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優質護理對普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研究在普外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護理質量的影響。方法:選擇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共82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依據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1人,對實驗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實行常規外科護理干預措施,對照組患者在常規外科護理服務模式基礎之上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進行護理,通過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水平分數情況展開討論與分析。結果: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及護理質量分數情況進行比較,可以看出,對照組患者在實行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下對護理工作的整體滿意度及護理質量水平高于實驗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對照組患者在護理質量評分分數高于實驗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普外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后,整體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服務的滿意度,提升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相對減少了患者在術后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護理質量水平,更值得被醫護人員廣泛應用,進一步推廣和提倡。
【關鍵詞】優質護理服務;常規外科護理干預;護理質量
由于普外科患者人數過多、病情復雜多變、手術方法復雜,因此,普外科的基礎護理工作任務繁重,對比其他科室而言,普外科的護理工作質量應相對提高,從而達到滿足患者的各項基本需求的目的。傳統的護理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患者對護理工作中的各項需求,經研究表明,在普外科的護理干預措施中加入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不但能夠提高整體護理質量水平,提升了整體的護理效果,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術后身體恢復水平[1]。本文對普外科的82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并結合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采用不要護理模式下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以及護理質量水平評分情況展開一系列探討與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普外科收治的患者共82例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對象,依據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1人,其中實驗組患者中男性31人,女性10人,年齡在23~6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5.68±7.4)歲,體重在53~78kg,平均體重(62.86±5.26)kg;對照組患者中男性25人,女性16人,年齡在25~6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7.24±6.8)歲,體重在52~81kg之間,平均體重(63.28±5.34)kg。納入標準:①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自愿加入此次研究;②沒有任何嚴重的精神系統疾病;③經倫理委員會同意。排除標準:①惡性腫瘤患者;②自身免疫性缺陷;③意識障礙者。
1.2護理方法
對實驗組患者在住院期間采用常規護理外科干預措施,包括對患者日常的病房清潔衛生,依據患者病情特點適當調節病房溫度及濕度,遵循醫囑對患者進行常規的日常治療[2]。對照組患者在應用常規護理模式基礎之上,加以展開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干預,具體措施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間,護理人員應在與患者的溝通與交流中,對患者的病情情況及心理狀態進行評估,由于患者對自己病情及治療方法的不了解,導致患者在心理上產生恐懼和緊張,從而降低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及家屬進行有關病情和治療手段的健康知識進行宣教,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間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消除患者的心理負擔。同時,護理人員需要結合患者自身的病情變化,為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宣傳,讓患者對自身情況有詳細的了解,減少對治療的恐懼感,此外,因為普外科的患者較多,病情復雜多變,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工作中應對患者自身情況進行評估,以防止出現突發及異常情況,從而導致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3-4]。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方法
觀察實驗組和對照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一般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標準;觀察兩組患者的整體護理質量水平分數,滿分100分,分數越高說明護理質量越好,反之,分數越低說明護理質量水平越差。
1.4統計資料
把數據復制到Excel表格當中,運用SPSS17.0軟件統計數據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通過(_x±s)來表示,計數單位利用卡方來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進行比較
對照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整體高于實驗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2觀察兩組患者的整體護理質量評分分數情況
對照組患者在采用優質護理服務模式下的整體護理質量評分分數明顯高于實驗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伴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與創新,人們對護理工作的質量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由于普外科病房在醫院屬于治療疾病的基礎科室,患者眾多,因此在對普外科的臨床護理工作要求尤為嚴格。在臨床護理實踐中,開展有效合理的護理干預措施,能夠在整體上改善患者的治療效果。所謂優質護理服務就是指“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優質護理服務的核心內涵是凸顯基礎護理中的人文服務,優質護理服務的目標系統是構建以人為本的全社會給力護士的助力系統[5-6]。因此,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模式對普外科的臨床護理工作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綜上所述,在普外科實施優質護理服務模式進行干預,不但在整體上提高了護理滿意度,提升了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整體護理質量水平,促進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水平,提高了患者的整體治療效果,促進了臨床護理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與創新,值得被醫護人員運用到護理中,并值得被醫護人員推廣與提倡。
參考文獻
[1]張元.細節護理應用于普外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價值評價[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27(08):167+178.
[2]劉巧玉.普外科手術患者開展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07):216-217.
[3]薛銳.設立護理質量敏感指標在推進普外科優質護理工作持續改進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藥論叢,2019,17(06):8-10.
[4]何英.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普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A1):321-321.
[5]朱劉紅.開展優質護理服務對普外科護理質量的影響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8,5(23):89-90.
[6]宮彩風,劉春蕾.研究細節護理在普通外科優質護理服務中的有效性[J].心理月刊,2018,13(07):109-110.
作者:賈麗祖 單位:甘肅省天祝縣打柴溝鎮中心衛生院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