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免疫學醫學檢驗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樹立良好的師者形象
學生初到陌生的學習環境,會有一個新環境適應的過程。作為帶教老師,在學習上及生活上應該多關心及鼓勵學生,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懷,學生就更容易獲得學習的樂趣。學生才能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并在學習中獲得愉快的情緒。
2臨床案例與最新的免疫學理論有機地結合
現時臨床醫學免疫學教材中自身抗體內容與組織結構存在不合理之處,與現時的最新免疫學技術有些“脫節”,嚴重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臨床免疫學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把解決的一些實例詳解給學生,結合熒光顯微鏡結果,做到實踐與理論一起講解。同時,把臨床意義與檢查項目也作詳細分析,例如:當檢測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時,可以出現多個抗體,如抗雙鏈DNA(dsDNA)抗體、抗核小體抗體及抗Sm抗體等,它們都可以出現在SLE患者血清中,但是前者的滴度高低與SLE的病情活動度呈正相關;而后者抗Sm抗體則與疾病的活動度無相關性,其出現只能作為一種記憶性抗體,可以較長時間出現在疾病的治療前及治療后。作為診斷SLE的金標準。
3參與檢驗質量控制,提高檢驗質量意識
室內質量控制對于檢驗醫學來說十分重要,是由實驗室技術人員利用統計學去評價實驗室的可靠程度,是保證實驗室所做結果的可靠性,檢驗報告是否可以發出的主要依靠。在每天日常的工作中,要培養學生做每一個項目都要有室內質量控制的意識,具體如下:首先科學設定靶值,在設定時,各實驗室必需對每一個測定項目要自行確定靶值;不能說試劑盒給出定值就算了,設定時先連續測定同一批質量控制品20d,每天測定一次計算出的平均值作為暫定靶值。而常用靶值的設立是要依據前面20個及后面3~5個月的累計平均值作為常用靶值。其次還要指導學生如何處理在日常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失控情況及原因分析,這一點對于提高學生的檢驗質量意識,立足培養下一代檢驗人才的成長十分有必要。
4原始記錄、標本的保存及預防職業暴露
在帶教過程中,要培養學生學會把當天的實驗原始記錄及已經檢測的標本保存好,以備臨床及患者對結果有異議時查看原始記錄,必要時把標本調出來再重做實驗。根據我科ISO15189醫學實驗室認可標準,已經檢測的標本要保存1周;在工作過程中還得要教育學生做好預防職業暴露意識,如果發生職業暴露,通常應該遵循以下原則:及時處理、報告原則、保密原則及知情同意原則。
5培養學生危急值及時處理的意識
平常要認真教育學生掌握好本科的危急值界限,減少醫療事故的發生。就算實驗室操作系統(LIS)有“危急值”自動報警,作為我們的檢驗人員,要隨時跟蹤結果是否臨床有確認,如果發生臨床延誤確認,我們要教育學生要第一時間把“危急值”打電話報告臨床,以免失去最佳搶救時機。
作者:戴偉良 蔡早育 黃勤 單位: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第二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