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手術室護理對腹部手術患者預防的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切口感染屬于腹部手術較為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會造成患者切口延遲愈合、崩裂等,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手術療效,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對腹部手術患者需加強手術室護理干預,本研究選取在我院接受腹部手術的84例患者進行對照研究,探討細節化手術室護理干預對于腹部手術患者預防切口感染及應激反應的影響,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間在我院接受腹部手術治療的84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抽簽法進行分組,各42例。研究組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齡30~76歲,平均(49±12)歲;手術類型:膽道手術12例,腹部外傷手術10例,闌尾手術9例,腸道手術6例,疝修補術4例,其他1例。對照組中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齡28~75歲,平均(49±11)歲;手術類型:膽道手術13例,腹部外傷手術11例,闌尾手術8例,腸道手術5例,疝修補術4例,其他1例。2組患者性別、年齡及手術類型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本研究通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審核,且所有患者或其家屬在了解本研究相關信息后自愿簽署加入研究同意書。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1)納入標準:①符合相關手術指征者;②臨床資料完整者。(2)排除標準:①有免疫功能障礙者;②有精神疾病者;③有傳染性疾病者;④中途因故退出研究者。
1.3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手術室護理方案進行干預,主要內容如下:對手術室空氣、地面、器械及醫護人員手部等進行常規消毒。研究組采用細節化手術室護理方案進行干預,具體內容如下:①組建細節化護理小組:組內成員包括1名護士長、4名手術室護理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士,并定期對護士開展細節化護理相關知識培訓與考核,將考核結果中存在的問題整理出來,由所有護士進行討論、學習與總結,從而促進護士更好地掌握手術室細節化護理相關知識,增強其護理責任心。②術前細節化護理: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詳細地記錄其存在的潛在性感染因素,然后制定針對性細節化護理方案,并上報給手術醫師;針對其存在的緊張、焦慮、恐懼等情緒進行針對性心理疏導,打掃并消毒手術室。③術中細節化護理:盡可能地控制術中醫護人員的流動,從而保持較為穩定的手術環境,避免因空氣過度流動造成的細菌漂浮,增加切口感染的風險;同時,術中持續監測患者的呼吸、血壓、心率、體溫等生命體征,一旦患者體溫過低或是手術時間較長,需為患者及時做好保暖措施,器械護士需避免操作失誤現象的發生,造成手術時間與切開暴露時間的延長,增加切口感染的風險。④術后細節化護理:需對手術切口嚴格消毒,患者返回病房后,護士需加強巡視,持續關注其切口狀態,在換藥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將病房內的溫濕度調節適中;同時,定期對病房的空氣、地面、物品等進行消毒處理,并控制探望親屬的數量。
1.4觀察指標:
①切口感染率: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對切口感染給予評估,診斷標準為手術切口與附近組織出現蜂窩組織炎癥或是膿性物質,同時伴水腫、紅斑,有壓痛,對其分泌物進行病原菌檢測,結果為陽性。②護理質量:通過自擬護理質量評定量表對2組手術室護理工作質量進行評估,涉及環境管理、無菌控制、消毒隔離及手術廢棄物管理4個維度,各維度評分范圍為0~10分,評分與手術室護理質量呈正相關。③心理狀態:在干預前后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對2組患者的心理狀態進行評估,其中SAS評分以50分作為劃界分,評分在50~59分之間為輕度焦慮,評分在60~69分之間為中度焦慮,評分在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其中SDS以53分作為劃界分,評分在53~62分之間為輕度抑郁,評分在63~72分之間為中度抑郁,評分在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④應激反應:干預前后分別采集2組患者的清晨空腹靜脈血,通過離心處理后,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2組患者的腎上腺素(E)、去甲腎上腺素(NE)水平,并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2組患者的皮質醇(Cor)水平。1.5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3.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切口感染率:對照組感染6例(14%),研究組42例無感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487,P<0.05)
2.2護理質量:與對照組比,研究組各項護理質量評分均更高(P<0.05)。見表1。
2.3心理狀態:干預后,2組SAS、SDS評分均降低,相對而言研究組較低,2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應激反應:干預后,2組E、NE及Cor水平均升高,相對而言研究組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切口感染屬于腹部手術常見的一種并發癥,其不僅會在很大程度上加劇患者的身心痛苦,降低其生活質量,還可能影響手術療效,進而影響患者預后[2]。以往,手術室通常以常規護理方案進行干預,但由于此方案缺乏全面性、細致性,對患者切口感染的預防效果不太理想,且易導致患者機體產生應激反應,不利于術后身體康復[3]。本研究中對研究組患者開展細節化手術室護理干預,結果顯示:與對照組比,研究組切口感染率更低,護理質量評分更高。可見細節化手術室護理干預有助于降低腹部手術患者切口感染率,并可顯著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與劉東平[4]研究結果趨同。究其原因如下:由護士長和經驗豐富、責任心強的護士組建細節化護理小組,可及時地發現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種細節問題,然后通過分析并實施有效措施進行改進;同時,對護士進行定期培訓與考核,可促使其更全面地了解手術室護理中存在的危險因素與相應的處理措施,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提升具有積極意義。術前對患者進行綜合評估,記錄其存在的潛在性感染因素,并制定針對性細節化護理方案,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切口感染誘發因素,進而有助于降低切口感染率。術中積極控制人員流動,對于低體溫者給予針對性處理,并積極與手術醫師配合,盡可能縮短手術時間,可有效降低因切口長時間暴露造成切口感染的風險。術后持續監測切口狀態,換藥時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并將病房內溫濕度調節適中,控制親屬探望的數量,均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切口感染的誘因,進而降低切口感染率。另外,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SAS、SDS評分均低于對照組。可見細節化手術室護理干預有助于改善腹部手術患者的心理狀態。究其原因在于術前對患者進行有效溝通,針對其存在的不良情緒進行針對性疏導,從而有助于改善其心理狀態,同時告知其手術的可靠性與安全性,列舉一些手術成功的病例,有助于增強其手術信心。
本研究顯示,干預后,研究組E、NE、Co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可見細節化手術室護理干預有助于減輕腹部手術患者的應激反應。馬曉靜[5]研究發現:手術室專業護理干預可有效減輕腹腔鏡腎切除術患者的應激反應,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身體康復。與本研究結果基本一致。究其原因在于腹部手術屬于一種應激源,對患者生理、心理均會造成一定刺激,促使其產生應激反應。而細節化手術室護理干預通過術前心理疏導,有效減輕了患者心理方面的應激反應,同時通過圍術期高質量的護理干預顯著減輕了患者生理方面的應激反應。綜上所述,對腹部手術患者進行細節化手術室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率,減輕患者不良情緒與應激反應,并有助于提高護理質量,具有推廣意義。
作者:鐘金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