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院護理人才培養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從護理人才培訓需求、護理人才培養方式、創新護理人才培養方法方面綜述醫院護理人才培養研究進展,指出護理管理者應當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護理人才培養理念,創新護理人才培養方法,培養出符合時展、符合我國國情、滿足時代需要的新時代高素質綜合型護理人才。
關鍵詞:護理人才;培訓需求;培養方式
伴隨著醫院以病人為中心護理服務理念的不斷加深,對護理服務質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同時,健康中國戰略的提出,對廣大護理工作者提出新的挑戰。醫院護理人才作為提升醫院護理服務質量,增加病人滿意度的核心力量,受到護理管理者的高度重視。原國家衛生部在《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年)》中將護理人才定位為“急需緊缺專門人才”[1]。如何培養出一批高素質高能力的護理人才,以應對臨床需求,是擺在醫院護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重要課題。本研究從我國醫院護理人才培訓需求、護理人才培養方式和創新護理人才培養方法方面進行綜述,以期為探索構建醫院護理人才培養體系提供借鑒。
1護理人才培訓需求
培訓需求分析是培訓循環圈的首要環節,醫院護理管理者首先需了解護理人員的培訓需求,以需求為導向,從而確定培訓內容、制訂和設計培訓方案。目前我國主要是按學歷、年資、職稱、職務的不同對護理人員的培訓需求進行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特征的護理人員其培訓需求存在不同。王磊等[2]根據年資、職稱的不同把護士分成不同層級,通過調查發現不同層級護士在科研、臨床實踐技能以及團隊協作方面有不同程度需求,其中對科研和團隊協作的需求最大,得分最高。張明霞等[3]的研究認為低年資護士對護患溝通培訓的需求最為強烈,同時培訓形式傾向于案例分析,通過情景模擬等形式培養護士的溝通能力和溝通技巧。秦愛玲等[4]的研究發現,低年資(工作≤3年)護士對護理安全相關知識培訓的總體需求較高,在調查中低年資護士安全知識知曉得分普遍不高,應把提升風險防范及處理能力作為安全培訓的核心。在學歷方面,有學者認為本科護士職業發展與教育需求最為迫切[5]。王彥艷[6]的研究中發現研究生學歷的護士,其培訓需求主要包括科研項目申請和專業知識培訓等。從中可以看出,隨著學歷的提升護士對教育的培訓需求越大。此外,不同科室由于自身的特點對護士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培訓需求也存在一定差異。通過對乳腺腫瘤專科護士核心能力及學習現狀的調查,評判性思維和科研能力維度得分最低,應當注重對其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訓[7];在對心血管病房護士的培訓需求中,90.8%的護士注重專科知識的培訓,尤其是接受心臟介入相關知識的培訓。且培訓方式傾向于專題講座和手術觀摩,普遍認為在醫生授課和跟臺手術時培訓效果最好;中醫科護士則對中醫護理知識的培訓需求較為迫切,呼吁醫院管理者進一步完善中醫護理人才培訓模式。同時,由于近年來我國頻發地震、泥石流、冰雹等各種自然災害,使廣大護理工作者對災害護理培訓的需求越來越高。
2護理人才培養方式
目前護理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多集中在學校護生階段,對在職護士的人才培養方式的探討較少涉及。醫院在職護士由于多方面因素導致培訓需求的差異性,使醫院之間缺少統一、規范的培養方法,我國目前對護理人才的培養標準也暫未出臺明確規定。部分醫院通常根據本院實際情況制定一些培養方法,或者部分地區在小范圍內統一試行一些常用的培養方法。歸納起來,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2.1專科護士培養
隨著臨床護理工作的分工越來越明確,臨床護理逐步朝著專科化的方向發展。專科護士的出現是為適應不斷精細化的臨床護理工作的需求。國內把APN(advancedpracticenurse,APN)[8]翻譯為專科護士,指具備一定的執業資格,在某個專業的臨床領域中為衛生保健的服務對象提供專門化的護理服務的高級臨床護理工作者。我國于2000年首次開展對專科護士的培養,之后各地區分別進行不同層次的專科護士培養。2007年原國家衛生部組織護理專家在一些專業性較強的科室開展培訓工作,包括重癥監護、手術室、急診、器官移植科、腫瘤科。目前專科護士的培養主要是按照醫院人才需要來培養某些特定領域的專科護士。在一些專業性較強的領域,可以優先發展專科護士制度。目前,國內學者從專科護士的培訓、主要職能、資質等方面做了相關的研究和報道。王曉杰等[9]通過問卷函詢,認為專科護士最應掌握的是專科護理知識和技能及臨床護理經驗。王惠珍[10]的研究與王曉杰等[9]有類似的結果,認為專科護士的培訓應包括理論與實踐課程及臨床實踐。在培訓方式上劉紅梅等[11]認為專科護士的培訓主要依靠各醫院繼續教育培養為主。在專科護士的主要職能方面,鐘敏等[12]認為其職能包括參與臨床護理、進行健康教育、提供咨詢、進行護理研究和管理職能。在專科護士的資格認證方面,由于目前相關的制度和政策等均不完善,使專科護士的角色概念模糊、工作職責模糊、自主權不夠以及缺乏法律保護等,這使我國專科護士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約。總之,我國專科護士培養正處于發展初期,應當盡快明確專科護士的概念及定位,科學設置專科護士崗位,規范專科護理服務內容,保證醫院能夠科學有效地管理和使用專科護士,以此探尋最優的培養模式。
2.2分層級培養
分層級培養主要是根據醫院在職護士培訓需求的差異性研究制定。針對臨床護士的學歷、年資、職稱的不同,分析不同層次護士的需求特點,從而制定不同層次的培訓方案,包括培訓目標、內容、方法、考核標準,并在工作實踐中不斷完善,根據需求持續調整和改進。這種培養方式覆蓋面廣,且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尚彩立等[13]的研究認為分層級培養能極大地提高護士的職業素質和臨床實際工作能力。樊落等[14]在總結相關文獻實踐的基礎上,進行文獻分析和討論,構建護士分層級能力培養模型,從而為我國護士的分層級培養提供了路徑。此外,通過結合科室自身的專業特點,分層級培養運用在婦產科年輕護士[15]、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PICC)專科護士[16]、手術室護士[17]、外科護士[18]、心血管專科護士[19]等臨床專科中均取得了較好效果。通過分層級培養,一方面使各層級護士按需培訓,提高臨床實踐技能,另一方面也利于醫院護理隊伍的梯隊建設,為醫院護理事業發展儲備人才。
2.3導師制培養
“導師制”起源于1379年,由創辦“新學院”的溫切斯主教威廉•威克姆所首創[20]。導師制在我國長期以來是針對研究生教育的一種制度[21]。在臨床護士培訓中實施導師制是一種教學方式的改革和探索。對于導師的資質,目前各醫院并沒有統一的標準。杜春萍等[22]的研究中導師是醫院通過個人自薦、科室推薦、集體競選等方式選拔出的,由臨床經驗豐富、教學能力強且有高尚師德的臨床護士擔任導師。李英淑等[23]應用“一對一護理導師帶教制”的方法培訓低年資護士,要求導師的資質必須具備護師以上職稱,在相關專科工作6年以上,責任心強,專業知識過硬,并經護理部專門培訓后方能擔任。導師制主要是通過確定導師與護士之間的職責,按要求分階段進行培訓,培訓結束后進行統一的考核,以此提高護士的臨床綜合能力,同時也有助于提高護理導師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劉紅梅[24]認為,導師制培養能夠對目前臨床專科責任護士缺乏的問題起到補充的作用。李玉芳[25]的研究中將常規培訓方式的50名護士和導師制培訓的52名護士的培訓質量進行對比分析,結果導師制帶教模式培訓出的少數民族專科護士,在血液透析專科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專科技能的規范操作能力明顯強于對照組。導師制培養是臨床一種常見的“師帶徒”模式,具有小而精,實施個性化培養的特點。
3創新護理人才培養方法
隨著社會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提高護士適應社會和臨床需求的綜合能力已成為臨床護理改革的重心,要求護理管理者在現有基礎上轉變護理教育理念,優化教學內容,創新護理培養方法,探尋最優培養模式。國內學者在上述幾種常用的護理人才培養方法基礎上,通過借鑒各種先進理念和國外護理培養經驗,將其進行有效的整合、改進應用到臨床護士的培訓和管理中去,取得了一些效果。陳麗方等[26]通過查閱文獻資料了解到磁性理念在國外的開展情況以及取得的成功經驗,借鑒磁性模型中的變革型領導力、結構授權、新知識、創新和改進等內容,結合國外醫院開展的經驗與成效,來指導護理管理者結合我國國情對專科護士進行培養和管理。沈清華等[27]以CDIO的教育理念為指導,分別從教學模式改革和案例分析兩方面探討培養專科護士人才的方法,使康復專科護士不僅能更好掌握專業知識,而且能有效提高實踐創新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劉文娟等[28]采用一站式教學對心血管病專科護士進行培訓,以護理科研教學目標為主線,一站完成“從學到做”“從認識到完成”一步到位的學習任務,收到了較好的效果。此外,相關學者創造性地將工程學著名模型結構應用到護理培訓管理中,起到積極作用。霍爾三維結構是美國系統工程專家霍爾(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一種系統工程方法論[29],由時間、邏輯和知識3個維度組成。我國護理專家李建云等[30]根據霍爾三維結構模式理論,初步建立三維護理管理模式,對CCU護士進行三維護理管理模式的培訓,認為三維護理管理模式應用于CCU可有效提高CCU護士綜合能力,提高危急癥病人搶救成功率;嚴立仙[31]經過三維法護理管理模式的培訓,使院前急救護理人員綜合素質得到明顯提高,極大地提高院前急救護理水平、急救成功率及病人的滿意度。鑒于此,可以考慮將霍爾三維結構模型理論推廣應用到護理人才的培養中去,結合我國具體國情,探索新時代下我國護理人才培養方法。
4小結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對醫院護理人才的培養仍處于探索階段,各地區對護理人才的培養仍缺乏統一的標準,根據本地區本院實際情況制定護理人才的準入、培訓、考核和認證,具有區域性。同時,在護理人才的培訓需求中已不滿足于臨床技能、實踐操作的需求,還包括對醫療護理安全法規、溝通技巧、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的需求。面對時代的發展,人民群眾對醫療護理水平提出新的要求,護理管理者應當充分借鑒國內外先進的護理人才培養理念,創新護理人才培養方法,培養出符合時展、符合我國國情、滿足時代需要的新時代的高素質綜合型護理人才。
作者:鐘宇 王維寧 單位: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