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優質護理在子癇前期患者中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觀察優質護理干預對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方法納入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醫院分娩的重度子癇前期患者94例,隨機分為常規組和研究組,分別輔以常規護理和優質護理,觀察兩組的護理干預效果。結果研究組順產率高于對照組,分娩用時短于對照組,自我效能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胎盤早剝、產后出血、子癇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的圍生期護理中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夠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風險,優化母嬰結局。
【關鍵詞】重度子癇;前期;優質護理;圍生期;妊娠結局;母嬰結局
重度子癇前期是威脅母嬰生命安全的妊娠期并發癥[1]。盡管臨床已充分意識到該病的危害性,通過早期綜合性治療和護理提高了患者及其宮內胎兒的生存率和生存質量,但仍有提升空間[2]。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產科秉承優質服務理念,圍繞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圍生期護理需求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成效顯著。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在醫院分娩的94例重度子癇前期患者。納入標準[3]:1)入選者正規產前檢查,病情診斷明確;2)胎齡不低于34周;3)年齡22~37歲;4)意識清楚,自愿接受本研究者。排除標準:1)合并其它嚴重產科并發癥者;2)嚴重內科疾病者;3)有精神障礙及智力低下的患者。將患者隨機分入研究組和常規組,每組47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3~35歲,平均(28.72±3.57)歲;常規組患者24~36歲,平均(29.12±4.14)歲,對比兩組各方面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1.2.1常規組。入院后責任護士常規進行環境介紹、入院指導等,執行醫囑完善相應化驗檢查,執行子癇前期護理常規,并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對母嬰健康的危害等,做心理護理;根據患者病情進行剖宮產或自然分娩的護理配合,并按常規巡視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康復進展。指導母乳喂養。1.2.2研究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方法包括:1)優化環境。了解患者對病房環境的需求,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盡量予以滿足,合理調控病房內溫濕度,通過開窗通風、消毒等方式降低室內污染指數;輕聲走路、說話、關門,避免制造噪音,調暗病室內的光線,以舒適的環境改善患者身心狀態;2)心理疏導。由具有心理咨詢資質的護士進行測評,根據評估結果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詳細講解子癇前期的發病因素、預后,就治療方案和護理計劃作詳細說明,增強患者的信心,消除其焦慮緊張情緒;向患者介紹主管醫生及責任護士,強調遵醫行為的重要性,鼓勵患者積極配合并參與疾病的治療和管理[4];3)病情監護。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密切監測,并記錄胎心、胎動的變化,警惕危險發生;解釋說明各種檢查化驗的目的,避免患者因不理解而產生不滿情緒;結合患者飲食習慣和愛好,提供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的食物;加強用藥管理,按時、按量給予解除痙攣、降低血壓、利尿等藥物,特殊藥品懸掛警示標示;4)分娩期護理。對患者進行綜合性評估,根據患者病情做好分娩期護理,經陰道分娩者告知宮縮疼痛緩解方法、指導呼吸配合等,無禁忌證者給予分娩鎮痛并盡量縮短產程,警惕產時子癇、產后出血的發生;對剖宮產患者,講解術前、術后相關知識,介紹麻醉方案、鎮痛泵的使用方法,提前指導練習床上活動、大小便等,避免其出現應激反應[5]。5)產褥期指導。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分娩后健康指導,鼓勵患者丈夫參與,使產婦保持心情愉悅,避免發生產后子癇;對陰道/腹部切口出血情況進行評估,避免發生產后出血,指導患者正確清潔消毒陰道、腹部切口的方法,降低產褥期感染發生風險;宣教母嬰早接觸、早吸吮的益處,在無用藥及病情禁忌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堅持母乳喂養,通過發放母乳喂養手冊、播放視頻、情景演示等多種形式教會產婦乳房護理方法、哺乳的體位及含接姿勢,使其輕松應對哺乳[6]。母嬰分離者,實時分享新生兒治療情況,鼓勵保持泌乳,幫助將乳汁擠出后送新生兒科喂養,減輕患者焦慮情緒。
1.3觀察指標。統計兩組順產率、剖宮產率、胎盤早剝率、產后出血率、子癇發生率、分娩時間以及新生兒Apgar、一般效能、育兒技巧、育兒心理、生存質量評分。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妊娠結局比較。比較兩組妊娠結局詳細情況,見(表1)。
2.2兩組自我效能比較。比較兩組自我效能詳細情況,見(表2)。
2.3比較兩組生存質量評分。研究組生存質量評分為(81.59±6.23)分,明顯高于常規組的(71.16±4.28)分,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重度子癇前期對母嬰的危害不言而喻,為改善母嬰分娩結局,臨床應從多途徑入手,一方面以綜合性療法控制病情,為宮內胎兒的生長和發育爭取更多時間,一方面輔以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緩解患者心理和精神壓力,提升其身心舒適度,使其以積極的心態應對疾病[7]。優質護理建立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通過對各項常規護理進行優化,并拓展護理內容、細化護理措施,能夠確保整體護理工作的全面化、系統化、細致化,繼而提升護理質量[8]。在當下各行各業均提倡優質服務的大環境下,醫療機構更應身先示范,將優質護理服務做精做細并延伸到臨床各個領域。通過本次研究發現,研究組順產率高于對照組,分娩用時短于對照組,自我效能優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的胎盤早剝、產后出血、子癇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對重度子癇前期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能夠切實提高自然分娩率,降低分娩風險,優化母嬰結局,且更利于患者育兒效能的提升和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者:李秀麗 單位:天津市第一中心醫院產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