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藥學綜合實驗雙語教學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藥學綜合實驗是基于新藥研發的思路,藥學各學科相互融會貫通的一門綜合性實驗課。本文根據藥學綜合實驗雙語教學的實踐,從課程建設、推進雙語教學的必要性,學生的英語接受能力、教師的雙語教學水平等基礎建設方面分析推進雙語教學的可行性,提出建議,旨在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為藥學專業學生今后運用現代實驗手段從事新藥研究的工作奠定基礎。
[關鍵詞]藥學綜合實驗;雙語教學;教學改革
藥學綜合實驗以新藥研發為主線,采用中英文雙語的教學方法,依據現行版的《藥品注冊管理辦法》,結合實例,根據新藥研制的相關研究方法和實驗手段,綜合運用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理學等學科的相關知識、實驗技能和和方法,學習新藥研發的關鍵技術問題,使學生能夠將所學相關學科知識融會貫通。本課程旨在增強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雙語教學模式的最終目標就是增強學生英語的理解能力與應用能力,滿足教育國際化需要,培養多語言交流能力的優秀人才,為藥學專業學生今后運用現代實驗手段從事新藥研究的工作奠定基礎。
1藥學綜合實驗的課程建設
傳統實驗教學大多是單一型實驗,是針對某一課程的單一知識點,用單一方法或技能所設置的實驗,旨在加強學生對某一知識點采用單一方法進行的驗證性的技能訓練,即使是課程內的綜合型實驗,綜合的也僅僅是同一課程的不同知識點、不同方法或技能?,F代綜合性實驗可以理解為在實驗課教學內容中,包括一門課程亦或是與本課程關聯知識的實驗,其內容涉及知識點較多。藥學綜合實驗是以新藥研發的基礎研究為主線,在整合了藥物化學、藥物分析、藥劑學、藥理學的教學資源的基礎上開展的集探索性、設計性、雙語實驗教學為一體的多樣式藥學綜合實驗教學。藥學綜合實驗[1]是我校國家級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開設的,專門為藥學相關專業的大三學生開設的一門必修實驗課[2]。在此階段,學生已經完成了藥物化學、藥劑學、藥理學、藥物分析理論課程的學習,具備綜合分析藥物合成、質量檢查、劑型制備和活性檢測的能力,并且能較好的運用藥學知識結合儀器解決分析問題。綜合各種因素,結合“科教融合、協同創新”的教學理念,參考本院袁澤利教授的專利“一種微波輔助高效合成5-氰尿嘧啶的方法”(CN201410618448.X)[3],將5-氰尿嘧啶的合成作為該課程新藥研發的主線,做一系列驗證和設計型實驗,涉及藥物的研發過程,對原料藥進行分析,藥物劑型設計及質量檢查和活性檢測這幾方面內容。藥學綜合實驗共計54個學時,小班教學,每班8-10人,每組1-2個人。全部實驗結束后,按照學術論文的形式書寫實驗報告,需要學生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討論。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旨在提高藥學或中藥學專業的教學質量、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自主學習和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專業英語水平,以達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復合型和創新型藥學人才的目的[4]。
2推進藥學綜合實驗雙語教學的思考
2.1藥學綜合實驗雙語教學的必要性
雙語教學是將專業知識與英文表達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藥學綜合實驗的教學對象是藥學院大三在校學生。針對處于大三學習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通過大一與大二的學習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專業知識功底,特別是英語水平相比大一、大二學生在理解與應用方面表現都較強。在雙語教學過程中,學生雖然面臨的專業詞匯較為復雜,但是勝在重復率較大,通過強化記憶與應用便可基本掌握。并且,處于此階段的學生基本已經開始考慮后續的人生規劃。需要說明的是,無論學生是否選擇步入社會,亦或是繼續考研學習,雙語課程對學生知識能力提升的影響是巨大的。
2.2對授課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進
應當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對實驗課程內容進行不斷豐富、及時更新。在實驗活動開展前期,先對涉及實驗主題的英文文獻進行全面搜集查閱,這樣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結構,拓展學識范圍,確保自身掌握到處于時展前沿的各知識要素[5]。此外,這也是調動學生挖掘新知識欲望的有效途徑,同時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相結合提高雙語教學質量對實驗的操作步驟可采用動態流程或動畫的形式呈現,借助于多媒體教學模式,將死板難懂的知識變得生動化與形象化,讓學生印象逐步深化。比如,通常而言藥學綜合實驗都會有相應的英文名詞,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可以將這些難懂的名詞生動形象的展現到學生眼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又增加了對知識的理解程度。雙語教學的目標之一就是增強學生英語的閱讀能力。在一個班級中,可能生源會涉及多個省份,這就決定了每一個學生自身的英語水平會存在顯著的差異性。鑒于此,可以考慮利用分層式教學手段來攻破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的問題。教師需要合理指導,培養學生閱讀英文文獻的習慣。部分英語能力較好的學生,應當要求繼續拓展知識接收視野。而針對英語能力不好的學生,應當從專業詞匯記憶作為切入點,通過有效鼓勵、交流互動等手段來共同提升。
2.3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將雙語教學模式應用于藥學綜合實驗課時,首先應當對學生的接受能力進行多加關注與考慮,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才是提升教學效果的關鍵。實驗課是理論的實踐,通過在實驗課上就實驗中的專業詞匯進行溝通,并充分了解實驗目標、原理以及步驟等內容,借助實驗室的實物,更容易加深學生的印象。確定具體的實驗項目,通過合理引導,讓學生初步接觸與掌握專業詞匯,并嘗試對相關英文名稱進行記憶,在對實驗內容進行記錄過程中,可以采用中英文互譯的方式,這樣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外語理解能力,更能提高寫作能力,對調動學習興趣有著積極的影響。例如,藥學綜合實驗中其中一個實驗內容是劑型的制備,在劑型的制備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專業的詞匯,如劑型(dosageform)、膠囊劑(dosageform)、崩解時限(disintegration)等等。因此,以提升雙語教學接受度作為切入點,通過對難易程度的科學調整來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雙語教學的學習成效。
2.4教師的培養
在雙語教學方面,對教師有著較高的要求,除了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能力,還應當擁有較強的英語表達能力[6]。和傳統教學模式比較來說,雙語教學無疑對任課教師的個人素質與能力提出了較大的考驗。此外,還應當對良好教育環境進行有效營造。比如,組織一些教學活動,以此來增強教師、學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制定相關扶持政策,為雙語教學的有效開展給予保障等。教師作為知識傳授的唯一執行者,除了需要具備特定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在雙語教學層面,英語能力的具備是關鍵。這就要求教師要養成英語授課的習慣,并且不斷提升自身英語教學水平[7]。此外,校方還應當選取內部表現優秀的青年教師,提供各種扶持政策讓他們去國外深造學習,學習國外先進的授課模式與技巧。
3結語與展望
本文針對藥學綜合實驗雙語教學的探索與思考,簡要藥學綜合實驗中雙語教學的重要性以及意義影響,并提出相關的改進策略,即使用外文教材。不可否認,針對國家化素質優秀人才培養方面,雙語教學是最為行之有效的手段。所以,應當對藥學專業知識內容、教學目標、教學特征等綜合考慮的基礎上,完成雙語教學策略的制定工作,確保策略合理性、前瞻性以及可行性。
參考文獻
[1]吳迪,焦雪,令狐浪,等.藥學綜合實驗教學體系的建立及實踐思考[J].廣州化工,2017,45(20):172-173.
[2]滿雪玉,令狐浪,吳迪,等.藥學綜合實驗“5-氰尿嘧啶膠囊劑的制備與質量評價”教學設計[J].衛生職業教育,2019,37(16):123-124.
[3]袁澤利,何順莉,宋文婷,等.一種微波輔助高效合成5-氰尿嘧啶的方法[P].中國:CN104356073A,2015-02-18.
[4]喻玲玲,柳蔚,張宏岐,等.藥學綜合實驗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的作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5,(49):252-253.
[5]張科衛,李林,陸兔林,等.中藥學綜合實驗課程教學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8,16(05):8-10.
[6]何進,鄭愛品,陳竹,等.植物營養與施肥課程雙語教學改革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6(57):28-30+35.
[7]宋詩清,馮濤,孫敏,等.應用型本科《食品感官評價》雙語教學模式的探索[J].輕工科技,2019,35(9):183-184.
作者:秦琳 吳迪 令狐浪 袁澤利 張倩茹 單位:遵義醫科大學藥學院國家級藥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