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藥學專業校企合作訂單班的實踐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根據近十年來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藥學專業開展校企合作訂單班的歷程,從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建“雙師型”師資隊伍、共建中藥實訓基地、共同參與學生管理、共建班級文化、共同參與教學質量考核等方面總結校企合作訂單班辦學的實踐情況,并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對開辦校企合作訂單班的一些問題進行思考,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高職高專;校企合作;訂單班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發展職業教育是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緩解勞動力供求結構矛盾的關鍵環節。高職高專職業教育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實行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1]。校企“訂單班”逐漸成為許多高職高專院校的共同選擇。近十年來,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藥學系中藥學專業,根據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一體化人才培養的需要,在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為校企合作訂單培養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對開辦校企合作訂單班的一些現實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一、中藥學專業校企合作訂單班的實踐情況
(一)校企簽訂聯合辦學協議
訂單班的辦學宗旨是服務社會和行業,為合作企業輸送高質量技能型人才。中藥學專業是我校省級特色專業,在開展校企合作訂單班辦學問題上,專業委員會事先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在選擇合作辦學的企業時,根據企業的發展規模、人才需求等情況進行調研和協商。本著校企資源共享,互惠共贏和產學結合、工學結合的原則,校企雙方同意并簽訂聯合辦學協議,協議內容涵蓋培養層次、學制、專業、人數、訂單班人才培養方案制定、學生管理、獎助學金管理等,明確校企雙方在訂單班培養方面的責任、權利和義務。
(二)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人才培養方案是培養學生、組織教學的指導性文件。訂單班的人才培養方案則根據企業的崗位技能要求、結合教育部的有關文件規定和學校具體情況,由校企雙方共同制定,總體上既體現高職高專教學特色、又體現企業文化、管理模式和企業運營特點,在課程設置、學時、理論和實踐教學安排、實習環節等方面充分體現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目標,而不是在原人才培養方案進行簡單地修改。
(三)校企共建“雙師型”師資隊伍
一流的職業教育,取決于一流的職教師資。通過校企合作,改變目前高職高專院校在教師來源上以高校畢業生居多,缺乏行業工作經歷的局面[2]。通過校企合作,加強中藥炮制、中藥鑒定、中藥藥劑,藥品經營與管理等中藥學專業課程的實踐比例,提高專業課程對接社會崗位的必需內容,引入企業高工,在校內實訓基地指導學生,同時定期和校內專任教師開展專業技能交流;學校安排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對企業兼職教師開展教學能力培訓,也為企業人員考取教師資格證提供支持,學校也大力支持專業教師利用寒暑假到不同企業進行每年不低于兩個月的實踐學習。通過上述措施,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專業理論扎實、實踐能力強的校企“雙師型”隊伍。
(四)校企共建中藥實訓基地
專業實訓基地是集教學、職業培訓、職業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多功能職業教育中心[3]。我校中藥學專業實訓基地是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也是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通過校企合作共建方式將原校內實訓基地進行改造,徹底打破原單一實訓內容的實驗室格局,建立體現工作環境、崗位能力的綜合實訓基地[4]。實訓基地的校外師資主要來自合作企業的業務骨干、醫院專技人員。實訓基地按工作環境布置,如千金藥業將社會藥房模式直接引入到原校內模擬藥房,如和附屬醫院藥劑部成立炮制加工車間,承接合作單位的代加工、和部分炮制任務,通過學生在藥房實訓,在炮制車間實訓,學生既能在指導老師帶教下學習崗位知識,又能通過自己所學專業知識服務患者,將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日常教學實訓和企業崗位所需知識和技能相融合,實現校企雙方、教學與生產、學生與職業崗位“近距離”接觸[5]。
(五)校企共同參與學生管理
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學生,充分體現校企合作管理特色,中藥學專業訂單班建立了“雙班主任制”學生管理隊伍。由學校和企業各派一名人員參與學生管理。學校班主任負責班級日常事務和學生生活進行管理,企業班主任負責傳授學生專業知識、企業文化和協調企業與學生、學校相關事務,校企班主任通過深入學生群體,實行因材施教,對學生的培養更加具有針對性,更加能夠掌握學生的綜合表現,為學生進入合適崗位進行前期介入培養。通過“雙班主任制”管理,對訂單班學生從思想教育、專業教育和職業教育等方面進行培養和塑造,將學生管理由“批量式”培養轉變為“個性化”培養[6]。這也充分調動了訂單班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專業和職業認同感,有利于學生在進入企業前具備中藥學專業各崗位基本技能和創新能力。
(六)校企共同建設班級文化
班級文化建設是學生培養環節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訂單班是校企雙方聯合辦學,班級文化建設上有其自身發展特點[7]。首先體現在班級的名稱上,通過企業冠名班級名稱,如老百姓大藥房班、九芝堂班、千金湘江班等,將企業名稱融入班級中,體現與普通專業班級的不同。其次,企業文化進入教室,如在訂單班開班前,由學校和企業人員將教室適當布置,通過KT板將企業簡介、發展理念、產品等內容在教室墻面展示,定期出企業動態的黑板報,建立微信交流群。讓企業文化進課堂,如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每個學期安排一門企業課程,講解企業文化和發展規劃、員工養成及產品介紹等,如《初識老百姓》、《千金藥業用人之道》等課程。同時,在學生穿著上,合作企業為訂單班學生量身定做了印有企業標志的衣服,用于學生出席校企雙方的活動或比賽,潛移默化中讓學生了解企業、熱愛企業。
(七)校企共同參與教學質量考核
根據訂單培養協議,企業全程參與訂單班的教學質量考核工作,這有利于訂單班教學質量的診斷和改進[8]。訂單班學生的每學期考核分為學校考核和企業考核兩部分。在結束理論學習并參加完學校考核后,合作企業組織公司專業人員組成訂單班考核小組對學生進行企業知識考核和實踐技能考核,結合學校考試成績、操行表現等確定學生名次,為后續淘汰及獎助學金評定提供依據,只有通過校企雙方驗收合格的學生才能進入企業實習。
二、思考
在校企合作訂單培養問題上,我認為考察合作企業一定要慎重,避免用工需求量小、發展不穩定、社會責任感差的企業,以免為后續合作及學生實習和就業帶來不穩定的因素。在修訂人才培養方案方面,要在責任、權利、義務上體現校企共同參與,企業不能什么都不管,一定要在課程設置上體現企業課程,并且納入學分管理,進行考核。在師資隊伍建設上,學校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這一優勢,選派骨干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提高實踐技能。在學生管理方面,以前采取輔導員直接管理,與普通班級無異,由于輔導員工作壓力大,管理力不從心,導致合作企業對訂單班缺乏管理,學生無法了解企業的文化和對崗位的要求,對企業的認同感也較差,進入崗位后還需要重新學習適應工作的環境,通過建立校企“雙班主任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總之,校企合作訂單班工作需要學校和企業制定良好的合作制度、共同參與、共同管理、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李輝,陳斌.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與措施[J].當代職業教育,2014(1):80-81.
[2]王瑜,夏明蘭.深化校企合作拓展高職院校“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途徑[J].改革與開放,2010(6):141-143.
[3]呂美巧.基于訂單班的高職校內實訓基地建設與研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10):210-212.
[4]許良葵,聶陽.校企合作視野下高職校內中藥實訓基地建設的探討[J].衛生職業教育,2016(10):11-13.
[5]隋明山.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實踐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7):42-50.
[6]孫朝陽,楊琰.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訂單班”學生管理工作研究———以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為個案[J].三門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10-12.
[7]金根木,經莉莉.高職院校校企合作班班級文化建設實踐[J].蕪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4):62-63.
[8]駱敏.訂單班教學模式質量保障體系探究[J].職教通訊,2012(36):58-59.
作者:李輝 彭攸靈 馮傳平 羅紅梅 單位:湖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