預在慢性傷口患者延續性護理方面的應用價值。方法: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慢性傷口(以壓力性損傷為主)患者100例,采取醫院-社區聯動干預的延續性護理模式,評價護理效果及社區護理人員培訓效果。結果:采取延續護理后,較護理前創面面積及疼痛評分均顯著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患者護理服務滿意率達100.00%;社區護理人員培訓后,較培訓前創面健康教育知識考核、護理技能考核及慢性傷口專業知識評分均明顯提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醫院-社區聯動干預對慢性傷口患者開展延續性護理,有助于為社區培養慢性傷口??谱o理人員,提高社區對慢性傷口的處理能力,更好地服務社區患者。
關鍵詞:醫院-社區聯動干預;慢性傷口;延續性護理;護理培訓
慢性創面因為受到較多因素影響,整個愈合周期較長,增加患者痛苦,且大多數患者出院后仍然存在延續護理需求[1]。本研究對慢性傷口患者延續性護理中采取醫院-社區聯動干預措施,通過當地二級以及三級醫院的加入及其對社區護理人員的培訓管理,幫助社區培養專業護理人員,改善社區對慢性傷口的護理能力,現就相關資料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慢性傷口(以壓力性損傷為主)患者100例,男54例,女46例;年齡35~78歲,平均(48.92±3.65)歲;所有患者均為壓力性損傷引起的慢性創面。社區共有5名護理人員參與本次研究,均為女性,年齡25~30歲,平均(28.62±0.37)歲;工作時間2~6年,平均(4.50±0.64)年;均為大專學歷。所有患者與社區護理人員同意本次研究,有完整的調查、培訓以及護理資料。
1.1方法:對慢性傷口患者采取醫院-社區聯動干預與延續性護理,措施包括:①成立聯動干預小組:由二、三級醫療機構經驗豐富臨床醫生、護理人員與社區護理人員組建延續護理小組,二、三級醫療服務機構一方面負責對社區護理人員的帶教與培訓,另一方面負責對慢性傷口的換藥指導;社區護理人員負責對慢性傷口患者的日常護理。②積極宣傳、深入社區、廣泛宣傳:主要采取社區發放宣傳資料、社區家庭醫生團隊講座等形式,讓社區慢性傷口患者知曉社區可開展慢性傷口護理門診。③社區開設慢性傷口護理門診:由一名已取得適任證書的社區傷口??谱o理人員、一名外科醫生與各層級護理人員組成。每周開設2d門診,并定期d由社區小組下社區,上門為患者進行慢性傷口的評估、換藥與健康指導。④病患資料收集:統計門診病房收治患者資料,及時下社區對患者予以傷口評估與護理,跟訪患者慢性傷口恢復情況。⑤經驗總結,分類收集門診收治的各類傷口資料,總結患者護理期間常見問題、護理操作要點與不同護理技術要求,建立有特色的社區傷口護理門診。對疑難傷口可由專家會診,根據護理情況及時指導、培訓。
1.2觀察指標:①患者護理指標,包括創面面積、疼痛評分及護理滿意率;②護理人員培訓前后考核評分。
醫學檢驗危急值報告評估持續改進
[摘要]
目的通過對本院醫學檢驗科危急值報告開展分析,并探討其持續改進方向。方法選擇本院近2年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LIMS)中的6481例危急值報告,依次在其科室分布、檢測項目、發生時間與處理效果等方面進行評估,總結危急值報告評估的臨床作用,并闡述其持續改進內容。結果本研究危急值報告最常見于ICU科、血液科與肝腎內科,最常見檢驗項目為血鉀、血小板計數與白細胞計數,每周一、周四以及每日9:00—13:00危急值報告發生率最高,各科室處理效果基本相當,而ICU與腫瘤內科處理率最高。結論危急值報告高發科室、項目以及發生時間存在一定規律性,需定期進行數據分析,給予針對性持續改進措施,以完善臨床工作質量。
[關鍵詞]
臨床化學實驗;臨床實驗室信息系統;危重病人醫療/組織和管理;病人安全;參考值;臨床決策
臨床檢驗危急值主要是指檢驗結果較明顯偏離正常標準范圍且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情況[1],對臨床醫學水平有決定性作用,從而獲得危急值報告后需及時給予相關急救措施,以避免發生嚴重后果[2]。上世紀70年代初,國外學者首次提出危急值概念,我國醫療協會所發表的《2007年患者安全指標》中也表示醫療機構需根據自己實際情況完善醫療安全準則,并建立危急值報告相關制度[3]。本次研究為深入明確危急值報告實施現狀,對本院近2年危急值報告情況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
院辦行政計劃管理應用
摘要
在院辦行政管理工作中應用計劃管理,通過建立“計劃—分解—執行—督查/督辦—反饋—考核”循環機制,推動醫院各項工作任務和各項制度的有效落實,同時提升中層管理人員的執行力,以及院辦管理工作能力。
關鍵詞
計劃管理;院辦;行政工作
計劃管理是醫院一切工作的基礎,是醫院管理活動的中心環節[1]。醫院辦公室(院辦)作為醫院的綜合辦事機構,主要任務是調查研究、綜合協調、檢查督辦和內外聯系工作,在院長與各個職能部門之間、各臨床醫技等科室之間起著承上啟下和協調作用。其政務、管理、服務的質量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院部決策的貫徹、執行和實施。院辦在行使職能中,通過建立“計劃—分解—執行—督查/督辦—反饋—考核”循環機制[2],有效準確地把院部的決策貫徹落實,提升職能部門執行力。
1計劃管理架構
1.1分類
農村中醫外科適合技術探索
作者:張董曉 張燕生 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
農村醫療衛生保健事業發展滯后是“三農”問題的重要方面,解決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降低農民群眾看病費用,同時培養農村醫藥人才,使更多的基層醫生掌握常見多發病的診療技術,提高他們的醫療診治水平,使農村醫藥工作能夠健康有序地進行,已成為我們必須提上日程的任務。
相比較西醫學而言,中醫藥在農村初級衛生保健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醫特色技術特別是中醫外科一些非藥物療法,不依賴于大型診療設備,不受場地、醫院規模、藥物等因素的制約,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鄉村醫生容易掌握,便于開展,看了就能懂,學了就能會,會了就可以為患者解決實際問題。這些方法多用來治療一些常見、多發病,患者受益面廣,且醫療成本低,患者負擔較輕,因此大力推廣具有療效成本優勢的非藥物中醫外科特色技術,是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也是提高注冊鄉村醫生治療水平、帶動基層健康醫療隊伍的重要手段,并可通過培養當地3~5名鄉村醫生,輻射帶動周邊地區,促進現代鄉村醫生治病水平。許多三級甲等醫院既往已培養了諸多博士、碩士、進修醫師,但對鄉村醫生培訓較少,缺乏對鄉村醫師進行授課、示教的經驗。事實上農村中醫藥人才對切實有效的中醫治療方法需求十分迫切,其通過掌握中醫適宜技術,不僅提高個人水平,甚至可以通過某種技術救活一個醫院,輻射周邊區域,帶動相關區縣該病治療水平的整體提高。農村地區中醫藥衛生人才是農村中醫藥事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前提。因此加強對鄉村優秀中醫藥衛生人才培養,是提高中醫醫生的臨床技能、繁榮農村中醫藥市場、促進農村醫療發展的重要手段。我院作為教育部直屬院校、211工程院校北京中醫藥大學的附屬醫院,既往積累了一些鄉村醫師培養經驗。總結既往的人才培養經驗,我們認為針對鄉村醫師的培訓,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項目篩選
項目篩選十分重要,要注意鄉村醫師自身特點及所推廣項目的可持續發展性。向鄉村醫生培訓推廣的中醫外科適宜技術需滿足以下條件:一是所選項目必須是目前正在使用的、療效確切的、群眾反映良好的、有一定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技術項目;二是要安全、有效,便于基層醫生學習和掌握;三是要具有較強的實用價值,療效較好;四是成本要低,只有如此才適合在鄉村推廣;五是要適合農村和基層應用。在治療多種外科疾病療效顯著的基礎上,我們結合我國外科疾病發病特點及中醫外科外治優勢,總結在既往學術交流、授課過程中鄉村醫生較感興趣的中醫外科特色診療方法進行總結。初步確定一些適合培訓和推廣的項目,(1)排乳手法治療早中期急性乳腺炎;(2)埋線配合外敷神闕穴治療慢性便秘;(3)針藥并用治療泌尿系中小結石(9mm以下);(4)中醫外治法治療肛瘺;(5)肛門給藥治療慢性前列腺炎;(6)灸法治療潰瘍性結腸炎;(7)穴位貼敷治療乳腺增生癥等。
2項目具體目標
如果能通過1年的時間,在各市基層重點培養當地3~5名注冊鄉村醫生,使其掌握上述療效確切、使用方便的中醫外科特色技術的要領,并能夠熟練使用,建立一支基層中醫外科醫療隊伍,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則能不斷促進農村醫療技術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