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藥學類專業學風建設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學風是高等學校的立校之本,發展之魂。“雙一流”背景下,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的建設已成為教育領域的大趨勢,但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仍是不容樂觀,本文從藥學類專業學風建設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著手,探索以趣導學、以賽促學、以制督學、以境樂學、以情助學、以網自學六種舉措在學風建設工作中的實際應用,努力開創高校學風建設的新局面。
關鍵詞:雙一流;藥學類;學風建設;路徑探索;長效機制
大學學風指大學生在長期的學習、科研、生活過程中所呈現出來的對待學習這一行為相對穩定的精神狀態和心理傾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強調:“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習潛力,刻苦學習,加強誠信意識,誠信教育,促進良好學風的養成”。學風是評價一所學校辦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也是學校治學精神的綜合體現,如何創建發憤圖強、自主學習、勇于探索和創新的優良學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筆者以江南大學藥學院學風建設為例,對藥學類專業學風建設的路徑進行探索。
一、高校學風建設的現狀及分析
為了了解雙一流背景下藥學類專業學生學習的精神面貌,剖析不良學風產生的原因,需要對大學生學風的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筆者以江南大學藥學院學風建設現狀為例,隨機抽調了不同年級、不同專業的240名學生下發問卷。發現學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第一,學生的學習興趣匱乏,對于目前所學的專業只有17%的同學表示非常喜歡,而19%的同學則表示完全不喜歡所學專業,學生缺乏學習熱情,不思進取,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網絡游戲、娛樂生活中,導致成績下滑,乃至不能順利畢業。第二,學習動機功利化,對于為什么要上大學,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及就業壓力,76%的同學表示為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找到滿意的工作,而只有11%的同學選擇回到家鄉,報效祖國。第三,學習目標不明確,只有15%的同學有清晰的學業規劃和長遠目標,而17%的同學根本沒有明確目標,這也客觀反映了當下跟風考研熱、考證熱、出國熱,背后其實是學生缺乏清晰的職業生涯規劃。第四,學習方法不科學,近70%的同學課前從不預習,而52%的同學課后也從不復習,只有12%的同學能按照“課前預習-課上聽講-課后復習”這一步驟學習。
二、“雙一流”背景下藥學類專業學風建設的具體舉措
(一)以趣導學,激發學生學習科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目前高校學風存在的問題追根溯源是學生缺乏對學科的興趣,面對所學專業的了解不夠深入,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藥學院針對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狀態以“趣”導學。第一、將大一新生軍訓作為學風建設的契機和開端,開展“青春導航系列”轉型講座,邀請學院學科帶頭人、教學名師從學生成長規律、學科特點、專業需要以及國際趨勢等視角出發多維、多向、多舉推進新生轉型教育,讓新生對自己專業的學習和未來的規劃逐漸形成明晰的認識,軍訓在磨煉學生意志品質的同時也為學風建設打好了堅實基礎。第二、為幫助高年級大二、大三的學生擴寬專業視野、擴展創新思維,學院舉辦“榮藥講壇”、“主題沙龍”、生物醫藥產學研論壇等學術講座論壇,邀請國內外名師、學者為學生講授國際學術前沿、分享成功奮斗歷程,引導和激勵更多的學生關注發展和關心學業,促進學者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以及企業精英與學生之間的交流,為學生提供良好學術氛圍和廣闊成長空間。第三、針對畢業年級考研、就業、出國方面面臨的問題,通過開展“藥咖FEI”師生零距離系列活動,以師生面對面的方式解答同學疑惑,增強專業自信心,起到答疑解惑、引領成長的作用。
(二)以賽促學,提升藥學專業的育人成效和培養質量
通過學科競賽的形式驅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專業課程,提升學業興趣,進而逐漸形成以提升創新能力為確證的循序漸進式學風建設體系。以賽促學,通過“賽”、“學”的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選拔培育校級大創項目,推送參加省市級、國家級、國際級競賽。筆者所在學院高度重視學科競賽的相關工作,廣泛動員并積極組織學生參加“iGEM”、“挑戰杯”、“國藥工程杯”、“互聯網+”等競賽,近年來在各項賽事中碩果累累。以賽促教,在各類競賽中引導并鼓勵學生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和團隊討論,加強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對參加各類競賽獲獎的同學進行典型選樹。以賽促研,鼓勵學生積極申請專利、公開發表與專業相關的學術論文,積極申請專利,2019年度,學院制藥工程專業2017級學生參加“江南大學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比率達到100%,通過增強教師對項目的指導力度,使學生在參與科研項目、撰寫學術論文的過程中不斷提升工程實踐能力和學術創新能力,全面提升學生的科技素養和未來競爭的核心職業能力。
(三)以制督學,完善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和制度體系
大學生學習知識的的主要場所是教室,因此完善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和制度體系是保障課堂教學、晚自習學習效果的前提條件。第一,為落實考勤機制,學院建立教學副院長、教務秘書、輔導員、班主任、學習委員的立體考勤管理框架,定期巡課、巡考、查寢,并通過“釘釘”打卡管理系統及時掌控學生的考勤狀態。學院每周在在班群內公示考勤情況,強化學生的時間紀律意識,進而提高出勤率。第二,為提高聽課效率,杜絕同學們課堂上玩手機,學院在必修課上推行“零手機課堂”制度,督促同學課前將手機主動放入手機袋。第三,針對考前部分學生投機取巧,企圖通過作弊的形式取得好成績的行為,學院從改革成績評價體系、教考分離、嚴肅考風考紀等多方面著手,鼓勵學生“做文明考生、交誠信答卷”,在刻苦學習中增強專業知識、錘煉優良品格、遠離浮躁狀態,努力成長為厚德博學,精業濟世的藥學專業人才。
(四)以境樂學,營造優良學風的文化氛圍和校園環境
學風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構成要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以“境”樂學,營造利于大學生身心成長的校園文化環境,以此來涵育優良學風。第一,學院通過“榜樣領學”的方式,選樹榜樣典型,激勵學生好學樂學,利用年級大會、學風大會邀請獲得校長特別獎、三好標兵、國家獎學金、十佳大學生、文明示范寢室的同學來分享交流經驗、開展專題講座,鼓勵全院同學向榜樣看齊,營造優良學習文化氛圍。第二,結合社會實踐“踐行學思”的思路,鼓勵學生利用寒暑假將所學專業知識和技能應用到實際中,開展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訓練,客觀認識自我,適應社會需要。一方面,結合專業需要,到制藥企業不同崗位見習、實習,將理論化為實踐,提升就業技能和職業競爭能力,實現個人能力的飛躍和蛻變。另一方面,結合專業特色利用暑期開展社會實踐,江南大學藥學院“紅色蒲公英”支教團已連續兩年在暑期赴河南蘭考縣范樓小學開展支教活動,學生把愛與責任傾注到筆端,把知識和思想化作前行動力,從窗明幾凈教室里聽講的學生到艱苦山村里代課的教師,身份角色的轉換讓學生切實體會到了學習的幸福感,不僅強化了學風建設的主人翁意識,也在實踐中受到了教育、增長了才干。
(五)以情助學,發揮學業幫扶的家校互聯和朋輩互助
學校是學風建設的主陣地,但不是唯一的陣地,課堂是學風建設的窗口,但也不是唯一的窗口,因此,學業幫扶也要充分挖掘家庭和朋輩的潛力,把家校聯動和朋輩互助擰成一股合力。第一,積極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通過新生家長會、QQ群反饋、學生家訪、假期致家長的一封信、溫馨短信等形式實現學校教育與家庭培養的無縫對接,拉近家校距離。對于學業落后的同學,通過任課老師課堂教學、輔導員班主任課后助學、學業輔導員自習幫扶、學生家長遠程督促多措并舉,形成凝聚學風的強大合力。第二,輔導員結合上學期補考后的成績單,對需要幫扶學生的學業情況進行深入分析,找到問題根源所在,選聘高年級學業成績優異的學子擔任學業輔導員,從幫扶學生情況、學業困難原因分析、幫扶具體措施以及預期達成目標幾個方面進行詳細規劃,用以控制幫扶過程和效果。同時,開設了朋輩課堂,利用晚自習的時間將課程中的難點、重點進行再次的講解分析;成立了答疑小組,除了分享“學霸筆記”幫助同學們樹立知識點外,還對保研、考研、國考、出國等方面的問題進行解答。
(六)以網自學,多措并舉建立健全云端學風建設機制
2019年1月6日,教育部《關于加強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的指導意見》中指出,“要以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實踐深度融合為核心,推動教與學變革,構建‘互聯網+教育’新生態。”[3]肺肺炎疫情爆發后,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鼓勵高校利用線上的慕課和省、校兩級優質在線課程教學資源,積極開展線上授課和線上學習等在線教學活動,以保證疫情防控期間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學風建設要結合時代大背景、教育對象特點及需求的變化,積極構建“互聯網+傳統模式”的多元化、立體化大學生線上線下學風建設體系,督促學生以網自學,線上搭建激勵引領平臺、方法交流平臺,多措并舉建立健全云端學風建設機制。
三、結語
高校學風建設工作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事業,優良學風的建設不僅是高校固本強基的核心,更是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要保證。針對藥學類專業特點,通過以趣導學、以賽促學、以制督學、以境樂學、以情助學、以網自學六種模式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實現做人、做事、做學問的有機結合。同時,營造積極的校園氛圍,把建設良好科研環境與提升學生個人學術涵養結合起來,塑造高校積極向上、刻苦勤奮、互學互鑒、風清氣正的學術生態,以點帶面建立完善雙一流高校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在“雙一流”背景下,只有切實提升藥學專業的育人成效和培養質量,推進學風建設常態化,才能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馬星,王楠.基于大數據的高校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構建[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8(2).
[2]“雙一流”背景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與學風建設探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9(4)
作者:任學敏 單位:江南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