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學檢驗專業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我國的醫學事業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寄生蟲學在醫學檢驗相關專業的課程當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其需要將理論知識與相關實踐充分的結合在一起。本文針對醫學檢驗專業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展開了探討,旨在為進一步推進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起到幫助作用。
【關鍵詞】醫學檢驗專業;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
1醫學檢驗專業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當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教學的相關內容以及用于實驗的標本缺乏完善性
大部分學校教學的內容基本上包括絳蟲、吸蟲和線蟲的蟲卵識別與形態結構以及節肢動物與原蟲的形態觀察等。實驗課主要引導學生對成蟲的形態進行詳細的觀察,而有關糞便查蟲卵的相關課程幾乎沒有,這就使得學生無法通過顯微鏡充分了解寄生蟲糞便的相應形態,對學生更好的學習相關的知識造成了影響。與此同時,在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由于寄生蟲感染而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少,導致用于實驗的寄生蟲標本缺乏完善性,而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學習相關知識造成了影響。
1.2實驗的方式方法有待改進
一般情況下,在開展寄生蟲檢驗實驗的相關課程中,老師先是對相關知識進行講解,之后基于所講解的知識內容,在實驗室當中示教,然后再讓學生自己對標本加以辨認,最后撰寫實驗的相關報告。這樣一來,在整個節課結束之后,學生并沒有充分參與到動手實踐當中,不僅不能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相關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而且還會導致他們無法掌握豐富的臨床經驗,使學生不能很好的將相關的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充分結合在一起,以此對學生在專業能力以及綜合素質方面提高產生嚴重影響。因此,必須對實驗教學的方式方法加以改進。
1.3教學所采取的考核方式不夠健全
常規的教學方式是由老師在上課前先將所要用到的寄生蟲標本準備好,之后在課上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解,并加以示教,隨后學生對老師所準備的寄生蟲標本進行辨認,最后由老師對學生所學的相關知識內容進行總結。而在期末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考核時,基本上都是以理論成績作為最終的評定結果。這就使得學生無法對實踐教學加以高度的重視,不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實踐教學當中,這對于提高學生在醫學檢驗專業寄生蟲學檢驗方面的實踐操作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2醫學檢驗專業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的相關改進措施
2.1優化教學的方法并對實驗所需標本加以不斷的完善
基于常規的教學方法,將糞便檢查蟲卵的相關實驗教學引入其中,提高學生在形態學知識方面的掌握水平,同時還應將熒光免疫和酶聯免疫等與免疫學有關的檢驗技術充分引入到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當中,以此讓學生能夠隨時了解檢驗的動向。除此之外,還要按照當前最新的有關寄生蟲病疾的病譜,合理增加一些新的知識與新的內容,對相關的知識內容加以進一步的調整,實時為學生提供有關寄生蟲學研究成果的相關信息。同時允許師生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進入到實驗室進行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以此增強學生在實踐操作方面的能力。
2.2改進實驗的方式方法
教師應充分利用PPT和flash動畫等向學生講解寄生蟲學的相關理論知識,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更直觀、更清晰的對寄生蟲的基本結構與外表形態加以了解,同時還在很大成程度上激發了學生學習寄生蟲學相關知識的興趣,提高教學的效率。與此同時,還應定期開展見習方面的教學課程,組織學生到醫院見習,以此讓他們掌握更多有關臨床檢驗的相關技術,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2.3合理調整考核的方式
常規的考核方式基本上都是將學生在期末理論考試中所取得的成績作為最終的評定結果,導致很多學生在平時都沒有專心學習,只是在考試前臨時拿起書本,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的發展。基于這種情況,某學校對考核的方式進行了調整,即在總分當中,出勤率占5%,實驗報告占10%,課堂成績占5%,理論考試成績占50%,實驗成績占30%。這樣一來,就能夠更加全面和客觀的對學生的成績加以評定。
2.4增強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素質教育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可以自覺的學習各種知識,感受學習知識與掌握知識的樂趣。寄生蟲學實踐教學能夠使學生在實踐與創新方面具備更強的能力;而充分使用討論與啟發想結合的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還能夠增強他們在溝通和交流方面能力,并對所學到的知識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以此進一步提升思維能力。
3結束語
本文針對這些不足之處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包括對教學的相關內容、方式方法以及考核的基本方式等加以改進和完善,通過采取以上這些措施,就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寄生蟲學的相關知識,并開展有效的寄生蟲學檢驗實踐教學,以此培養出更多優秀的醫學人才,推進我國醫學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俊琴.淺談臨床寄生蟲學檢驗理論與實踐教學改革[J].衛生職業教育,2017,35(10):38-39.
[2]李秋明,沈紅,孫英健.動物寄生蟲病學實踐教學改革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81-82.
作者:湯果怡 單位:德宏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