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論醫學檢驗技術專業技能需求調查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加強醫學檢驗專業學生技能培訓,提高學生動手能力和規范操作能力,較好地勝任未來的工作。本研究通過對西安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實習生進行問卷調查,全面了解了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畢業后工作中,或進一步學歷提升過程中對專業技能的需求,為檢驗專業技能培訓、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通過調查與分析,得出如下結論:我校檢驗專業應強化手工基本操作和形態學檢查;加強儀器規范化和質量控制體系培訓;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檢驗人才培養方案。本研究為專業教師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更有針對性、規范化的實踐教學提供依據,有助于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醫學檢驗;技能需求;調查問卷
隨著醫學檢驗學科的飛速發展,臨床上多數檢驗項目都由現代化儀器完成,使檢驗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大大縮減,經過對畢業生的簡單走訪,普遍反映在校期間學習的檢驗技能較多,而在實際工作中用到的確有限。為此,本研究通過設計醫學檢驗技術專業畢業生技能需求調查問卷,以西安醫學院實習生和畢業生為主要調查對象,展開調研,旨在全面了解醫學檢驗專業學生畢業后工作中,或進一步學歷提升過程中對專業技能的需求,為檢驗專業技能培訓、教學改革提供科學依據,為專業教師調整教學計劃、改進教學方法提供參考。
1研究方法
1.1調查對象
本研究調查對象為西安醫學院醫學檢驗技術專業2014—2015級畢業生及2016級實習生。
1.2調查方法
本調查制定了“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技能需求調查問卷”。問卷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為被調查者的基本情況,包括目前所處階段、單位性質。第二部分為列舉檢驗人員應具備的知識體系、工作中日常操作技能、儀器設備使用技能,包括臨床基礎檢驗、臨床生化檢驗、臨床微生物學檢驗、臨床免疫學檢驗、寄生蟲檢驗及臨床儀器學等常用的操作技能共42項作為備選,以供被調查者逐一評價,并將認為在日常操作中需要掌握以及在校期間需要強化培訓的技能進行勾選。每題最末設自主填寫欄,以供補充。此外還設計有針對學校人才培養的建議等問題以便收集反饋。問卷采用問卷星App進行發放和回收,采用匿名和自愿原則進行調查。
2結果
2.1一般資料
本次調查問卷共回收有效問卷101份。從人員分布來看,48.5%(49人)為檢驗專業實習生,9.9%(10人)為在讀研究生,41.5%(42人)為已參加工作的畢業生。人員所在的單位71.3%(72人)為醫療機構,三級醫院49.5%(50人),二級醫院12.8%(13人),還包括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體檢中心、疾控中心和血站等機構8.9%(9人),來自第三方獨立實驗室,診斷試劑、儀器設備公司等單位的占比為28.7%(29人)。為了便于統計和分析,依據調查者的來源,將受訪者分為三組,分別為醫療機構組(72人)、公司組(29人)和研究生組(10人)。在分析調查結果時,分別進行總體分析和分組分析。
2.2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對基本技能需求的看法
調查結果中對于問卷涉及的7項基本技能,總體的勾選率如下:顯微鏡的使用(94%),離心機的使用(93%),移液器的使用(92%),倍比稀釋(80%),稀釋度的換算(70%),電泳技術(43%),層析技術(36%)。分組分析學校需要強化培訓的技能勾選率前5項時,三組調查者中普遍認為顯微鏡的使用、移液器的使用和稀釋度的換算是學校應該強化培訓的項目,除此之外醫療機構和公司組還認為離心機的操作和倍比稀釋也比較重要,而研究生組則認為學校還應強化培訓電泳技術和層析技術。
2.3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對專業技能需求的看法
對于問卷涉及的21項專業技能,受訪者認為平時工作中需要掌握的項目勾選率如圖1所示。排名前十位的分別是:末梢、動靜脈采血,ABO血型鑒定和交叉配血,尿沉渣的顯微鏡檢查,糞便的顯微鏡檢查,革蘭染色、抗酸染色,細菌培養與接種(平板劃線法),血涂片、骨髓片的制備與染色,藥敏試驗(紙片擴散法),腦脊液的顯微鏡檢查。可以看出上述技能主要是和專業基本技能、形態學檢查和微生物檢查相關。當被問及需要在學校強化培訓的項目時,三組調查者普遍認為最應強化培訓的項目是血涂片、骨髓片的制備和染色;另外醫療機構和公司組均認為尿沉渣和糞便顯微鏡檢查比較重要,醫療機構和研究生組均勾選的項目是末梢和動靜脈采血。不同于其他兩組的是,研究生組對于ELISA手工操作、免疫熒光技術和免疫印跡技術勾選率也排在前5位。
2.4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對儀器操作技能需求的看法
調查結果顯示,83%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應該增加相關儀器的教學內容,對于問卷涉及的15項儀器操作(血細胞分析儀、凝血分析儀、尿沉渣分析儀、紫外分光光度計、電解質分析儀、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特種蛋白分析儀、血沉分析儀、血培養儀、細菌鑒定藥敏分析儀、酶標儀、化學發光分析儀、PCR儀、熒光顯微鏡),醫療機構組認為學校應該強化培訓的儀器操作項目,排名前5名分別是:血細胞分析儀(91%),凝血分析儀(74%),尿沉渣分析儀(74%),全自動、半自動生化分析儀(70%),電解質分析儀(61%)。公司組認為排名前5名分別是:血細胞分析儀(58%),全自動、半自動生化分析儀(53%),電解質分析儀(53%),化學發光儀(47%),酶標儀(47%)。研究生組認為排名前5位分別是:全自動、半自動生化分析儀(70%),紫外分光光度計(70%),血細胞分析儀(60%),酶標儀(60%),PCR儀(50%)
2.5醫學檢驗專業畢業生對能力培養需求的看法
對于問卷涉及的8項能力培養選項(專業理論知識、專業實踐技能、醫患溝通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科研創新能力、論文撰寫能力、醫學基礎課程、生物安全意識),三組調查者普遍認為學校需要加強對專業實踐技能、專業理論知識、生物安全意識的培養,醫療機構組和研究生組共同勾選的是科研創新能力;除此之外,醫療機構組更注重醫患溝通能力,公司和其他組更關注團隊合作能力,研究生組更關注論文撰寫能力
2.6對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
在對學校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一項,受訪者大都給出了中肯的意見,圖3摘錄了部分回答。其中,有幾項大家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包括:加強形態學的教學,加強臨床知識培訓提高檢驗分析能力,注重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相結合,加強實驗室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
3討論
隨著檢驗學科的飛速發展,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檢驗項目均通過儀器操作完成,部分學生畢業后進入臨床檢驗科,會有種“只要會用機器就行,在學校學的知識用不上”的感受,從而失去對職業的認同感。但實際上,在臨床工作中,仍然有一些項目是目前的自動化儀器無法代替的,例如,血涂片的制備、細胞染色等,一些檢驗項目中,形態學檢查仍然是診斷的“金標準”。相關調查也證實了這一點:受訪者認為工作中需要的專業技能項目排名前列的包括:采血,血型鑒定、配血,血尿糞體液的顯微鏡檢查,細菌學的培養鑒定等,這些技能主要與手工基本操作和形態學檢查相關。因此在今后的專業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對這些技能的培訓。對于儀器的操作,83%的受訪者認為學校應該加強儀器操作的培訓,除了強調對儀器的規范化操作之外,尤其應該強化質量控制和質量管理方面的內容[1-3]。除此之外,多數受訪者認為不應該只局限于簡單的操作儀器,出具報告,還應該能夠對檢驗報告進行分析,對臨床診療提供有價值的信息。西安醫學院檢驗專業創辦于1998年,為陜西省一流級專業,每年為省內外輸送大量檢驗人才。以往畢業生就業以醫療機構為主,但近些年來隨著醫療衛生系統人員的逐漸飽和,醫院檢驗科自動化程度越來越高導致對人才的需求量減少,學生畢業后的去向逐醫療科技醫療科技漸多元化。除了醫療機構之外,去往第三方檢驗機構、診斷試劑設備公司,以及研究機構的比例逐漸增多。這些不同性質的單位對于人才技能的要求有所不同,對學校專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據調查結果發現,醫療單位與研究機構對學生專業技術和儀器操作的需求有著較大差異,研究機構出于科研的需要對于電泳技術、層析技術、免疫熒光、免疫印跡、PCR技術、ELISA手工操作的需求較大,而醫療機構對這些技術的需求相對較少。同時,醫療單位和公司對儀器操作需求的重點也有所不同。在能力培養方面,醫療機構組更注重醫患溝通能力,和其他組更關注團隊合作能力,研究生組更關注科研和論文撰寫能力。為了適應上述的變化對專業教育提出新要求,應該對學生開展以需求為導向的分方向培養的實踐,針對不同畢業意向的同學強化相應的技能。
綜上所述,通過本研究,我校的醫學檢驗專業教育應該從以下幾個方向進行強化和改革:(1)強化手工基本操作和形態學檢查;(2)加強儀器規范化培訓和質量控制體系;(3)構建以需求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方案。。
作者:黃蓉 麥豐收 張玉 李妮 劉蓓 單位:西安醫學院醫學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