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遠程醫療現狀及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對寧夏遠程醫療現狀進行研究。結果顯示,寧夏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已初步建成,基層醫療機構普遍開展了遠程會診、遠程靜態心電診斷、動態心電監護、遠程教育等遠程醫療服務;但遠程醫療在推廣過程中仍存在醫保政策、收益分配、繼續教育學分認可等方面的問題。對此,本文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關鍵詞: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寧夏
遠程醫療(Telemedicine)是指通過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應用遠程通訊技術交互式傳遞信息,與醫療技術相結合開展的遠距離醫療服務[1]。遠程醫療可提高基層醫療機構的服務能力[2],使偏遠地區病人享受高水平醫療服務,降低醫藥費用。寧夏作為西部省份,為更好地解決區域衛生資源分布利用問題,進一步提高衛生服務質量,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支持下,區內各級公立醫院逐步開展并推廣應用遠程醫療。本文對寧夏開展遠程醫療的情況及其效果進行研究,并提出相關建議。
一、寧夏遠程醫療的現狀
1.政策方面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相關部門已出臺《寧夏遠程醫療服務管理辦法》《寧夏遠程醫療運營服務機構準入標準》《寧夏遠程醫療第三方運營保障工作規范》《寧夏遠程醫療服務行為監督管理辦法》《寧夏遠程醫療業務操作流程及工作規范》《寧夏遠程醫療系統安全及患者隱私保護管理辦法》《寧夏遠程醫療服務目錄及收費標準》等13項政策,內容涉及遠程醫療服務管理、醫療服務、運營保障、監督管理、操作流程、數據使用、隱私保護、教育管理及遠程醫療收費等方面。
2.運營模式
寧夏遠程醫療的開發及運營采取完全外包模式,參與遠程醫療的各級醫院設備購買由政府出資,并通過招標確定第三方負責寧夏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的運營,進行平臺建設、遠程醫療政策落實和后期運營維護工作。
3.經費投入
寧夏遠程醫療項目總投入16213.24萬元,主要來源兩方面:國家補助資金5230.24萬元,自治區財政自籌10983.00萬元。經費主要用于各級公立醫院的遠程醫療設施的配備,后期的運營維護費用由第三方機構按“填平補齊”的原則以多種形式跟進,如免費為部分試點醫院投放遠程醫療相關軟硬件設備、搭建先期運行環境等。
4.系統功能
寧夏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涉及的業務主要有遠程會診、遠程影像診斷、靜動態心電監護、超聲(窺鏡)診斷、遠程心電診斷、遠程門診、遠程教育等;計劃在2019年前實現遠程查房、手術示教等功能,以滿足基于會診室、科室、病房等不同場景的遠程醫療應用。
5.申請制度
在申請遠程醫療服務時,縣級以上醫院通過寧夏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可以依據患者病情和意愿選擇申請連接平臺上的省外醫院和區內縣級以上醫院,選擇區內醫院的話可以通過平臺自行申請,選擇區外醫院則需通過平臺運營商協商確定;而鄉鎮衛生院只能與平臺上的縣級醫院進行對接。
6.服務定價
2017年9月1日,自治區衛計委和物價局頒布《寧夏遠程醫療服務項目及收費標準》,作為寧夏遠程醫療的收費依據,明確提出:省際間提供的遠程會診服務價格予以放開,由醫療機構根據服務成本合理定價,并報當地價格主管部門備案;區內各級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遠程醫療服務收費則根據受邀醫院級別對照進行。遠程會診、遠程咨詢門診根據受邀醫院和受邀醫師職稱進行分類收費;對遠程靜態心電圖診斷、遠程動態電生理診斷、遠程靜態影像診斷、遠程動態醫學影像以及遠程手術方案制定等,根據受邀醫院級別制定指導價格。
二、主要成效
1.建成區內遠程醫療體系
目前,自治區已建立“國家—自治區—市—縣—鄉”五級聯動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完成了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建設。區內已有2家自治區級醫院、5家市級醫院、22家縣級醫院和196家鄉鎮衛生院在遠程醫療服務臺上對接和升級,同時實現與解放軍總醫院、協和醫院、中日友好醫院、湘雅醫院、武警總醫院等20多家區外醫院系統的對接和服務引入。為統籌協調和共享各醫療機構專家資源,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構建了寧夏遠程醫療專家資源庫。截至2017年底,寧夏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已錄入專家信息3099人,其中解放軍總醫院專家500人,其他區外專家1200多人、區內專家1399人。寧夏遠程醫療服務體系的建成,為全區形成完整、統一的遠程醫療分級服務工作機制奠定了網絡環境基礎,既滿足了基層群眾的就醫需求,同時也助力了“大病不出縣”目標的實現。
2.基層醫院已普遍開展遠程醫療項目
寧夏遠程醫療服務平臺2017年數據顯示,申請遠程會診共計9985例,其中申請區內遠程會診9952例(占99.67%),申請區外會診33例;鄉鎮衛生院申請遠程會診9699例,縣級醫院申請遠程會診225例,市級醫院申請遠程會診41例,區級醫院申請遠程醫療20例(見表1);申請遠程靜態心電監護1304例,遠程動態心電監護68例。可見,遠程醫療在寧夏基層是存在需求的。3.為基層醫務人員提供學習機會遠程醫療系統的遠程教育功能可以為偏遠地區的基層醫務人員提供遠程講座、遠程授課以及在線學習。2017年1—12月,寧夏遠程醫療服務平臺共進行了201節遠程授課,其中區內醫院遠程授課17節(占8.46%),區外醫院授課184節(占91.54%);進行授課的醫院39家,其中區內醫院6家、區外醫院33家,聽課人數總計達到11924人。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1.遠程醫療未納入醫保
根據2017年寧夏遠程醫療服務平臺數據統計,遠程會診功能使用率最高,申請遠程會診的醫院以鄉鎮衛生院占比最大。遠程醫療在寧夏還未納入醫保報銷范圍,申請遠程醫療的費用均由患者承擔,而申請一次區級醫院副主任醫師的遠程會診費用是260元,地市級醫院副主任醫師200元,縣級醫院副主任醫師150元,對基層患者來說負擔較大,影響了遠程醫療的進一步推廣。
2.遠程醫療利益分配落實不到位
在遠程醫療過程中,涉及受邀方醫院、邀請方醫院以及第三方運營商之間的責任與利益分配。雖然寧夏在政策文件中對遠程醫療服務收入的分配進行了規定,要求按“受邀方醫院∶邀請方醫院∶第三方=5∶3∶2”進行分配,但目前只是在申請外省遠程醫療時可能實現,區內各級醫院還未完全落實,導致第三方運營商投入成本過高,運營難度增大以及基層醫院缺乏動力。
3.遠程教育未按繼續醫學教育學分計算
2017年寧夏報名申請遠程教育的醫院達73家,授課內容涉及骨科、心腦血管科、兒科、內科等。通過遠程教育,不僅節省了基層醫生繼續教育的時間,幫助基層醫生更好地掌握先進的學術理論、提高診療技術水平,但目前參加遠程教育并未計算繼續醫學教育學分,在評職稱時不予認可,導致部分醫院的遠程教育形式化。
四、對策建議
1.加強縣級衛生人力資源建設
寧夏醫師資源相對于人口的不公平配置現狀還在逐年加重,銀川市、石嘴山市醫生資源的地理可及性較好,尤其銀川市是寧夏經濟最發達地區,其人口集聚度最高,醫師集聚度明顯高于吳忠、固原和中衛這些經濟欠發達的地區[4]。而根據第三方運營商提供的相關數據,寧夏鄉鎮衛生院向縣級醫院申請遠程會診的次數占到了97.14%,這就對縣級醫院醫生的數量和質量有了新的要求,不僅要讓優秀的醫生愿意下基層,同時還要為基層醫生提供更多的培訓機會,培訓內容包括業務知識以及遠程醫療設備的操作。
2.完善政策法規,推動遠程醫療發展
根據對部分醫院和第三方運營商的了解,遠程醫療的推廣應用仍需政府部門加強政策引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特別是涉及收入分配、醫療質量監管、遠程教育是否納入職稱評定、遠程醫療費用是否納入醫保等問題,尚需通過相關政策法規來加以明確。
3.以政府購買方式對第三方運營機構進行補償
雖然相關政策已提及遠程醫療的利益分配問題,但由于關系錯綜復雜,利益分配原則至今尚未完全落實,而相關醫保政策尚在討論研制中,給后期進行運營維護、政策落實的第三方運營商造成了很大困難。對此,政府部門可采取政府購買、專項資金補貼等方式,對第三方運營商進行補償,以確保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的正常運行。
4.構建全覆蓋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
數據統計可知,遠程醫療服務在基層有較大的需求空間,但目前僅覆蓋到鄉鎮衛生院。未來遠程醫療系統建設可探索性地延伸到村級醫療服務領域,普及到村衛生室,并在醫聯體各醫療衛生機構中推廣應用,打造“國家—自治區—市—縣—鄉—村(社區)”的遠程醫療服務體系[5],提升寧夏醫療機構的整體診療能力及水平,使基層群眾得到更好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朱士俊.我國遠程醫療發展現狀、難點和對策分析[J].中國信息界,2006,4(4):60-63.
[2]欒瑞,王立成,張海莉.我院遠程醫療會診情況分析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13,33(12):49-50.
[3]牧劍波,翟運開,蔡垚.我國遠程醫療系統持續運行模式的探討[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4,12(12):887-913.
[4]蘇源,楊靜,司明舒,等.基于異質性假設的寧夏醫師資源配置分析[J].中國衛生經濟,2017,36(11):44-46.
[5]翟運開.基于遠程醫療的分級診療體系建設研究[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2,8(8):564-567.
作者:徐川川 趙寧寧 馬國棟 蘇源 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