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當前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要與“健康中國”的戰略背景相適應,重點做好專業發展和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如何提高藥學人才的培養質量,創新藥學培養機制是重中之重。本文闡述我國高等藥學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現狀、高等藥學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路徑選擇三個方面,以期待對我國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健康中國;高等藥學;教育改革
前言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高等藥學發展初具規模,形成了“職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的完整鏈條。在此戰略背景下,我國的醫藥行業迎來發展機遇。本文闡述我國高等藥學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現狀、高等藥學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路徑選擇三個方面,以期待對我國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有所裨益。
1.我國高等藥學教育發展和人才培養的現狀
1.1發展速度加快,專業布局更加合理。根據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特點和需求情況,教育部頒布藥學的本專科專業目錄。專業目錄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有助于進一步提升藥學教育的培養質量。當前,我國藥學教育基本按照“研究型”和“應用型”兩個方向培養。
1.2藥學人才培養模式實現多樣化、全方位發展。面對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現狀和實際需求,我國高等藥學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傳統的藥學教育人才培養弊端逐步顯現,存在“供給側結構性”失衡的問題。當前高等院校需要進一步探索與醫藥行業協同創新的新模式。具體來說,主要有以下三種藥學人才培養模式。
1.2.1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型人才將來的工作崗位是藥學基礎科學研究和藥物創新研制。當前,研究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是211、985等綜合型大學。與傳統的培養模式不同,研究型人才培養模式突破學科設置的框架,以藥學、生命科學作為基礎。培養模式通常采用“國際-國內互通”或“聯合培養”的模式。
1.2.2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用型人才是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其將來的工作崗位定位于醫藥的生產、流通和管理等崗位。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通常走“產教融合,協同育人”的道路。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有制藥企業的參與。應用型藥學人才走向工作崗位之后,能夠及時勝任工作崗位。這種培養模式,將創新創業鏈和產業鏈有效融合。
2.我國高等藥學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當前,我國的大健康產業發展和高等藥學教育改革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國家相繼出臺一系列支持政策,并將生物醫藥列為國家新型戰略發展產業。尤其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的出臺,將我國醫藥產業的發展及高等藥學教育改革推向高潮。在巨大機遇面前,我們也要清醒認識到,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2.1藥學本科專業設置與健康產業鏈不匹配。與高職藥學專科專業設置相比,藥學本科人才設置主要集中于藥品的制造領域。根據預測,未來我國本科醫藥人才將主要集中于高端保健品、醫療器械研發制造領域、與健康相關的交叉領域。藥學本科專業設置與健康產業鏈不盡匹配。
2.2缺乏藥學服務型人才,需提高藥學服務能力。當前,疾病治療過程呈現復雜化趨勢。“民眾健康”的最后一公里的維護者是藥師。藥師隊伍的大力發展,有助于新醫改分級診療制度的推進。我國兩類藥師隊伍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不少困窘,藥學服務型人才缺乏,藥學服務能力亟需提高。
3.我國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路徑
3.1專業設置與健康產業結構相匹配。“健康中國”發展的大背景下,需要大量的醫藥健康專業技術人才。我國高等藥學教育改革過程中,專業設置要與健康產業結構相匹配。同時,依據健康產業發展的供給側需求,以“質量”為目標,避免出現“低門檻辦學”和“一窩蜂上門”的情況。
3.2適當加大藥學服務型人才的培養力度。鼓勵相關醫學院校開辦五年制臨床藥學辦學點,加快課程的醫藥融合。與相關機構開展職業藥師定向培養模式,實現學歷和藥學服務能力同步提升的雙重目標。
3.3做好政產學研用機制。作為社會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藥物教育涉及到相關各方的利益。政府、高校和社會團體應該擔負起藥學人才培養的責任和義務。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明確政府、企業和學校的責任和義務。完善激勵機制,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到藥學教育中來。
4.結語
我國的高等藥學發展初具規模,形成了“職業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的完整鏈條。我國的高等藥學教育培養體系和專業建設已形成規模。得益于高等藥學教育的發展,我國的制藥工業迅速發展,一大批新藥陸續上市,我國的全民健康服務水平也因此受益。“共建共享,全民健康”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的健康中國發展的路徑和目的。在此戰略背景下,我國的醫藥行業迎來發展機遇。本文闡述我國高等藥學教育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現狀、高等藥學教育面臨的機遇與挑戰、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路徑選擇三個方面,以期待對我國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有所裨益。
參考文獻:
[1]王遜,文庠,吳勉華.中美健康產業相關專業設置的比較研究[J].中醫教育,2015,(1):17.
[2]田鎮源,文庠.中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對中醫藥教育影響述評[J].中國醫藥導報,2014,(4):76.
[3]符佳.關于健康產業大專業平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8):74.
[4]王欣然,姚文兵.“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的高等藥學教育改革發展的挑戰與思考[J].醫學教育管理,2016,6(2):729-733.
作者:田勤 謝薇 高嘉 單位:云南工商學院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云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