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課程思政在中藥炮制學教學中實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以中藥專業中藥炮制學課程為例,探討課程思政的具體實施策略,為推進高等中醫藥院校課程思政工作提供思路。
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為主,部分學生對思政課程重視不夠。思政課程與專業課程相互分離,專業課程更加偏重知識傳授,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還不夠。在社會多元價值觀相互滲透的復雜背景下,僅僅依靠思政課已經很難滿足培養合格社會主義人才的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提出要統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建設形成協同效應。課程思政已成為解決當前高校思政教育問題的新途徑。作為一名中藥炮制學課程的專任教師,筆者根據本課程的具體內容,積極主動挖掘中藥炮制學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其融入教學中,探討適合的課程思政實施策略,以期為中藥學專業課程思政的實施提供一定參考。
1中藥炮制學課程實施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中藥炮制學是研究中藥炮制的理論、工藝、規格、質量標準、歷史沿革及其發展方向的學科,以中藥學專業大學三年級本科生為授課對象。本年齡段的學生思維活躍、可塑性強,價值觀正在形成,易受到外部環境影響。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實施課程思政,學生接受度、認可度高,可以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具有其他思政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優勢。
2中藥炮制學實行課程思政的具體措施
2.1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掘思政元素。“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將中藥炮制學課程中的知識點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結合[1],能增強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如在中藥炮制學課程總論中介紹中藥炮制的特點時,就可以介紹同仁堂“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位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傳統古訓。老字號同仁堂在中藥經營過程中以誠信為本,在中藥炮制過程中對所用藥材遵守“取其地,采其時”,炮制過程中牢記“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才能夠歷經滄桑,長盛不衰,所生產藥品質量名揚海內外。通過同仁堂誠信經營的典型事例,使學生思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誠信”的重要性,引導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養成。在講述“炮制對藥物化學成分的影響”時,向學生介紹屠呦呦教授發現青蒿素的事例[2]。正是屠呦呦發現高溫會破壞藥物效果,改用低沸點溶劑,使藥效明顯提高,經過反復實驗才最終得到抗瘧效果顯著的青蒿素,最終獲得了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通過發現青蒿素的事例讓學生了解到中藥在抗瘧治療中做出的重大貢獻,從而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時可以進一步深入講解青蒿素發現的歷史背景,是由于支援越南抗美戰爭的需要,國家集中全國科技力量聯合研發抗瘧新藥。在祖國需要的情況下,屠呦呦臨危受命開展抗瘧中藥的研究,最終同全國科研工作者一起研究并發現了抗瘧新藥青蒿素。通過講解屠呦呦將個人事業與祖國需求結合起來發現青蒿素的具體事例,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在內心深處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勇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2.2介紹中藥炮制發展歷史和科學內涵,培養學生的傳承、創新和科學精神。中藥炮制歷史可追溯到戰國時期,《五十二病方》中就有炮制內容的記載。中藥炮制技術在歷代醫藥學家傳承創新的過程中不斷發展,通過引入火加工藥材,引入酒、醋、姜汁等炮制輔料,創新煅、飛、提凈等炮制方法,才最終形成比較完備的中藥炮制理論。炮制技術有著深刻的科學內涵,與藥效有著密切的關系,如臨床中常用醋制來增強延胡索的鎮痛作用,是因為其主要活性成分是延胡索乙素,是一種生物堿,經醋制后延胡索乙素與醋反應生成鹽類,從而增強活性成分的溶解度,達到增強鎮痛作用的效果[3]。通過講述中藥炮制傳承創新發展的歷史[4]和科學內涵,培養學生傳承、創新和科學精神,使其明確作為中藥人的歷史使命,即傳承歷代醫藥學家衣缽,通過深入發掘中藥炮制技術,繼而創新炮制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標準[5]。
2.3介紹國家中醫藥方針政策,思政教育與專業課教育相輔相成。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反對中醫藥的聲音,如“廢醫存藥”“中醫亡于中藥”屢有出現。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可以在中藥炮制學課程授課中加入思政教育內容,講解國家關于中醫藥事業的方針政策。曾就中醫藥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強調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充分發揮中醫藥防病治病的獨特優勢和作用,為建設“健康中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通過講解,向學生傳達國家高度重視中醫藥事業的發展,社會上關于質疑中醫藥的雜音并不是主流認識。我們作為中醫藥人,不能妄自菲薄,而應該在這中醫藥發展的大好時機大展拳腳,開啟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的新征程。
3結語
目前,單純依靠高校思政教育課程已經越來越難以滿足高校培養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需求。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挖掘專業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專業課程教學在育人方面的主渠道作用,最終形成多學科優勢,以及全課程、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統。近年來,對中藥炮制學課程思政教改進行了初步探索,作為高校專業課教師,筆者會繼續深挖課程中的思政資源,尋找更加契合的方法,將思政元素和專業課程教學有機結合,相互促進,最大限度地發揮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功能。
參考文獻:
[1]王一前.高校思政教學中大學生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41):71-72.
[2]潘炳力,高嘉嶼.青蒿素類化合物的發現過程與研究現狀[J].化學教育,2016,37(6):77-80.
[3]黃小平.不同的炮制方法對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的影響[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18):167-168.
[4]魏淑惠.高等數學課程思政建設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10):3-4.
[5]李翠敏.淺談中藥炮制的科學內涵及發展(綜述)[J].中國城鄉企業衛生,2008(3):84-85.
作者:張明雪 文雨薇 張丹 侯芳潔 郭龍 景松松 鄭玉光 單位:河北中醫學院藥學院 河北化工醫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