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CT磁共振成像與X線診斷脊柱骨折影像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分析脊柱骨折診斷中ct、磁共振成像及X線檢查的價值。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76例經手術證實的脊柱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及X線檢查。結果:CT檢查、磁共振成像診斷脊柱骨折的準確率高于X線檢查(P<0.05)。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表現以椎管縮窄、韌帶損傷等為主。結論:脊柱骨折的影像學檢查中,相對于X線檢查而言,CT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可更加精確地鑒別脊柱骨折。
【關鍵詞】CT檢查;磁共振成像;X線診斷;脊柱骨折
作為一種常見骨折,脊柱骨折的發生會對患者的活動功能、正常生活產生諸多影響[1]。精確診斷是促進骨折愈合的重要前提,而基于脊柱骨折病灶及解剖結構的特殊性,如何確診已經成為脊柱骨折管理中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影像學技術在脊柱骨折診斷中較為常用,X線檢查、CT檢查及磁共振成像技術等,均可為脊柱骨折的診斷工作提供支持。為確定上述影像學技術的價值,本研究主要針對76例脊柱骨折患者進行分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8年3月—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脊柱骨折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經手術證實。其中,男49例,女27例;年齡(48.6±13.1)歲。
1.2方法
所有脊柱骨折患者均接受CT、磁共振成像及X線檢查:(1)CT檢查。診斷設備選用西門子16層螺旋CT掃描儀。脊柱骨折患者取平臥位或仰臥位,以疑似骨折病灶為掃描重點。設備參數設置:層厚及螺距參數分別為5.0mm及0.75mm,間隔參數設置5.0mm。分別經矢狀位、冠狀位,掃描脊柱骨折患者的CT圖像。以骨算法薄層重建,獲取圖像信息傳輸至工作站,對圖像及相關信息展開進一步分析。(2)磁共振成像檢查。診斷設備選用西門子1.5T磁共振掃描儀。脊柱骨折患者平臥位或仰臥位,以磁共振掃描儀常規掃描。參數設置為:平掃:矢狀位FSET1WI的TE及TR參數分別設置為33ms及644ms。橫軸位FSET2WI的TE及TR參數分別設置為98ms及3000ms。平掃期間,MRI設備的層厚及層間距參數分別控制于4~5mm水平、0.5~1.0mm水平。平掃結束后,采用MRI設備開展增強掃描,經脊柱骨折患者肘靜脈采用高壓注射器按照0.1mmol/kg/s劑量,給予脊柱骨折患者注射適量軋雙胺注射液。正常顯影后,觀察患者的脊柱骨折病灶的成像特征。(3)X線檢查。脊柱骨折患者取脊柱正側位,以高頻X線機進行診斷。保持X線機球管焦點與脊柱間距為100cm。參數設置:電流:50~100mAs;電壓:80~120kV。以自動曝光攝片,行X線檢查期間,根據脊柱骨折患者的脊柱成像狀況,合理調整電流強度參數。
1.3統計學方法
以SPSS20.0軟件統計。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診斷準確性
X線診斷脊柱骨折的準確性81.58%,低于CT診斷及磁共振成像診斷,差異顯著(P<0.05)。
2.2影像學表現
(1)椎管改變。脊柱骨折患者多伴椎管改變,以椎管縮窄、容積變化為主。(2)骨折椎體。骨折椎體出現移位現象。(3)信號特征。伴脊髓損傷者:T1WI呈稍高信號或低信號,信號多呈條帶狀;T2WI為稍高信號或等信號。伴椎間盤損傷者:T2呈高信號,T1呈小片狀低信號。
3討論
近年來,由于受到交通事故、高處墜物等因素的影響,脊柱骨折發生率逐漸升高。在這一背景下,脊柱骨折的診斷工作逐漸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目前,手術是臨床診斷脊柱骨折最為準確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具有典型的創傷性特征,這一特征限制了其在疑似脊柱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影像學技術屬于一種無創性診斷方法,這類技術的基本特征與脊柱骨折患者對診斷方法的要求較為契合。其中,X線檢查作為一種經典影像學技術,其診斷脊柱骨折的原理為:經X線照射后,脊柱骨折病灶與周圍正常骨組織可表現出不同的成像特征,醫師可通過對病灶特殊性的識別,確定受檢者是否伴有脊柱骨折。CT檢查在各類骨折及其他疾病的診斷中較為常見。這種影像學技術的特征在于:可清晰顯示脊柱骨折的骨折線趨勢、骨折移位等狀況,經三維圖像重建處理后,還可便于醫師更加直觀地觀察脊柱骨折患者的骨折情況,確認其是否伴有神經根損傷、脊髓損傷等嚴重損傷。MRI作為一種經典影像學技術,其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應用基礎為:經MRI技術診斷后,不僅可清晰顯示患者因外部創傷或劇烈沖擊形成的骨組織改變,還可顯示椎間盤及脊髓等軟組織的受損狀況[2]。在MRI診斷中,基于造影劑的清晰成像、信號特征變化等特性,充分保障了脊柱骨折的診斷準確性水平。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診斷中,CT檢查、磁共振成像檢查以及X線檢查的應用價值體現為:(1)契合脊柱骨折患者的無創診斷要求。脊柱骨折診斷中,無論采用X線檢查、CT檢查,還是磁共振成像檢查,檢查過程均不會為脊柱骨折患者帶來其他創傷。這一特征為上述影像學技術在脊柱骨折診斷中的推廣應用奠定了基礎。(2)診斷準確率較高。本研究中:CT診斷脊柱骨折的準確性97.37%、磁共振成像診斷脊柱骨折的準確性水平98.68%,均高于X線診斷(P<0.05)。分析形成上述差異的原因為:影像學診斷中,X線技術雖然可顯示脊柱骨折患者的骨折狀況,但X線圖像容易受到圖像重疊因素的影響,且該技術難以顯示受檢者的椎管改變及骨折椎體移位狀況。綜上所述,宜于脊柱骨折的影像學診斷中,推行CT診斷或磁共振成像診斷,以確?;颊咴\斷結果的準確性,并為其骨折手術治療提供良好的參照。
【參考文獻】
[1]楊中新.脊椎骨折的CT、磁共振成像與X線診斷的影像學對比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8):84+89.
[2]劉俊佐.低場磁共振成像在外傷性脊柱骨折患者中的診斷體會[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18):122-123.
作者:張凡 單位:泰州市人民醫院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