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早期肺癌影像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X線胸片在早期診斷中的作用
X線胸部攝片因其經濟、操作簡單易行被臨床廣泛應用,在肺癌的診斷中發揮了基礎性作用,X線主要表現是腫塊影,形狀大多呈圓形或橢圓形,當腫塊增大到2cm以上時密度往往不均勻,較密實的部分為癌組織,周圍較淡部分為充氣的肺組織癌或阻塞的炎性實變。與肺部感染要進行鑒別,可以進行隨訪3個月或是進一步影像學檢查。在隨訪過程中,若病灶不減小、消失反而增大,則肺癌的可能性增大,X線攝影對于肺癌早期的診斷作用較為局限,主要是發現病灶,對于病灶的細節遠沒有CT顯示清楚,并且X線圖像是重疊影像,由于各種結構重疊在一起,影響判斷。只有當腫瘤增大后,才可以發現具有特征性的征象,如:腫塊征、分葉、毛刺以及空洞等。
2胸部CT在早期診斷中的作用
CT因其在解剖結構、組織密度方面明顯優于X線,且費用較為低廉目前已經廣泛地用做肺部病變的檢查或用于篩查,對于早期肺癌,CT在顯示腫塊密度、分葉、支氣管壁、肺部阻塞性感染、肺不張、淋巴轉移等方面較X線明顯優越。在中心型肺癌主要有肺段以上支氣管腔內腫塊,支氣管壁增厚:支氣管腔狹窄與阻塞,肺門區腫塊等肺癌直接征象,繼發性改變有阻塞性肺炎與肺不張,阻塞遠端支氣管擴張形成的黏液栓塞,以及病灶附近或(和)肺門的淋巴結腫大等;在外圍型肺癌表現為:在肺野外圍可見結節、塊狀腫瘤影,早期有時可見典型的空泡證,腫瘤進一步增大則可見分葉、毛刺等征象,較大的腫塊往往可以發現腫塊內的偏心性空洞以及結節影。對于較小的結節影或腫塊影個人主張定期復查。
3MRI在早期診斷中的作用
磁共振不但能反映病變形態特征,還能反映組織學特征。MRI一般不作為肺部常規檢查,對肺內小的腫塊行MRI檢查的目的多是CT檢查后的補充。MRI可以多平面掃描,就能更好地顯示腫瘤的結構以及周圍的解剖關系,還有就是MRI具有良好的軟組織分辨率,結合多平面掃描則能進一步區分病灶與正常結構,以確定病灶的范圍。MRI還可發現肺門腫塊和遠處的肺實變。
4PET-CT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作用
PET的應用主要是在對腫瘤的診斷方面,占其用途的85%。其原理是利用18氟2脫氧葡萄糖在惡變的細胞中蓄積提供組織代謝信息。一般作為腫瘤影像學檢查的最后檢查手段。PET-CT不光是能檢查原發腫瘤,對于全身的轉移性腫瘤其意義更大。現在許多學者更傾向于用PET-CT進行腫瘤的分期,指導臨床治療。
5各種影像學檢查的優劣對比及互補
胸片簡單易行可作為胸部疾患的篩選檢查,對于常見的肺內腫塊有一定的價值;CT具有良好的密度分辨率,并且CT圖像沒有重疊,其作為肺癌早期的首選檢查已得到大家的公認,CT增強掃描也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對于腫瘤的檢查作用較大。MRI在肺部的檢查應用主要是對CT檢查后的補充,特別是結構顯示不甚清晰的患者和對造影劑過敏不能行CT增強的患者。PET-CT由于檢查昂貴,存在假陽性和假陰性,故選擇時應該合理。
6結語
總之,隨著影像學突飛猛進的發展,早期肺癌的診斷亦有了很大進步。在臨床工作中,臨床高度懷疑為肺癌的患者,首選X線檢查,發現病灶而又不能準確診斷者或是高度疑似肺癌者,應該立即行CT平掃+增強掃描,若是結構不清楚或是不能行造影增強者則選擇MRI檢查,如果以上檢查均不能確診就只有行PET-CT檢查。在日常工作中只有了解各種影響學檢查的優缺點并且合理應用,是能解決大部分的腫瘤的診斷問題的。
作者:余順強 彭俊輝 單位:孝感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