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呼吸內科優質護理應用效果,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呼吸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淇縣人民醫院收治的300例呼吸內科患者,按隨機數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0例。對照組接受呼吸內科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接受優質護理進行干預,比較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均<0?05)。結論在呼吸內科運用優質護理進行臨床護理干預安全有效,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提高護理滿意度,加快康復。
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發生于氣管、支氣管及肺部的病變,發病率高,病情復雜多樣,患者主要有咳嗽、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低氧血癥甚至呼吸衰竭[1],最終死于多臟器功能衰竭。對于呼吸系統疾病,不僅要采取有效的治療方式,還要給予優質的護理干預。優質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深化護理責任制,同時結合疾病特點開展的一種具有科學性、整體性、安全性的新型護理模式,可以顯著提高護理質量,促進康復,在其他科室疾病護理中應用廣泛2-3]。本研究旨在通過對優質護理在呼吸內科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以期對今后護理工作進行指導,具體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淇縣人民醫院收治的300例呼吸內科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50例。對照組男82例,女68例,年齡16~73歲,平均(51?3±7?5)歲;觀察組男85例,女65例,年齡17~76歲,平均(52?7±6?9)歲。
1.2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呼吸內科常規護理:嚴密監視患者生命體征變化,常規記錄呼吸、心率、血壓等變化。觀察組接受優質護理,具體如下。
1.2.1人性化護理
控制病房室溫至20~25℃,保持一定的濕度,并經常開窗通氣,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對于咳嗽、咳痰患者,協助患者拍背,促進咳痰,囑咐其側臥位睡覺以保持呼吸道通暢。囑患者勤刷牙、漱口,對吸煙患者強制戒煙。
1.2.2心理護理
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傾聽其想法,掌握患者心理動態,消除顧慮,增強治愈信心。
1.2.3合理排班
設置彈性排班模式,取消小夜班制度,減少護理站交接班次數,保證24h均有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連續服務。
1.2.4健康教育
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知識及自我護理方式,提高其保健能力。
1.3觀察指標
采用淇縣人民醫院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記錄治療期間并發癥發生情況。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進行處理,定量資料以(珋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定性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并發癥
優質護理組治療期間出現疾病相關并發癥4例(2?67%),常規護理組出現并發癥25例(16?67%),優質護理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護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呼吸內科疾病包括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等慢性病變,以老年患者居多,體質弱,抵抗力差,良好的護理對于康復必不可少[4]。優質護理優化基礎護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護理服務水平,促進患者康復,提高生活質量。呼吸內科疾病病情復雜,合并癥較多,通過優質護理可以改善患者生活習慣,提高自我護理意識,延緩病情發展;改善住院環境,調整患者生活飲食,給予良好的心理輔導,可以讓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主動配合治療;調整護理工作制度,可以保證24h為患者提供連續不間斷護理,全面記錄其病情變化情況,同時保持護理人員最佳的工作狀態。本研究通過對照研究探討優質護理在呼吸內科的應用效果,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優質護理可以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整體滿意度,不僅促進病情康復,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素質,對于減少醫患糾紛發生率也有重要意義。綜上所述,運用優質護理可以改善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其康復,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張麗紅,邸紅軍,姚麗秀,等.創建心內科優質護理示范病區的實踐與成效[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6):416-417.
[2]王孟.護理干預對呼吸內科重癥患者的臨床效果觀察[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2009-201.
作者:占美蘭 單位:淇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