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急救醫療護理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對集體食物中毒的急救醫療護理組織管理措施進行總結和分析。方法:通過應急預案的啟動、急救流程的改善、合理有效的護理方法、高效的急救物資管理調配和合理的宏觀調控等,對集體食物中毒事件進行緊急組織管理措施的實施。結果:通過有效護理,2015年1月~2017年1月接治的3批120例集體食物中毒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搶救成功率100%,患者滿意度為98.2%,無醫患糾紛的發生。結論:合理、有效的緊急救援措施,是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救治的關鍵因素和成功保障。
關鍵詞:集體食物中毒;急救醫療;組織管理
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屬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一種,其特點是突發性強,無預見性,對社會公眾的健康和影響巨大[1]。食物中毒的發生多為誤食細菌性食物導致中毒所致最為常見。據調查每年在我國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有35%~40%的事件屬于細菌性食物中毒,而細菌性中毒的人數是食物中毒的總人數的65%~85%[2]。由于集體食物中毒的發生需要對較多的中毒人員進行救治,對急救的時間和急救的效率要求較高,否則會造成對中毒患者搶救不及時和不合理的情況,從而引發中毒嚴重事件,甚至造成患者中毒死亡。
1一般資料
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醫院急診室共收治了3批120例集體食物中毒患者,均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其中2起為企業員工,1起為學校學生。在120例患者中,男72例,女48例;年齡為13~52歲。120例患者在就診時候具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和嘔吐等一系列中毒現象。
2集體中毒急救措施
2.1快速的醫療急救反應
在120急救中心接到救援信號之后,由急診科發起院內緊急救援會議,確立進行救援的指揮方案和分配任務。并將討論后的救援方案由急診科進行匯總后向領導進行匯報,需要說明集體食物中毒的地點、時間、發生的情況和討論得出的緊急救援結果。最后通過領導與其他機構進行協同工作,包括公安、衛生局和其他醫療機構。
2.2啟動應急預案
2.2.1成立應急指揮中心
由醫療急救為中心協調其他各個部門,包括藥品科、后勤、治安保衛、感染控制和心理干預等科室,共同應對集體食物中毒事件。
2.2.2合理調配資源
根據對食物中毒的解毒流程和規范,設置接診組、搶救組、洗胃組、治療組和臨時留觀組。在對食物中毒的患者接診以后,由各個不同的專業治療組進行及時治療,實施金字塔式管理模式:由科室主任和護士長下發指令到小組負責人,再由小組負責人下發到下級人員[3]。各個工作組由科室主任和護士長統一協調管理,實現既分工又協作的工作模式。
2.3急救護理措施
2.3.1隔離
由于中毒人員較多,為防止產生交叉感染,我們把急診觀察室作為臨時隔離房間,不再接收其他患者[4]。通過隔離管理,能在短時間內有效對中毒人員進行集中搶救。
2.3.2分組
接收患者以后,根據中毒程度和臨床表現等分為輕癥組和重癥組,根據中毒程度給予相應的治療手段和管理措施。輕度中毒者經洗胃后即可出院,中毒較嚴重者需住院觀察。
2.3.3護理治療
(1)接診:由接診組接診患者,根據中毒程度進行分組,對患者的信息和癥狀進行登記,并加以標識。分組后將病重患者交由資深的專科醫生進行搶救。(2)洗胃:是對食物中毒患者最主要的救治方法之一。洗胃由經驗豐富的護士操作,主要對輕度和中度中毒患者。(3)由資深護士進行配藥、加液和抽血,以及用藥和吸氧等治療。(4)留觀:留觀患者由醫師負責,密切觀測留觀患者的病情、輸液和吸氧等情況,并做好記錄。(5)護理人員對實施緊急救援后的患者進行分流轉運,負責患者的轉移、觀察搶救和標本送檢等。(6)由于在對食物中毒患者進行急救的治療操作過程中,分診、洗胃和治療組的工作量較大,因此需要安排醫護人員進行輪班,減少因工作量大而造成的差錯。
2.3.4急救物資準備
發生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會造成患者較多的現象,為防止發生交叉感染,需要將患者進行隔離,為此需要在病房內保留區域進行對中毒患者進行解救,同時需要配備搶救物品。另外,由于醫務人員和患者都較多,且需要進行緊急救援,因此搶救過程中容易發生無法找到所需物品的情況,因此要將固定救援物品放置地點,由固定管理人員,使醫務人員能盡快找到所需物品。
2.3.5患者的心理護理
在所發生的3批集體中毒事件中,中毒者多為中青年,大部分是第一次中毒,且伴隨中毒癥狀逐漸加重,易引發患者產生緊張、恐懼和焦慮等不良的情緒,甚至引發集體恐慌。作為醫務人員,要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根據病情變化,幫助患者解除不良情緒[5]。護理過程中要保持誠懇和熱情的態度,積極回應患者的咨詢,以嫻熟的護理技能消除患者的顧慮。患者病情穩定后,要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使其了解食物中毒的相關知識,避免再次發生類似事件,提高其應對能力和認知水平。
3結果
在醫院急診科所應對的3起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中,所有患者都成功得到救治。在搶救過程中,醫護人員能按秩序有效地對患者進行搶救,沒有出現因無序而造成的現場混亂的情況出現。
4總結和討論
4.1優秀的組織管理體系和應急能力是搶救效率的保障
由于集體食物中毒的事件的爆發往往具有突發性和不確定性[6],如果急救組織無法高效地應對突發狀況,將嚴重影響搶救的效率和效果。醫院所應對的3次集體食物中毒事件可以充分證明醫院急診科的醫務人員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過硬的護理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能有效面對突發事件。護理部在接收患者后,能立即對患者進行分診、洗胃、治療和觀察等相關操作。充分體現了護理人員的應急能力和適應能力,也體現了院內各個科室之間的協調性和凝聚力。
4.2優化的搶救流程是提高滿意度的保障
集體食物中毒事件,不僅涉及的人較多,而且容易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為此,對集體食物中毒患者進行的搶救,不僅要求及時而迅速,而且搶救過程中要按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所以提前設計和制定搶救流程,能夠避免因工作量大而導致的醫護差錯。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要優化急救流程,合理調配人力資源,保證醫務人員實施搶救時有計劃、有目的,既保證搶救質量,又確保搶救的及時性。
4.3嫻熟的搶救技能是搶救效果的核心保障
因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是突發狀況,所以搶救過程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如果醫務人員搶救技能不夠嫻熟,極易發生醫療差錯。為此,平時要加強培訓和操練,以應對突發情況的發生,保證時間和效果。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搶救的過程中,不僅能體現其嫻熟的技能,還能穩定患者情緒,減少不良情緒的發生,避免不良的團體效應。綜上所述,集體食物中毒是突發的情況,只有平時注意提高對突發狀態的應對能力,包括制定相關的應急預案,演練合適的操作流程,培養嫻熟的搶救技能,才能應對包括集體食物中毒在內的各種突發狀況,保證搶救及時和有效,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參考文獻
[1]王慧娟,韓小琴,王金金,等.批量氯氣中毒傷員救治的組織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3):219-220.
[2]米元霞,劉明河.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J].臨沂師專學報,1995(5):91.
[3]鄧亞軍,王義亮,潘代明.集體食物中毒事件急救醫療組織管理對策[J].護理管理雜志,2011,11(4):282-283.
[4]周秀華.急救護理學[M].北京: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5]陳素萍,范勇.集體食物中毒的急救護理[J].實用醫藥雜志,2002,19(5):377-378.
[6]韓小琴,王慧娟,王金金,等.批量食物中毒患者的救治與組織管理[J].護理管理雜志,2010,10(5):357-358.
作者:王潔瓊 鮑華玲 孫珠珠 林儂姆 何衛君 單位:浙江省臺州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