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優質護理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臨床資料
以2010年10月我院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前后1個月內病區出院的206例患者為觀察對象,依據護理方法不同將206例患者分為兩組,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前1個月內的102例患者對照組,其中男56例、女46例,平均年齡(59.8±10.6)歲,急性闌尾炎32例、膽囊炎及膽囊結石28例、胰腺炎3例、腹股溝疝21例、腸梗阻6例、其他外科疾病12例;開展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后1個月內的104例患者為觀察組,其中男60例、女44例,平均年齡(59.4±10.7)歲,急性闌尾炎28例,膽囊炎及膽囊結石31例、胰腺炎3例、腹股溝疝24例、腸梗阻5例,其他外科疾病1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種、治療方案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對照組采用傳統功能制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責任制整體護理方法。實行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開展護理工作時,首先由病區護士長將全體護士分為2個小組,并指派2名工作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士分別擔任組長;然后將全體護士按職稱、學歷、資歷的不同搭配分為2組,2組護士分別管理30張左右的床位,要求護士認真學習、掌握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內涵,在具體護理工作做到以下幾點:(1)責任護士負責分管患者的所有治療護理工作,熟悉病情;(2)與患者及其家屬共同制定出飲食計劃、活動計劃;(3)根據患者病情制定出相對應的護理干預措施;(4)患者出院后開展回訪工作;(5)做到各項記錄規范、完善;(6)分階段進行健康教育。對兩組患者的滿意度和對基礎護理質量、危重患者護理質量、健康教育質量評價等情況進行對比觀察。
2結果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和對基礎護理質量、危重患者護理質量、健康教育質量評價為優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的優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護士工作有目標,對分管患者的情況非常熟悉,對各項治療檢查的進程十分了解,提供的各項護理服務能夠達到要求,從而使各項護理質量得到根本提高。(2)護理管理變得更加科學簡便,充分發揮了護士潛能,調動了患者的工作積極性。(3)實行責任組長負責、責任護士分管患者后,分工、責任明確,各級護士在工作中能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更有價值感和成就感,層級監管責任分明,發現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低年資護士能充分享受到新老搭配和傳幫帶的作用,可有效穩定低年資護士的心理狀態;促使護士參加繼續教育,努力學習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從而形成你追我趕的良性循環局面,提高護理隊伍的整體技能和人文素養。(4)促使健康教育更加深入到位,使患者得到了實惠,而且在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增加了患者對護士的認同感、信任感,促進良好護患關系的建立。(5)醫護之間配合更加默契,使護士從以往的“要我做什么”變為“我要做什么”,對醫生采取的各項治療措施能夠心領神會,醫生的滿意度也明顯提高。總之,運用責任制整體護理模式開展優質護理工作,在責任組長的帶領下,有目的、有計劃地完成各項治療護理工作,能夠顯著提高患者的滿意度,達到優質護理病房的要求,顯著改善了醫院服務質量,對于提升醫院的醫療形象及更好地發揮醫院的社會公益服務作用均具有積極的意義。
作者:張大蓉 李錫霞 單位:攀枝花市攀鋼密地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