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心臟疾病影像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CAD的影像學檢查
1.1胸部X線
在社區診療中,需要進一步檢查的患者臨床表現不同,但最常見的是胸痛和/或呼吸困難。胸部X線是非常有意義的初步檢查,可以排除氣胸和肺炎等病因。胸部X線也可以顯示可疑的肺部和縱隔腫物及心力衰竭的征象。
1.2核素心肌灌注顯像(MPS)
在排除了明顯的非心源性胸痛后,MPS是被廣泛應用和實施的檢查方法,用以評估心肌缺血改變是否可逆。這項檢查有非常高的陰性預測值,并且可以將心肌缺血改變分為3層:明顯異常的不可逆或可逆性缺血;正常;可疑、未診斷。建議可疑的患者通過CT冠狀動脈成像(CT-CA)行進一步評估。MPS的缺點為輻射量大、靈敏度低,患者對這項檢查的依從性差。
1.3負荷心臟超聲
負荷心臟超聲是另外一項可以進行危險分層的功能性檢查。這項檢查不需要輻射暴露,但是能夠熟練進行這項操作的專業技術人員在一些地區較少。負荷心臟超聲能夠提供其他檢查顯示不清楚的心臟壁運動/運動障礙的細節。分層結果和MPS相似。
1.4CTCA
CTCA是一項無創的門診操作。當患者心率降到60次/min時檢查效果最好。CTCA一般需要一些檢查前用藥,通常是β受體阻滯劑。通過頭靜脈或肘窩貴要靜脈注射非離子型顯影劑。CTCA一般耐受性較好且不易引起并發癥,能避免在有創或導管血管造影時可能發生的,與動脈穿刺、置管、放置導絲和導管通過頸動脈和心臟血管相關的并發癥。碘化顯影劑的風險較低,與其他增強檢查靜脈顯影劑相同。最新一代CTCA的CT掃描機只需要患者屏氣一次來獲取數據,通常在8~15s完成。數據和成像處理會在30~45min完成。其輻射量僅為1.5~3.5mSv/次,與有創的冠狀動脈造影輻射水平相當或更少。CTCA有非常高的陰性預測值,在有些檢查中達到100%,因此是可靠的CAD排除方法;同時CTCA顯示阻塞性或高度狹窄性病變的靈敏度也非常高。CTCA的局限性為嚴重的冠狀動脈CT鈣化時會影響管腔細節的成像,快速性心律失常也會降低檢查的效果。一些中心通過初步的CT鈣化積分檢查(無顯影劑低劑量CT)來篩查有過度鈣化斑塊的患者,以保證CT-CA檢查的效果。冠狀動脈鈣化積分本身也是一項在CAD危險分層評估中的有用工具。CTCA還可以顯示其他的心臟和胸腔結構。CTCA可以評估心臟瓣膜、心腔壁厚度和大小、充盈缺損的表現(如血栓和腫瘤);可以顯示縱隔、肺門以及毗鄰的肺部病變;也可以評估冠狀動脈的起源,例如CTCA診斷所謂的“惡性起源”,即右冠狀動脈異常上升于主動脈和肺動脈之間,較其他檢查診斷效果更好。CTCA的另一種形式是三聯檢查(TRO)。美國的一些中心用其來分診胸痛特征不明顯患者。這項檢查通常在創傷科和急診科進行,以排除肺栓塞(PE)、CAD和主動脈夾層。TRO對這3種疾病的診斷均有非常高的靈敏度和陰性預測值,但目前在澳大利亞的社區中應用并不廣泛。目前,CTCA的醫保報銷制度要求醫生在規定的指征下轉診,并有1名認證專科醫生的監督和報告。國外已經對TRO的成本效益進行了評估,有數據顯示TRO可以減少患者入院次數和住院時間,并能避免其他檢查的需要。有CAD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病史的胸痛患者通常較難診斷,CTCA可以容易和快速地評估冠狀動脈旁路移植和支架的通暢程度。
2討論
診斷有意義的缺血性心臟病(IHD)是一個常見的且具有挑戰性的臨床問題。部分患者可以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及簡單實驗室檢查(如心電圖、心肌酶檢測)進行確診;更多的患者則需要進一步行影像學檢查確診,如行功能性檢查,包括MPS和負荷超聲心動圖,其常常可以確定或排除心臟疾病。CTCA是一種無創診斷技術。CTCA在過去的10~12年中得到完善和發展,能夠提供過去無法獲得的解剖細節(如檢測出鈣化或非鈣化斑塊的存在)。同時,CTCA可以評估心臟、縱隔和胸腔結構。對此診斷流程還可以進行探討,尤其是當早期評估結果可疑的時候。隨著CTCA的進一步發展,以及可以全面評估胸腔的好處,或許會建議在更早的階段使用CTCA。CTCA技術的未來發展方向包括更快的速度、更少的輻射和造影劑劑量,以及更細致的斑塊分析。TRO在緊急分診中將會變得更加方便和節省成本。現階段MRI在冠狀動脈成像中與CTCA還沒有可比性,但目前在心腔容量、腔壁運動和灌注的估算上正快速發展,在未來也許會代替其他有輻射的技術。
作者:StoreyP 單位:St Vincent's and St Andrew's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