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藥臨床研究設計關鍵問題,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關于中藥臨床定位的思考
開展中藥臨床研究,要首先明確中藥的臨床定位,中藥可以定位于治療病,或治療同時符合中醫某一辨證分型的疾病,即病證結合,或治療中醫的某一證候,或治療疾病某一相關癥狀,如果定位于治療現代醫學體系下的疾病,臨床研究設計要遵循現代醫學體系的相關要求;如果定位于病證結合的治療,臨床研究設計既要評價對現代醫學體系疾病的療效,又要評價改善中醫證候的療效;如果定位于治療中醫證候,臨床研究設計要關注證候診斷和療效評價的規范性和公認性,關注證候改善臨床價值的闡述;如果定位于治療疾病某一相關癥狀,臨床研究設計要關注癥狀改善的臨床價值和與疾病的相關性。中藥臨床定位的確定,既要尊重中藥的臨床實踐經驗,又要結合現代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以解決臨床問題、體現臨床價值為導向,要重視醫師經驗對確定臨床定位、明確臨床價值的支持作用。
2.關于中藥評價指標的思考
中藥臨床研究中評價指標的選擇,要反應中藥特色、體現中藥臨床價值多樣性。如何規范中醫證候的診斷標準和療效評價測量工具,如何建立人、病、證、癥多維評價指標體系,如何評價中藥綜合受益的特點和優勢,如何闡述中藥臨床價值的多樣性,如何闡述中醫學理論的科學內涵等問題一直是中藥臨床研究中的難點和熱點。要注意不同臨床定位的中藥臨床評價,其指標的選擇應有不同的側重,鼓勵建立體現中藥特色和優勢的評價體系,要重視臨床價值的共性指標和反映中藥特色的個性指標的結合,鼓勵創新評價技術和方法,鼓勵建立人、病、證、癥多維評價指標,綜合評價中藥綜合受益的特點和優勢。中國科協2019年20個重大科學問題和工程技術難題”中,唯一的中醫藥重大科學問題為:中醫藥臨床療效評價技術與方法。2019年8月26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第二章第十六條)提出:國家鼓勵運用現代科學技術和傳統中藥研究方法開展中藥科學技術研究和藥物開發,建立和完善符合中藥特點的技術評價體系,促進中藥傳承創新。
3.關于研究設計方法的思考
鼓勵運用多種研究技術和方法闡明中藥臨床價值、療效特色和科學內涵,要關注研究方法的先進性、公認性、合理性,重視研究數據的系統性和邏輯性,觀察性研究,探索性研究,確證性研究,是發現療效特色,驗證療效特色的過程,目前中藥臨床研究設計的基本原則是:方法公認,鼓勵創新。越來越多的評價方法開始考慮臨床經驗數據和個體化診療的特點,近期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頒布的《真實世界數據支持藥物研發的基本考慮》(征求意見稿)中,明確指出,若能將真實世界研究與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相結合,將為中藥醫院制劑探索出科學可行的臨床研發路徑和監管決策依據。特別強調了回顧性觀察性研究所產生的真實世界證據,為下一階段的研究設計提供了依據。更為普遍的,真實世界證據可為入選和排除標準、樣本量估計的參數、非劣效界值的確定等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因此,構建反映中藥特點的研究設計方法,體現辨證論治體系下動態治療的療效特點;建立由標準化治療人群到個體化診療人群的評價方法等,將為產生更多高質量的中藥循證證據提供重要的方法學支撐。
4.關于安全性評價的思考
中藥臨床研究中,安全性評價標準越來越明確,評價過程更規范和嚴謹,國家也了相關技術指導原則,如《中藥藥源性肝損傷臨床評價技術指導原則》等,規范了安全性的評價標準,中藥安全性的評價還需要特別關注證候轉化問題,中藥與化學藥物聯合應用時,藥物間相互作用所可能產生的安全性問題,有毒藥材或長期臨床使用的安全性問題等。
5.關于中藥特色的思考
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數據以及中醫理論是中藥臨床研究中不可忽略的特色,中藥的臨床應用要尊重中醫學理論,重視既往的臨床和實踐經驗對確定臨床定位、用法用量和預期的臨床價值的支持作用,充分利用多種研究方法,縮短真實世界的數據到真實世界的證據的距離,提高研究的效率。要處理好中藥特色和行業公認之間的關系,既要尊重中醫藥辨證論治特點,又要重視指標和術語的規范化和標準化,中醫臨床術語中,普遍存在一詞多型及一詞多義的情況,臨床研究中要格外關注中醫術語的科學規范表述,并保證辨證結果的準確性和客觀性,2018年11月1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的《證候類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技術一般原則》要求證候診斷可以用定性或半定量方式、主次癥的方法,并推薦制定證候診斷量表,根據具體研究內容輔以客觀診斷指標等方式規范證候診斷,并制定了證候療效評價的基本原則。總之,尊重傳統歷史、符合共性規律、明確臨床價值,創新評價思路,體現中藥優勢是中藥的臨床研究設計中的關鍵環節,需要我們共同的努力去發展創新。
作者:高蕊 單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臨床藥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