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影響細節護理的手術室護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行手術治療的3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男177例,女123例,年齡18~68歲。手術部位:頭部39例,頸部18例,乳腺30例,腹部(開腹手術)75例,腹部(腔鏡手術)86例,關節11例,脊柱8例,四肢33例。根據時間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150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細節護理。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常規護理
術前詢問、了解患者的一般情況,告知患者手術過程、相關資料及配合方法;手術前做好手術室清潔、消毒工作,準備好手術相關用物,術中協助醫師進行操作,術后擦拭血跡,將患者送入病房;術后進行常規檢查,并做好記錄。
1.2.2細節護理
①術前細節護理。手術室護士在進行術前訪視時,要統一著裝,衣著整潔。在與患者交流時,要保持微笑、態度溫和、語言得體。詢問患者一般情況時,言語要溫和、清晰,鼓勵患者說出心中顧慮,并予以分析、解答,以消除患者鼓勵。交談過程中,可多提及手術成功病例,如實告知手術的優勢,如儀器、技術先進,手術醫師臨床經驗豐富等,以增強患者的治療信心。②術中細節護理。在患者入室前,手術室護士要仔細檢查手術用物準備是否完善,性能是否良好,以確保術中能夠正常使用。在將患者領入手術室時,要親切地予以安慰,并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同時安撫好家屬,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緊張心理。入室后,護士要關心地詢問患者對室內環境是否滿意,麻醉前,要溫和地對患者進行鼓勵。術中,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變化,適時地予以安撫,要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語言進行交流,及時告知患者手術進程。術畢,擦拭患者身上的血跡,與麻醉醫師一同將患者護送回病房。③術后細節護理。術后,根據患者情況制定詳細的跟蹤隨訪計劃。手術室護士要到病房了解患者情況,親切地詢問患者有無心理或生理上的不適,同時予以必要的術后康復指導。對于患者提出的問題與要求,要耐心解答并盡可能滿足。
1.3觀察指標
應用我院自制的《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和《護理質量評估表》評價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護理質量。護理質量量表共設4大項目,每項總分10分,評分越高,護理質量越高;滿意度調查表結果分為3級: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9.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的護理質量評分比較,詳見表1。觀察組患者在術前、術中、術后、護士職業素養與形象方面的評分及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患者滿意度方面,觀察組患者非常滿意102例,滿意32例,不滿意16例,滿意率為89.33%(134/150);對照組非常滿意33例,滿意52例,不滿意65例,滿意率為56.67%(85/150)。兩組患者的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細節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該護理模式以患者的利益為核心,通過提升護理質量,最大程度地滿足、尊重患者的合理需求,主動為患者營造良好的就醫條件,以減輕患者的不適感,讓患者處于愉悅和滿足狀態,最終輔助提高臨床療效的目的。手術室是醫院開展醫療活動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其護理質量的高低將直接關系到醫療服務的成敗及患者的預后,所以提升手術室護理質量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對觀察組患者開展了細節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護理質量單項及總評分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在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引入細節護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具有重要的推廣應用價值。
作者:馮曉暉 蔣和益 單位:四川省廣漢市人民醫院手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