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乳腺癌專科優質護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研究的對象、內容以及方法
1.1研究的對象
為使論據更加準確,本文特擇取2015年2月到2015年9月期間乳腺外科醫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的年齡都在30歲到63歲之間,住院的時間為20天到40天之間,把他們隨機分組,一半人數編入觀察組,一半人數編入對照組(見表1)。這兩組無論年齡,還是病情,或者其他一般資料比較差異都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備可比性。
1.2研究的內容
通過考察研究對象對不同護理方式所產生的效果與評價,獲悉乳腺癌患者究竟具有怎樣的護理需求,并分析優質護理的影響所在。
1.3研究的方法
將上述研究對象(100例乳腺癌患者)對半分成兩個小組,其中,一個小組為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服務;另一個小組為觀察組,在第一個小組的基礎上采取優質護理服務,具體的方法為:其一,重新確立服務理念。對護理的內涵以及護理的級別進行重點學習,在執行時要嚴格依循《分級護理制度》和《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及規范》的有關規定;在服務方式上要變被動為主動,積極為患者服務;其二,要樹立崇高的責任心。要確立護理責任制,為患者提供貼心到位的服務。責任護士必須要堅持早起到崗,隨同醫生做好查房工作與晨間護理工作。通過確立護理責任制,使醫患建立良好融洽的關系;其三,要提高服務的質量與水平。通過向患者分發調查表等方式及時掌握患者的回饋,以便對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審查和監督。
1.4數據的處理
對數據的處理利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p<0.05,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乳腺癌患者的各項需求中,生存質量的需求率高達74.2%,占所有需求的第一位。有關上述兩組的護理質量的評分情況可以參見下表,通過表中的數據可以看出對照組無論是基礎護理、護理安全、患者的滿意度以及病房管理都明顯要低于觀察組,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從傳統意義上講,一般的護理模式都是圍繞著患者為中心所展開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對疾病的醫治。但近年來,由于醫學的發展以及人們對護理質量要求的提高,使得“以人為本”成為醫學領域的主導理念。在“以人為本”理念的指引之下,護理已經不僅僅關注于患者的身體健康,而且也開始重視患者的心理健康以及其他一些可能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響的問題。優質護理服務最大程度地加強了醫患之間的溝通與交流,使護理人員能夠及時掌握患者的疾病情況,并且也是評估對患者護理質量的非常重要的依據,有助于使護理工作的內涵更加豐富,同時,也有助于使護理工作的質量得到進一步提升。在進行護理工作時,鼓勵護士實施微笑服務,有禮地對待每一位病患,使病患感受到貼心的溫暖,通過增強對患者的人文關懷,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使醫患的關系更加和諧與融洽。與此同時,也要進一步做好基礎護理工作。在護理時,一定要變被動為主動,將專科護理轉為基礎護理,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幫助其盡快康復。通過實踐研究,患者的滿意度、基礎護理、病房管理等硬性指標之所以得到提高,同護理責任制的建立難脫干系,這是因為護理責任制能夠有效地協調護士護理工作的權責劃分,并保障護理工作循序漸進地開展。就優勢而言,優質護理對于更大地激發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增強護士護理服務的責任意識都起著重要的作用;劃定責任范圍,明確分工,使護士的服務能夠得以協調并須循漸進地開展。加強護士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交流,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精神理念,預防差錯的出現,避免產生醫療糾紛,更好地拉近醫患之間的關系。
作者:趙陽 楊宏艷 葛鳳霞 徐皓煊 李孟秋 單位: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總醫院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