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院護理全科護理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哮喘患者124例,其中男性68例,女性56例,年齡18~74歲,平均年齡(42.7±7.4)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6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采取??谱o理,觀察組實施全科護理;①心理護理干預:由于哮喘病的臨床治療時間比較長,患者往往出現焦慮、抑郁及不安等不良心理,嚴重影響臨床治療效果;所以,護理人員應主動、熱情與患者交流,針對患者出現的不同心理狀況實施心理疏導,幫助其排解情感及生理上出現的不良情況,請治療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幫助患者樹立治療成功的信心;②健康教育:向患者說明哮喘病的發病機制、控制方法、預防手段以及使用藥物等,使他們正確認識到哮喘病,并且形成與培養自主控制病情的意識與方法,盡量保證其生活質量;③環境護理:病房內保持整潔安靜,有利于患者休息,室內通風良好,不宜擺放花草,盡量避免塵埃,禁止使用羽毛枕頭;④檢測病情:密切監測患者的病情,血壓、脈搏定時測量,對患者呼吸的順暢性進行嚴密觀察,注意其是否清醒;⑤預防護理:避免哮喘復發的有效方法是預防護理,囑患者一旦哮喘發作,立即來院就診,并與患者及其家屬對該次發作的原因進行分析,判斷是否由于接觸塵螨、花粉、或動物皮毛等原因引起;⑥健康教育:運用通俗的語言向患者講解疾病產生的原因、治療方法、注意事項,幫助患者樹立自我保健意識,提高其抵抗力,使氣道狀況得到優化,從而提升病毒感染的防御能力;鼓勵病情好轉的患者進行功能鍛煉,如:慢跑、打太極拳等,不但對患者的不良情緒起到緩解作用,而且可以顯著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囑患者作息有規律,對辛辣、油膩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禁食,多食用新鮮蔬菜和水果以補充維生素。
1.3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治療效果及護理滿意度。
1.4判定標準:
療效標準:①顯效:通過實施治療及護理后,患者呼吸困難癥狀基本消失,各項生命體征趨于正常;②有效:實施治療及護理后患者呼吸困難癥狀顯著緩解,偶爾被某些物質干擾時出現呼吸困難現象,但其他臨床癥狀均明顯緩解;③無效:實施治療及護理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未好轉甚至加重??傆行?顯效率+有效率。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設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由患者出院時自行填寫,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三檔。
1.5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所得數據,并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顯效59.67%(37例),有效37.10%(23例),無效3.23%(2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77%(60例);對照組顯效40.32%(25例),有效33.87%(21例),無效25.81%(16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4.19%(46例),觀察組治療效果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非常滿意64.52%(40例),滿意33.87%(21例),不滿1.61%(1例),護理滿意度98.39%(61例);對照組非常滿意22.58%(14例),滿意54.84%(34例),不滿22.58%(14例),護理滿意度77.42%(48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哮喘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氣道疾病,致病因素較多,且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傳統的專科護理對患者的臨床需求已無法滿足,全科護理在此環境下應運而生。全科護理模式下,對護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及業務技能要求更嚴格,護理人員不僅要具備良好的理論知識及臨床護理技巧,還要心態沉著,可以針對患者的病情實施健康指導、心理護理、預防咨詢,并結合患者的病情制定相適應的康復計劃,促進患者早日恢復健康。本研究證實,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及護理滿意度分別為99.77%和98.39%,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4.19%及77.42%,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王會芹通過對100例哮喘患者分別采取常規護理及全科護理,經過比較發現,全科護理組再入院率及復發率均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其結果與本結果相似。綜上所述,實施全科護理,可以顯著提高哮喘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及應用。
作者:尹巧麗 單位:鶴北林業局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