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目標管理理念的手術室護士規范化管理,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引入目標管理理念,對已參加過專科護士培訓的手術室專科護士進行規范化管理。方法:成立手術室專科護士目標管理項目組,確定專科護士個人目標,規范使用與管理,進行月度總結、季度匯報與年度考核,從專科護士開展工作情況、科室護理質量情況、醫生滿意度三方面評價管理模式的實施效果。結果:規范化管理后,專科護士在核心期刊論文發表、專利申請、課題申報、開展質量改進項目、主持護理查房、授課次數方面均多于非專科護士;專科護士擔任亞專科組長后,科室護理質量提高;醫生對專科護士的滿意度評分高于非專科護士;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于目標管理理念的手術室專科護士規范化管理,促進了專科護士有效的開展工作,提升了護理質量及外科醫生滿意度,從而為專科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目標管理;手術室專科護士;管理
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我國專科護士隊伍在數量、規模和服務范疇上不斷取得新突破[1],但由于臨床中存在著“重培養、輕使用”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限制了專科護士的發展[2]。多項研究表明:醫院應制訂專科護士管理制度,明確專科護士職責并充分發揮其職能,加強崗位管理和績效考核,使其發揮更大的專業價值[3-4]。目標管理是一種強調共同參與,民主和自我控制的管理方法,通過在目標實施過程中完成自我控制,主動履行職責,實時評價效果并反饋,以實現最佳結果,其核心是形成協調統一的組織目標及明確具體的個人目標[5-6]。目標管理由4個要素組成:明確目標、參與決策、規定期限及績效反饋[7]。我科于2020年1月起將目標管理理念應用于手術室專科護士的管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
本院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三級甲等婦女兒童專科醫院,共擁有3個院區,護士人數1800余人,專科護士200余人,其中手術室專科護士17人。共設手術間44個,年手術量達5萬余臺,三院區手術室由1名總護士長負責進行同質化管理,每個院區均設1名手術室護士長。
2目標管理方法
2.1成立目標管理項目組
目標管理項目組成員共6人。其中組長1人,由手術室總護士長擔任;組員3人,由院區手術室護士長擔任;顧問1人,由護理部主任擔任;秘書1人,由手術室教育護士擔任。成員職責:①對手術室專科護士進行半結構訪談,分析目前專科護士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②與專科護士共同確定科室總目標值及個人目標值,制訂專科護士目標管理計劃書模板,發給專科護士進行書寫;③修訂完善專科護士管理辦法,定期開展項目匯報,實施過程監控和評價;④參與并指導專科護士所有項目,及時發現問題并提出改進建議,制定持續改進措施。
2.2設定目標
目標管理項目組與17名專科護士進行半結構訪談結果顯示專科護士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有:沒有明確的目標、崗位設置不合理、職責不清晰、缺乏激勵政策、缺乏考核指標。目標管理項目根據科室的發展需要,專科護士結合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共同確定個人年度應達成的目標,即“六個一”,發表一篇論文、參與一項課題、獲得一項專利、組織一個質量改進項目、主持一次護理查房、進行一次專題授課。同時細化“六個一”的具體內容和預計進度,形成文字版記錄,目標管理項目組成員及個人簽字確認。
2.3開展促進目標達成活動
2.3.1專科護士擔任亞專科組長
手術室設立亞專科組長崗位,所有的專科護士均需擔任組長或副組長,負責建設亞專科團隊,完成該亞專科復雜重癥手術的圍術期管理,組織護理查房、疑難病例討論,制作器械圖譜、管理儀器設備、制定手術指引等。
2.3.2定期進行科研主題學習
從17名專科護士中選拔1名科研組長,年初全面梳理專科護士本年度科研、論文、專利計劃,每周發布任務清單小程序填寫進度。科室每月邀請院內外專家進行對應的科研培訓,如分享論文投稿經驗、介紹專利申報流程等。要求專科護士必須參加,并提出自己在撰寫申報書、論文或申報專利過程中的問題,請專家給予指導意見,從而推進目標的實現。
2.3.3開展多元整合型督查并持續改進質量
科室對護理質量督查標準、督查成員、督查對象、督查方法、督查結果、督查改進等進行多元整合,構建護理質量敏感指標體系,涵蓋結構質量指標2項、過程質量指標14項、結果質量指標7項。由專科護士擔任組長,帶領其他組員每周開展質量檢查,采取結構化點查方式,運用追蹤法隨機抽選3例手術病人,對其進行從入手術室到出手術室的整體護理質量督查。每月對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匯總分析,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管理策略,并告知全體護士予以落實,促進護理質量持續改進。
2.3.4專科護士組織專題授課
科室年底根據全科室的培訓需求制訂第二年的培訓計劃,專科護士根據個人的專長主動認領一個專題的授課并學習各種教學方法的應用,不允許采用傳統的理論授課模式,要求采用翻轉課堂、PBL、情景模擬等多種教學方法進行授課,提前制作演示文稿(PPT)及教案,課后進行滿意度測評。
2.3.5月度總結、季度匯報與年度考核
要求專科護士每月提交一份工作進展報告,內容涵蓋“六個一”的具體情況,由目標管理項目組成員評分。每季度進行1次PPT匯報,目標管理項目組成員對上一季度工作情況給予評價,同時對下一階段工作給予指導意見。每年末使用手術室專科護士評價表對其進行評價,包括專業技術水平(占60分)、教學培訓能力(占20分)、科研創新能力(占10分)、獲獎情況(占10分)。
2.3.6專科護士績效體現
月度、季度、年度評分結果與專科護士續聘掛鉤,使專科護士既有動力又有壓力。測評平均分達到80分以上者下一年的績效系數提高5%,未達到80分以上者,下一年績效系數不提高,待測評分達到80分再提高5%。
2.4評價指標
2.4.1專科護士與非專科護士開展工作情況比較
統計科室5年以上工作經歷的護理人員2020年在核心期刊發表論文、專利申請、課題申報、主持質量改進項目、主持護理查房、授課次數,比較專科護士與非專科護士開展工作情況。
2.4.2專科護士擔任亞專科組長前后的護理質量情況
統計專科護士擔任專科組長前后各1年數據,每月采用劉光英等編制的《手術室指控項目及評價指標》[8]對7個亞專科組進行測評,包括巡回護士、器械護士、護理文書、感染控制、儀器設備和房間規范6個項目,每個單項質控總分100分,該問卷Cronbach′sα系數為0.873,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833。
2.4.3醫生對手術室專科護士與非專科護士的滿意度評分比較
采用張海偉等[9]編制的《醫生對手術室護理工作滿意度測評量表》對手術室17名專科護士及25名非專科護士進行測評,該量表共包括醫生對器械護士及巡回護士工作滿意度兩個分量表組成,每個分量表12個條目,共24個條目,每個條目計1~5分,得分越高滿意度越高。
2.5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定性資料以例數、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定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結果
4討論
4.1基于目標管理理念的手術室專科護士規范化管理可促進專科護士工作開展
研究結果顯示實施目標管理后,專科護士在醫教研方面的工作開展情況均優于非專科護士。目標管理是以科學管理為基礎形成的一套以目標為導向、以人為中心的激勵式、參與式的管理方法,具體包括明確目標、計劃制訂、效果評價等內容[10]。專科護士在臨床工作中承擔著多重角色,如臨床實踐者、研究者、教育者、會診者、管理者、協調者、咨詢者及倫理決策者等[11]。本研究基于目標管理理念,項目管理組與專科護士分析科室的發展需求及個人的職業規劃,共同設定“六個一”的目標值,不同時間段進行考核評價,它增強了系統的內部凝聚力、驅動力和競爭力,產生自激力,促進良性循環[12]。
4.2基于目標管理理念的手術室專科護士規范化管理可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
研究結果顯示,專科護士擔任亞專科組長,手術室護理質量高于運行前,表明以目標管理理念為基礎的手術室專科護士規范化管理,使專科護士與組織擁有共同的目標。專科護士作為亞專科組長,承擔了護士長的部分管理職能,負責建設亞專科團隊,從圍術期管理、護理文書書寫、感染控制及儀器設備管理等各個環節進行監控[13]。同時,專科護士受組織的全程監督,組織通過評估、計劃、實施、評價等過程進行全方位的持續管理,有利于專科護士發揮專業優勢,提升專科護理質量,推動手術室專科的發展。
4.3基于目標管理理念的手術室專科護士規范化管理可提高醫生滿意度
結果顯示醫生對手術室專科護士的滿意度評分比非專科護士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分析原因可能是基于目標的規范化管理對專科護士的學習和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專科護士會以臨床為核心,遇到特殊、重大及疑難手術時主動與外科醫生溝通、制定手術配合方案并參與討論,有效積累手術經驗[14];同時專科護士擔任器械護士或巡回護士,加強了對醫生手術習慣的了解,從而提高了手術配合度和專業性[15]。因此,專科護士需要注重個人專業能力的成長及發展,憑借自身過硬的專業素質才能贏得醫生的滿意和尊重。
5小結
我國專科護士“重培養輕使用”的現況決定了專科護士科學管理的必要性。基于目標管理理念進行專科護士的規范化管理,從目標制定到目標實施及目標評價進行全方位管理,明確專科護士的崗位和職責,有利于專科護士開展工作,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和醫生的滿意度。本研究不足之處在于此管理模式運行時間尚短,各項工作還處于摸索之中,如專科護士考評指標是否科學等。此外,本研究僅在一家醫院的手術室開展,是否能適合其他醫院應用有待后期進一步驗證。
作者:張坤玲 劉佩珍 林艷 單位: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