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外科護理教學模式改革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通過在外科護理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中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通過教學改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關鍵詞】外科護理;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
高職院校中的護理專業主要為社會培養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護理人才。外科護理是一門實踐性和理論性都很強的學科,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對外科病人的整體護理模式。在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理念的形勢下,外科護理側重對學生素質和繼續發展能力的培養。在外科護理教學中,強調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學習興趣,通過理論聯系實踐的學習模式來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真正成為具有高素質的外科護理人才。
1重視第一次課的學習
第一次課在外科護理教學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和意義,本次課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及學好這門課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教學方法及對教材掌握程度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良好的開端等于成功了一半,意味著學好緒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特別注意采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如情境教學、案例引入、分組討論、多媒體等進行教學,來增強學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使學生能對本門課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激勵學生學好外科護理的信心和為我國護理事業獻身的決心,盡快適應臨床外科護理工作。
2教學內容整合序化
培養人才主要是通過課堂的教學活動來實現的。外科護理是護理和外科學相結合的綜合性應用科學,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內容要有意識的加以整合和序化,知道自己怎么教和為什么教這些內容,從而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外科護理的教學內容應當從醫學基礎理論出發,使學生加深對外科疾病的發生、發展變化、診斷、治療及轉歸的理解,在護理講述中結合案例深入闡述對患者的護理評估、護理診斷、護理措施等,使學生全面掌握外科護理的內容,另外在教學中注意滲透外科護理的前沿知識,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學生更能適應現代護理的需要。為促使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教師除了課堂答疑還要充分利用網絡與學生互動輔導答疑。
3增強教師教學能力
教學質量的提高依靠高水平、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在外科護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教師的專業水平對學生的學習有著深刻的影響,能夠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提升對護理工作的信心。學院可以通過在職教師各種形式的繼續教育培訓,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交流、專業切磋,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效果。另外,加強課堂教學的組織管理與調控能力,加強教師自我反思,也是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重要因素。教師課前要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準備與設計,選擇多種教學方法,課上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創建高效課堂。同時教師應注意為人師表,充分發揮教師在工作中的積極性。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的主陣地,教師的教學行為影響著課程的實施。教師不僅要善于教,而且要善于研究教,不僅要培養學生,而且要通過科研,培養自己,教研相長。
4優化教學手段
外科護理課程教學需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既重視外科護理理論教學的重要性,也要注重實踐能力的培養。在外科護理教學過程中應該根據課程內容的特點選擇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如講授法、PBL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視聽媒體教學手段及其他現代化信息教學等。①如講授法,在講授的同時要特別注意與學生的互動,并配用黑板、多媒體課件、圖片等輔以教學。②如案例法,要基于案例和教材來發掘教學切入點、設計教學流程、提出具體問題等。通過學生討論、分析案例,不僅活躍課堂氣氛,而且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臨床思維能力,通過案例分析的過程,讓學生的理論切實有效地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提高理論理解能力的同時,又可以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技能。③如翻轉課堂:讓學生先自主學習,老師再進行相關的知識講授,課上對于學生提出來的問題和疑問,答疑解惑,使其更好地理解和鞏固,幫助學生全面掌握,同時提升學生在臨床方面的思維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
5加強實訓教學
外科護理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臨床護理學科,實訓教學是通過護理實踐促進學生全面掌握護理知識、訓練臨床思維、培養核心能力的教學方法。如術前備皮、手術體位擺放、手術人員的無菌準備、消毒、鋪單、術中和手術醫生的配合、換藥、引流管更換、結腸造口的護理等。教學中通過教師示范、講解,并結合多媒體教學。如手術室護理技能訓練,按照醫院手術室的工作程序進行模擬情境綜合訓練,完成從進入手術室—更換洗手衣—準備器械包—洗手—穿手術衣、戴無菌手套、鋪器械臺—消毒鋪巾—器械臺管理和傳遞器械—器械整理的全過程操作,學生分組分別擔任手術中的不同角色,使學生盡可能地發揮其獨立性、主動性及動手能力,促進理論知識及臨床實踐的有機結合,此種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整體意識,對學生職業素養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素質教育理念促使外科護理教學的改革應著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教師要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積極探索適應現代整體護理觀的教學方式,不斷改革外科護理教學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新和探索精神,全面提升學生的護理思維和問題分析、解決能力,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外科護理人才。
參考文獻
[1]徐菊玲,季黃鳳,張紅.本科“外科護理學”課堂教學模式改革探索與實踐[J].教育與職業,2012(8):100-101.
[2]蔣維晟.案例教學法在外科護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5(02):61-62.
作者:張宏英 單位:黑龍江農墾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