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脊柱外科護理安全隱患與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脊柱外科護理安全隱患及其管理對策。方法:選取醫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60例和觀察組6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使用優質護理。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98.33%,對照組總滿意度為88.33%,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論:有效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療效,有利于建設和諧醫患關系,降低患者風險事故發生的概率,減少隱患糾紛。
關鍵詞:脊柱外科;安全隱患;對策
近年來,社會經濟迅猛發展,有效帶動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車輛作為一種代步工具,已經成為了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的同時,隨之而來的各種交通事故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脊柱病是交通事故中經常發生的一種肢體傷害,而且由于事故環境復雜,患者的傷情會大大加重,這在一定程度上對醫療服務及其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現階段人們安全意識和法律意識的不斷提升,做好醫療服務,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盡可能減少醫療糾紛已經成為一項重要的日常任務。現將醫院脊柱外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及其管理措施進行了總結。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醫院2016年2月~2017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12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成對照組60例和觀察組60例。對照組的60例患者中,年齡為19~72歲;脊髓損傷12例,脊柱骨折26例,腰椎骨折12例,強直性脊椎炎5例,腰椎間盤突出10例。觀察組的60例患者中,年齡為20~71歲;脊髓損傷15例,脊柱骨折21例,腰椎骨折10例,強直性脊椎炎7例,腰椎間盤突出7例。此項研究已經通過倫理委員會批準,且在實驗開始前,已將研究的相關情況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屬,并簽署有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模式,護理內容包括口腔護理、皮膚護理、指甲修剪、協助患者更換衣服等體位護理,以及藥物治療、飲食指導、鍛煉指導等,護理人員配備為病區主班護士1名,治療班1名,健康教育護士1名,病區下設有3個小組,每組設有責任護士1名,輔助護士1名,責任護士的職責為對患者進行基礎護理,而輔助護士的工作職責有健康教育、電話回訪等。觀察組患者在采取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還實施優質護理服務,對患者分別采取心理護理、基本護理強化、環境護理和疼痛護理等。(1)心理護理。由車禍事故引發的脊柱外科患者,在經受車禍事故后,心理承受較大的心理陰影,導致其易緊張、后怕等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與患者多溝通交流,緩解患者心理情緒,平和患者的心情,鼓勵、安慰患者,增強患者信心和勇氣,確保患者能夠沉著應對手術。(2)基本護理強化。換言之,基本護理強化即是落實和深化常規護理內容,如擦拭患者身體、清洗衣物、修剪指甲等。強化基本護理,要提高護理的人性化。如脊柱患者長時間臥床,缺乏鍛煉,導致了其容易便秘,進而影響了術后患者康復[1]。因此,在護理過程中,可以引導患者做適當的鍛煉,幫助患者完成高抬腿、擴胸等運動,在餐后0.5h后,給患者做腹部按摩活動,以此刺激患者腸蠕動,緩解患者便秘的痛苦。(3)環境護理。環境對患者情緒的影響不容小覷,護理人員要創建良好的環境,提高居住的舒適度。如確保環境衛生整潔,定期對病房內通風,做好病房消毒,避免細菌傳播感染,合理搭配病房色彩等。考慮到脊柱患者行動不便的情況,在環境護理過程中,要確保病房內和病房附件區域的走廊地面干燥,可采取必要防滑措施,如安裝防滑墊、粘貼防滑標志等。(4)疼痛護理。由于脊柱外科患者在手術前后都會感到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在護理過程中,應當加以藥物減輕患者的疼痛,或者轉移患者注意力[2]。在這里需要注意的是,止疼藥對于患者身體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在疼痛護理中要盡可能的避免使用。
1.3觀察指標
醫院自制護理滿意度的調查問卷,讓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進行打分。85~100分為非常滿意,60~85分為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意度=基本滿意+非常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6.0對數據進行分析與處理,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χ±s)表示,行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60例患者中,總滿意度為98.33%。對照組60名患者中,總滿意度為88.33%。觀察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3討論
3.1脊柱外科護理存在的安全隱患
(1)患者醫療知識的缺失。大部分患者對疾病方面的知識了解不足,在一定情況下,在突發事故發生時,患者往往承受著心理和身體方面的打擊,表現出急躁、緊張、易怒的情緒,且根據病情的需要,要求患者臥床靜休,很容易使患者對護理人員產生不信任情況,甚至發生抵觸行為[3]。如果這時候醫療人員的行為或者語言不當,會加劇患者的不滿意感,進而引發醫療糾紛。(2)護理人員專業技能不足。在護理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護理人員要當機立斷,采取緊急措施處理事故。而對于部分年輕護理人員,由于臨床經驗不足,護理專業技能不高,在處理突發事件時候,由于病情判斷錯誤或者不準確抑或是不能及時發現患者各種不良反應,會造成傷口滲血、引流管不暢通等現象,進而引發醫療糾紛。另外,部分護理人員書寫病例時不認真、不及時,影響了治療方法和處置方案的成效。(3)醫院護理工作監督制度的空缺。由于對護理工作制度上監督的空缺,導致了護理方案得不到落實、獎懲不利等問題的發生。
3.2防范對策
脊柱外科創傷是外科醫療中常見的一種疾病,脊柱外科患者的機體創傷相對較大,這就必須采取手術治療,以確保患者健康。在手術前后,必須充分發揮護理的作用,提高護理服務質量水平,讓護理更好的幫助患者健康的恢復。(1)加強患者溝通,鼓勵患者治療信心。大部分患者在手術前都有不同程度的緊張感,擔心手術能否成功、手術疼痛等。因此,在術前,醫護人員要密切關注患者情緒變化,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引導患者將不良情緒發泄出來,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和勇氣[4]。(2)做好護理記錄。護理記錄是患者護理過程的記載,是制定治療方案的重要依據。在術后,護理人員要緊密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做好護理記錄。如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面色狀況,是否有頭暈、嘔吐、煩躁等情況,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主治醫師。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部分脊柱患者住院時間長,且活動不便,其抵抗力不強容易引發肺部感染、泌尿系統等各種感染,影響術后預后。因此,護理人員要做好衛生環境的清潔,對患者給予及時的心理輔導,提高護理行為的有效性。護理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患者康復進度和成效有著不可小覷的重要性。脊柱外科患者病情較為嚴重,患者行動不便,需要長時間臥床休息,大大提升了其并發癥發生概率,如便秘、壓瘡、墜床跌傷、管道風險等,容易引發患者焦躁、擔心等不良情緒。護理工作能夠有效預防危險事件發生,消除患者康復過程中存在的危險隱患。因此,在對脊柱患者進行護理時候,在加強患者溝通、鼓勵患者治療信心、做好護理記錄的同時,還應當加強護理人員相關護理技能的培訓,實施“引進來”和“走出去”人才培養戰略,提高護理人員的上崗標準,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鼓勵護理人員深造學習。另外還應當建立健全護理監管機制,樹立護理工作相應的考核制度,進而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水平。
參考文獻
[1]曹海云.脊柱外科醫療糾紛常見原因分析與對策[J].中國衛生產業,2015,24(10):75-76.
[2]金海玉.脊柱外科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對策[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26(13):210-211.
[3]陳正香,陳琳.脊柱外科危急值報告分析及管理對策[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6,32(13):1000-1002.
[4]耿貴敏,陳嘉紅,王艷,等.績效考核在脊柱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6,32(8):192-193.
作者:楊劍紅 楊紅波 鄭常君 單位:臺州市中心醫院 臺州學院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