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基層醫院加強醫療質量防范醫療風險,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基層醫院如何加強醫療質量管理以防范醫療風險。方法:通過提高醫務人員的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在診療服務過程中需要遵守各種管理制度,提高技術水平,在服務過程中時刻以患者為中心。結果與結論:通過提高醫務人員的服務意識,提升服務質量,能有效提高醫療服務過程中的服務質量,防范醫療風險。
關鍵詞:基層醫院;醫療質量;醫療風險;服務質量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的健康意識和法律意識都得到不斷的加強,在進行治療的過程中對醫院的醫療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醫療質量的水平與患者的生命和健康緊密聯系在一起,醫療質量不僅會影響患者的健康,作為醫院的立院之本,也是醫院生存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在醫院的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諸多的缺陷和缺位[1],尤其是在基層醫療機構,相比于三級醫院,醫院的管理缺陷更為明顯,導致醫療質量不能滿足治療要求,使醫療糾紛明顯增多。因此,如何加強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防范醫療風險的發生成為目前基層醫院管理的首要問題之一。醫療質量是一個得到社會和患者認可的整體質量,受到包括技術、服務態度、設施環境和醫療消費等多種因素的影響[2]。隨著新醫改的深入開展,患者對醫療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只有在臨床過程中加強醫療質量管理,提升醫療服務意識,才能減少醫療風險的發生,減少醫療糾紛的產生。
1基層醫院質量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1.1醫療質量管理運行機制不完善
當前,在基層醫療機構,還存在許多基層醫院管理者并沒有對基層醫院的醫療質量進行重視,對院內產生醫療糾紛的原因判斷不清。工作重點以臨床科室和公共衛生管理為主,對科室的監控和協調能力不足,督促指導和協調解決基層醫療問題不到位,存在以考核代替醫療質量管理的現象[3]。并且部分科室領導和臨床醫務人員缺乏醫療質量的意識,對發現的醫療質量問題不夠重視,消極應對,增加了醫療質量管理的難度,增加了醫療風險的發生。
1.2醫療質量評估方法不規范
醫療質量包含的內容較多,如門診質量、臨床質量、護理質量和醫技質量等,其中以臨床質量為醫療質量的核心內容。對醫療質量的評估需要有一套規范成熟的方法進行,而目前在基層醫院,常出現醫療質量判斷標準不一致,評估方法不夠嚴謹,評估不夠客觀等情況,使在對醫療質量的評估過程中發生重大的偏差,對醫療質量的管理造成較大危害。
1.3構成醫療質量的基礎建設不牢固
基層醫院相比與大型醫療機構,基礎建設較為薄弱,包括人、財、物等多個方面都存在欠缺。而這些,尤其是技術人員、藥品和設備等構成醫療質量的基本條件,直接影響基層醫院的醫療質量。基層醫院的臨床醫生多為剛畢業的醫學生,且由于基層醫院能接觸到的專家和患者較少,難以使臨床醫生得到快速成長,實踐能力差,對某些病情危重的患者難以進行有效而及時的救治。某些基層醫院為擴大醫院的影響力和規模,一味的盲目擴張,導致醫院人員嚴重不足,醫務人員常超負荷工作,嚴重影響醫療質量。基層醫院由于收入較低,常需要政府機構進行補貼,使醫院在進行管理過程中,常以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弱化了對醫療質量的管理。
1.4醫療質量管理制度不夠落實
醫療質量的加強需要在各個環節進行加強和落實,每個環節對醫療質量都會產生影響,尤其是在某些重點環節,對醫療質量的影響更大。在實際工作中,對醫療質量的管理常發生落實隨意的情況,難以堅持有效的對管理制度進行執行。在基層醫院中,由于臨床醫務人員質量意識比較薄弱,對各項規定需要進行檢查和核實的步驟不能落實,進行術前討論和病例討論等不夠認真,醫療病歷的書寫也未按規范進行書寫,嚴重影響醫療質量的管理,引發醫療糾紛的發生。
2加強基層醫療質量管理的措施
2.1強化法律法規與制度規范的學習和執行
培養基層醫療人員的醫療質量安全意識,加強各項醫療質量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規范操作,并通過組織臨床醫療人員對制度和規范的學習,加深對醫療質量的了解。根據各個崗位的特點加強培訓,針對醫療、護理和行政等不同的崗位,制定針對性的培訓方案[4],通過多種培訓方式提升培訓效果。將各種有效的管理工具和管理辦法應用于醫療質量的管理過程中,如PDCA和品管圈等管理工具,通過管理工具的使用,持續提升基層醫院的醫療質量。
2.2加強醫療質量監控
提升醫療質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通過加強醫療質量監控。在醫療的過程中,所有環節、所有時間段都會影響到醫療質量,必須對醫療服務的全過程進行有效并且嚴格的監控,可以有效快速的提高醫療質量。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是醫療質量管理中的核心內容,而作為醫療糾紛多發科室的急診、外科和婦產科等,需要加強對科室的監控,并通過對監控結果進行評價和整改,進行進一步的管理流程和制度的完善,可以促進醫療質量的持續進步。
2.3加強醫患溝通提高應急能力
當在臨床服務過程中,遇到難以在基層醫院進行治療的危重患者,需要及時啟動會診制度,申請上級醫院進行會診。在患者出現異常情況的過程中需要作為應急措施,并同時做好與患者的溝通工作,將實際情況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解釋。尤其是對某些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需要將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告知患者,及時將病情的變化與患者進行交流。在手術患者需要進行手術操作前,需要做好術前談話,各項步驟需要與患者提前進行溝通交流,認真履行手術同意書和醫療風險告知責任書等的告知義務。
2.4推進醫聯體質量安全同質化管理
隨著新醫改的到來和持續推進,在全國各地推行了醫聯體的建設,這對基層醫院的醫療質量改進能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通過加入醫聯體,上級大型醫院能協助基層醫院完善醫療質量管理制度和流程,培養先進理念和管理思路。也可以幫助基層醫院進行病歷質量提升和處方點評等工作的進行。同時,基層醫院也可以選派骨干員工赴上級醫療機構進行進修學習,提升醫療質量管理能力水平[5]。通過與上級醫院進行聯合會診,能積極有效的幫助基層醫院提高急救能力水平,提升醫療質量。
2.5嚴格技術操作規范
要求臨床醫務人員在臨床操作過程中嚴格遵守操作規范,一切的診療操作必須以有利于患者的治療為目標,對臨床過程中存在的適應癥和禁忌癥等需要嚴格掌握。而手術分級管理、抗菌藥物分級管理和各項審批制度都必須嚴格遵守,防止手術過程中出現并發癥。對新開展的臨床診療操作,必須在實際演練成熟并能充分把握的情況下才能進行,并對可能發生的風險進行預案管理。
2.6加強設備耗材的質量安全管理
需要對設備和耗材的準入進行嚴格把控,在進行采購的過程中,要將質量安全作為對設備和耗材的第一要求,對供應商的證件進行嚴格審查。需要對院內設備和耗材的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對新購的設備需要進行使用培訓,使所有臨床使用人員對設備充分了解,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崗使用。針對高值耗材,需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管理,完善使用知情同意書。需要根據使用場景制定應急預案,對不良事件需要進行上報。同時,將設備和耗材的管理落入責任書,以績效考核的管理辦法加強對設備和耗材的質量管理。綜上所述,醫療質量管理是一個需要不斷提升的管理內容,它需要所有醫務人員積極參與,通過對工作的不斷改進,提升質量管理意識和安全意識,并通過對診療操作的不斷學習,提高技術水平的同時提升服務質量。只有時刻保持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醫療質量,提升基層醫院在居民當中的價值和影響力。
參考文獻
[1]林紫麟,楊維.加強醫療質量管理防范醫療缺陷發生[J].西南國防醫藥,2006,16(4):439-440.
[2]劉奎甲.基層醫院提高醫療質量防范醫療風險的思考[J].中外醫學研究,2011,9(18):149-150.
[3]秦峰.加強醫療質量管理防范醫療糾紛的思考[J].東南國防醫藥,2004,6(2):128-130.
[4]蔡濱,金星.新醫改形勢下加強醫療質量管理對策研究[J].江蘇衛生事業管理,2018,29(8):871-873.
[5]田劍,牛雅萌,沈穎,等.醫聯體內醫療質量同質化管理辦法探析[J].中國醫院管理,2015,35(10):70-72.
作者:柯菊芽 單位:三門縣海游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