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外科護理促進脊柱側彎手術康復的效果,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促進脊柱側彎手術患者康復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脊柱側彎手術的患者72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6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比較兩組的術后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腰腿功能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觀察組的術后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前,兩組的Oswestry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8周后,兩組的Oswestry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的Oswestry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5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78%(P<0.05)。結論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促進脊柱側彎手術患者的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改善腰腿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脊柱側彎手術;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并發癥;腰腿功能
脊柱側彎又稱脊柱側凸,是一種三維的脊柱畸形,包括冠狀面、矢狀面和軸向異常。目前,臨床常采用手術方式對脊柱側彎患者進行治療[1]。脊柱側彎手術的目的是恢復脊柱的平衡,盡可能糾正畸形,保留脊柱的活動部分,并防止神經損傷。相關研究[2-3]表明,在脊柱側彎手術患者圍術期予以合理的護理干預可促進患者盡快康復,有效改善患者預后。基于此,本研究選擇于我院行脊柱側彎手術的患者72例,進一步探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促進患者康復的臨床效果,以期為臨床提供更多參考,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8年2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行脊柱側彎手術的患者72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6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13例;年齡12~23歲,平均年齡(16.79±3.28)歲。觀察組男22例,女14例;年齡12~22歲,平均年齡(16.72±3.36)歲。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選標準。納入標準:①經X線、CT等影像學檢查確診;②首次行脊柱側彎手術矯正治療;③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伴有溝通交流障礙者;②伴有嚴重精神疾病者;③合并其他重要器官病變者。
1.3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術前對患者進行常規宣教,告知疾病相關知識、手術治療必要性、手術預期效果以及術后注意事項等;術中協助醫生完成矯正治療;術后遵醫囑予以抗感染藥物治療,觀察患者情況,予以換藥等常規處理,予以飲食、運動等相關指導。觀察組采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具體內容如下:①患者入院當天協助其完善各項檢查,合理安排就診及手術,詳細告知患者及其家屬手術矯正治療的過程;指導患者進行手術體位訓練;針對存在心理問題的患者及家屬予以疏導。②指導患者進行翻身、俯臥訓練,對疼痛嚴重的患者予以針對性藥物及物理治療。③術中嚴格限制液體輸入量,輸液及沖洗液維持37℃使用,術中實行保溫措施,維持患者體溫>36℃。④術后患者恢復意識時予以早期進食,為促進胃腸道功能的早期恢復,允許麻醉醒來后立即嚼口香糖;術后6h指導患者早期下床以及床邊活動訓練,指導患者活動四肢,在術后第1d活動1~2h,第2d開始每天活動4~6h,活動量應遵循個體化、循序漸進的原則,以患者不感到疲勞為宜;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以及有無并發癥,出現異常及時通知、協助醫生進行處理。⑤囑患者出院后避免勞累,正確保護腰腹部。
1.4評價指標。①比較兩組的術后離床活動時間及住院時間。②比較兩組護理前、護理8周后的腰腿功能情況,采用腰腿功能(Oswestry)評分對患者的腰腿功能進行評估,共計9項指標,評分0~5分,總分0~45分,分數越低表明患者的腰腿功能恢復越好。③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包括傷口感染、腹脹、肺部感染、下肢靜脈血栓等。
1.5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術后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觀察組的術后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腰腿功能。護理前,兩組的Oswestry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8周后,兩組的Oswestry評分均顯著低于護理前,且觀察組的Oswestry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并發癥。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為5.5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脊柱側彎好發于青少年人群,如果不及時治療,脊柱側彎會發展為嚴重的畸形,影響患者的心肺功能,并可能導致癱瘓。手術矯正是目前臨床治療脊柱側彎的常用方法,雖然通過手術可有效矯正患者脊柱的生理曲度,但手術存在一定創傷性,可導致患者出現一些生理和心理的應激反應,影響患者恢復[4]。為保證手術效果,促進患者恢復,對患者進行必要的康復護理意義重大。雖然常規康復護理也提倡術后早期運動,但運動的時間、強度和頻率取決于患者的主觀意愿,康復效果往往不甚理想[5]。快速康復外科護理是針對患者圍手術期病理生理變化的臨床干預,旨在減輕患者圍手術期應激反應,促進患者盡快康復[6]。此外,該護理模式主要體現在護理路徑環節中,護理過程更加程序化和規范化,有利于減少護理工作的盲目性,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利于患者早日康復[7]。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術后離床活動時間、住院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護理后,兩組的腰腿功能Oswestry評分均顯著降低,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以上結果表明對于脊柱側彎手術患者,予以快速康復外科護理較常規護理的效果更好。分析原因在于:快速康復外科護理通過實施一系列有效措施,發揮協同作用,促進患者快速康復;良好和完善的護理措施是保證手術成功的重要前提,通過術前宣教可減少患者焦慮;術中保溫可減少術中出血,降低分解代謝作用;術后盡早下床活動可促進機體功能盡快恢復[8],而術后指導患者循序漸進地進行康復訓練可有效促進腰腿功能恢復,縮短住院時間。綜上所述,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可有效促進脊柱側彎手術患者的康復,縮短住院時間,改善腰腿功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作者:林燕 單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九〇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