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藥學專業留學生醫院實習帶教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提要]醫院實習是藥學專業學生從課堂走向工作崗位的重要學習內容。自“一帶一路”國家政策的推進建設,來華留學生人數持續增加,如何提高藥學專業本科留學生醫院實習教學質量是留學生教育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從一名青年教師的角度,對藥學專業留學生醫院實習的現狀進行分析,并對醫院實習帶教改革進行反思,采取充分做好實習帶教準備、成立基地實習教學管理小組、保證實習基地的帶教工作和管理有序開展、強化帶教師資的責任感、提高實習教學質量等措施,以提高帶教質量,使學生獲得滿意的實習效果。
[關鍵詞]藥學;學生;教學;臨床實習;教育改革
在全球經濟、文化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國際化已成為衡量全球院校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標。溫州醫科大學積極響應國家“對外開外”和“一帶一路”政策,跟隨高等教育國際化、普及化的大趨勢,進行了積極、廣泛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產生了積極的國際影響力[1]。自1993年招收首批外國留學生以來,溫州醫科大學積極擴展國際教育,并在2006年正式成立國際教育學院,目前是浙江省內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對外醫藥教育機構之一。2015年,溫州醫科大學成為國內首批通過的留學生藥學本科學士學位授予點,招收首屆藥學本科專業來華留學生,截至目前,該專業共有137名留學生。醫院實習是藥學專業留學生從課堂走向工作崗位,也是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關鍵階段。本部是集藥品供應與管理、臨床藥學實踐與教育、制劑生產與檢驗、靜脈藥物集中配置與服務、藥學科研與教學于一體的綜合性藥學技術服務部門。作為本院臨床藥學教研室,承擔了溫州醫科大學包括來華留學生在內的藥學本科畢業生的實習工作,是臨床藥學實踐教育基地。同時,承擔了杭州醫學院、金華職院等院校實習生的帶教工作。醫院實習是藥學專業本科留學生教育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提供一個更加豐富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完成從學校課堂到工作崗位的過渡[2]。因而,作為醫院實習基地的帶教教師需認真履行來華留學生實習帶教工作,保證教學質量。那么,作為國內首批來華藥學本科留學生的醫院實習單位,本部已進行了一定的探索與嘗試,并取得了較為滿意的實習效果。作者從一名青年帶教教師的角度,通過對來華藥學專業本科留學生醫院實習帶教中的問題及現狀進行分析,結合本院近年來的實踐帶教經驗,探討了適合藥學留學生的醫院實習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實習效果和教學質量,現報道如下。
1藥學專業來華留學生及其實習帶教現狀分析
隨著“一帶一路”政策的推行,全國醫藥院校來華留學生規模日漸擴增[3]。只有深入了解這個群體的個性特征,才能“因材施教”,合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留學生群體具有的突出特點,可概括為以下4點[4]:(1)像津巴布韋、贊比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英語多為官方語言,來華留學生從小在英語教育體系中成長,因而來華留學生的英語水平較高,但具有較重的地方口音,這給師生交流造成了一定的障礙;(2)留學生的自主意識較強,但相對自由散漫,紀律意識薄弱;(3)來華留學生對藥學專業實驗、實習重視度及動手操作技能尚有待于加強;(4)留學生來自于不同的階層,教育背景和知識基礎參差不齊,在課堂上、實習中均很難做到面面俱到。藥學本科專業主要是為培養掌握藥學相關基本理論知識,并具有藥學實驗方法和技能,以及指導合理用藥能力的高級知識人才。通過3年的藥學相關基本課程的學習,留學生已基本掌握了藥學基本理論知識,醫院藥學實習可將學生的理論知識轉化為臨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是理論與臨床聯系的重要紐帶[5]。在實習階段,藥學專業留學生可初步認識藥學服務,建立合理用藥臨床思維,為今后的臨床藥學工作奠定基礎。但現在醫院藥學實習依然存在諸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的存在,一方面是由于實習帶教系統和帶教教師的素質能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是與留學生的專業基礎和學習習慣相關:(1)我國傳統的醫院實習多以“教師”為主,由帶教教師提出問題,給出解決方案,而學生只能被動學習。如在治療小組教學查房中,臨床藥師并未根據病例詳細講解用藥指導,對學生提問做出解答。(2)學生需要在多個科室輪轉,出現多個帶教教師,沒有落實“一對一”的帶教模式,導致學生在實習中茫然不知所措[6]。(3)由于英文水平的限制,多數藥師無法進行有效的英文交流,特別是藥學專業詞匯。留學生實習帶教多采用全英文講解,漢語僅能進行日常簡單交流。然而,在醫院實習過程中的各藥房輪轉時需要準確運用藥學專業詞匯。這種語言交流障礙被進一步放大,也使師生之間無法做到溝通自如,影響了留學生參與實習的積極性,直接影響了實習帶教質量。留學生課堂氣氛活躍、發言踴躍,但容易思維過度發散,造成課堂紀律不佳,影響教學效果。(4)醫院實習基地和帶教教師自身不注重實習效果的評價和學生的反饋意見,無法意識到自己教學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也導致了教學水平的停滯不前。以上幾個因素最終均影響了醫藥相關來華留學生的實習效果,降低了國際留學生的教學質量。
2充分做好實習帶教準備
針對醫院藥學實習帶教中的不足,提高帶教教師的思想素質和業務能力是關鍵:(1)帶教教師應提高帶教積極性,重視教學工作,進行充分準備。在留學生實習教學前安排好臨床工作,保證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同時,順利完成帶教任務。(2)應該以教學大綱和培養計劃為準則,確定好實習工作的重點,與理論課程合理銜接。本部實習基地根據學校對藥學相關專業實綱的要求,結合本部的實際工作,有針對性地制定了《實習基地實綱》。在進入藥學部實習后,按輪崗計劃進行實習輪崗,主要部門包括附二院門診藥房、兒童門急診藥房、南浦藥房(婦產及心血管院區)、病區藥房、門診中藥房、急救中心藥房、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及臨床藥學室等。(3)青年教師作為全英文實習帶教的主力,應提高英語交流水平,積極應對實習帶教中的溝通障礙。而青年教師往往由于工作時間較短,經驗有限,需要在教學工作中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此外,還可請資深帶教教師介紹教學經驗、溝通技巧等,最終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和溝通能力,提高留學生實習帶教效果[7]。
3醫院藥學部實習帶教的組織與實施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本部成立了基地實習教學管理小組,保證實習基地的帶教工作和管理有序開展,強化帶教師資的責任感,提高實習教學質量。以藥學部主任牽頭,各科室帶教教師共同起草了《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實習基地教學管理制度》,確定了實習教學主任、教學秘書、教學組長和“一對一”帶教教師。本院通過建立實習基地具體規章制度和明確各帶教教師職責,將管理措施落實到實處,保證實習基地各成員均有明確的分工,各司其職,保證實習帶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在藥學專業留學生實習正式開始前由實習教學主任對其進行實習前教育和集中宣教,使學生提前認識實習的目的和意義。入科宣教主要是對實習生進行實習前的介紹,主要包括醫院概況、藥學部基本情況、部門設置及職能、主要工作內容及工作流程等。完成入科宣教后實習生按實習安排分別進入各部門開始實習工作,帶教教師根據不同部門的特點進行一對一帶教實習[8]。在醫院藥房工作中帶教教師提前制定周詳的中英文帶教計劃,明確實習目標:熟悉藥品的擺放順序及藥品儲存條件等;嚴格實施處方審核制度;嚴格執行藥房的工作制度,掌握工作流程;旁聽藥物咨詢服務,適應“以藥物為中心”到“以患者為中心”的轉變,讓每名留學生充分利用時間學習更多的知識。在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的實習帶教中帶教教師首先介紹部門規章制度、靜脈藥物配置中心工作流程、藥物配置與醫院感染的關系等內容;在觀摩操作過程中由帶教教師一對一進行全英文細致講解,說明每一個步驟的重要性;然后在帶教教師的指導下由留學生進行部分操作。帶教教師在各階段內均根據帶教計劃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準備,并嚴格監督實習生的操作內容。
4醫院藥學部實習帶教的教學方法與舉例
隨著藥學專業的蓬勃發展,醫院藥學部的主要功能已由傳統的發藥、制劑調配轉變為“以患者為中心”的藥學服務和合理用藥指導[9]。這種以患者為核心的藥學新模式促使了藥學工作者從藥房窗口轉變為直接面向患者,以及監測藥物血藥濃度,為醫生、護士和患者提供合理用藥指導意見。這種藥學服務精神始終貫徹落實于本部實習帶教過程中。在傳統藥學專業本科生醫院實習中帶教教師往往“多對多”,學生在不同科室中輪轉,每次帶教教師各不相同,而教師也往往依照傳統“教”學方法,粗略講解,造成學生對藥學部各科室的理解非常粗淺,“走馬觀花”式地完成了藥學部實習工作。而帶教教師也往往叫苦不迭,學生多,基礎薄弱,在實習中經常出錯,甚至造成損失。為合理協調學生和實習帶教教師之間的錯位式的相互不理解,本部實現了“一對一”實習帶教,保證每名學生在實習過程中均有一個負責制帶教教師,全程跟蹤,協調在各科室輪轉期間的過渡。另外,傳統帶教方式以教為主,學生對臨床合理用藥并沒有主動分析,學生的參與度、熱情度均較低,造成實習學生對藥學技術服務在患者診治中的作用缺乏正確的認識,降低了醫院實習的教學質量。這種傳統教學方法更不適用于自主性較強、語言溝通不暢的留學生。相對于單向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方法,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和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法可引導學生結合真實情境中的案例回答、解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10],更適用于留學生的實習帶教。以案例為基礎的學習教學法是基于臨床案例的教學方法,將學生引入具體的案例情境,帶教教師則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尋找解決方法。在醫院實習中藥學專業留學生會跟隨臨床藥師加入治療小組,進行臨床查房,了解患者病情進展,向主治醫生提供合理用藥建議,并在病程記錄中記錄用藥的依據及處方分析,此外還需了解新藥的使用效果并進行評價。如可選擇1例腸胃手術后的患者,帶教教師協助學生與患者之間進行溝通,由學生完成病情了解,并對醫生的處方進行分析,如何進行抗菌藥物、消炎藥的選擇等。利用課堂中所學到的理論知識和主動搜集的文獻資料,與臨床的實際案例相聯系,學習合理用藥指導,切實提高藥學服務質量和實習帶教效果[11]。治療藥物監測(TDM)是醫院藥學工作的重要方面,也是藥物治療學的重要內容,因而也屬藥學本科生醫院實習計劃。TDM是指臨床藥師在患者藥物治療中定時采取患者的體液(尿液、血液、唾沫)測定藥物濃度后探討藥物在患者體內的吸收代謝過程并提出個體化給藥方案。帶教教師可指導學生利用藥動學和藥效學的課堂理論知識,借助于藥代動力學原理和公式,對獲得的藥物濃度進行分析,提出適合患者個體的給藥方案,從而降低不良反應并達到療效的最大化。在這一過程,學生結合藥動學、藥效學的理論知識和經典公式,設計個性化給藥方案,提出合理用藥指導意見,將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結合,深化了學生在課堂中所學到的知識。在TDM相關實習中,帶教教師可提出關于藥物監測和個性化給藥的問題,以問題為向導進行實習帶教[12]。如為何患者需進行甲氨蝶呤藥物監測、根據LC-MS/MS測定藥物濃度如何調整藥物處方以提高療效、有何依據等。由于藥學專業來華留學生來自于不同國家,專業基礎參差不齊,且大多數為首次接觸臨床實際問題,教師可帶領學生查閱本領域學術前沿文獻進行解讀,幫助回答實習帶教中的具體問題。這種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式,將傳統以“教”為主變為“引”入具體的問題情境中,有利于提高實習帶教的教學質量。最后各小組分組討論匯報,再由帶教教師對該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分析臨床用藥的合理性,這種問題式教學符合留學生的學習習慣,可有效提高學習效率。此外,學生在問題的引導下在具體的實際情境中探索答案的過程可鍛煉其主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合理利用課堂理論知識的能力,以及學生檢索資料、歸納總結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真正地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但大多數留學生性格活潑,充滿熱情,思維發散性很大,因而青年教師在帶教中需合理互動組織好實習紀律,引導學生更多地關注教學內容。此外,在實習帶教結束后教師可通過實習作業或操作考核對實習效果進行合理反饋[13]。總之,醫院實習是藥學專業留學生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探索和改革其實習教學方法是我國高等醫藥教育的需要,也是順應衛生體制改革和發展的要求。作為實習帶教中的骨干力量,青年教師應通過自身努力,提高英語水平,跨越語言溝通障礙,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合理使用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提高臨床合理用藥指導的實踐技能,最終促進臨床藥學人才及留學生人才的培養。然而,提高實習帶教是一項繁重而艱巨的任務,在今后的帶教工作中應不斷探索與反思,教學相長,提高藥學專業學生及留學生在醫院藥學的實習效果,進而培養全面發展的藥學人才。
作者:寇龍發 朱光輝 陳瑞杰 單位: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藥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