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動態圖形技術臨床醫學的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MG動畫的視聽語言在臨床醫學設計制作過程中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將通過臨床醫學實例,研究MG動畫在臨床醫學中的語言特征、傳播優勢、發展展望等問題。
[關鍵詞]新媒體;MG動畫;視聽語言
1MG動畫的定義
MG動畫,英文全稱為MotionGraphics,直接翻譯為“動態圖形”或者“圖形動畫”。貫穿全片的主要元素是由簡單的線條與圖形組合而成,是會動的平面設計,而又比三維動畫簡潔、易操作。是在平面設計的基礎上使用動畫技術來制作的一種視覺表現藝術。它以平面元素為形式,以動畫制作為手段來表現故事情節。MG動畫設計把原本處于靜態的平面圖像和形狀轉變為動態的視覺效果,并且將靜態的文字轉化成動態的文字動畫[1]。MotionGraphics最根本的就是“Motion”,在臨床醫學視覺表現中通過強化醫學靜態元素或者圖片傳達信息,其賦有“趣味性”的視覺設計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視覺信息更易被人接受、理解,使觀看者獲得參與感。
2MG動畫技術在臨床應用中的新媒體特征
新媒體是以數字網絡技術與移動通信技術為基礎,利用網絡、無線通信網絡等多種途徑,借助不同形式傳播設備,為廣大公眾提供信息咨詢的一種媒體形態[2](圖1)。傳統的動畫藝術設計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不斷更新和發展。通過新媒體MG動畫技術在臨床應用中呈現出與眾不同的吸引感,帶給人們精神上的愉悅享受及實實在在的受益。MG動畫技術在臨床應用中具有三種新媒體特征:交互性、開放性、自傳播性。
2.1交互性
交互性是新媒體時代MG動畫與傳統動畫的重要區別。在臨床醫學中MG動畫設計制作的文案策劃、配音、原畫制作、后期合成等動畫具有節奏感強、風趣、易懂的特點,加之扁平化的風格,有別于傳統動畫的設計技術,讓視覺信息更加飽滿,深深地吸引受眾,MG動畫多樣的風格、新穎的形式,成為新媒體時代一種時尚、流行的動畫類型。在臨床醫學應用中MG動畫將醫學動畫的被動觀賞變為主動的活動交流,受眾者也可以對醫學作品進行反饋,超強的互動感,既滿足表現不同醫學主題需求,又極大地增加信息的轉化率,實現超強的交互性。
2.2開放性
新媒體可以說是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但它的信息傳播方式卻又非常強大。新媒體傳統的傳播方式為報紙雜志、電視傳播。傳播途徑封閉單一,受眾面窄。不能提高大眾在醫學科普教育中主動學習的積極性。MG動畫技術在臨床應用中開放性傳播,使之更加適合在互聯網傳播。這是新媒體短視頻瘋狂的年代,MG動畫在新媒體時代迅速躥紅。其中《飛碟說》創造億級流量神話,成為公認的網絡視頻百科精品。原創的醫學MG動畫制作的片子以迅雷之勢鋪展開來。在臨床醫學中MG動畫以新媒體為信息載體,技術新、傳播方式廣、成本低,傳播的內容多樣化,時效性強。在醫學科普中信息傳遞的時間長,傳遞范圍廣,傳遞受眾心理反應的空間條件方面比較寬,形成新媒體時代醫學傳播的基本價值。
2.3自傳播性
博客、微博等自媒體的興起,改變公眾以往點對面的大眾傳媒時代,進入以個人為中心的全民傳播時代,個性化、創意化、草根化成為主流,傳者即受者[3]。其中抖音短視頻“DOU知計劃”為科普知識傳播提供新的介質和路徑,讓更有用知識及有內涵的形式成為大眾醫學科普知識的擴充器。讓每個大眾都有醫學科普的精神,既是科普知識的受惠者又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短視頻平臺日活躍用戶超過1億人,通過平臺所傳播的科普醫學知識正以百萬的傳播量轉發、點贊與評論。隨著臨床醫學科普知識短視頻入駐抖音,有關兒童健康、醫療保健、營養保健、心理健康等涵蓋醫學知識方方面面的,受益者超萬人。
3MG動畫在臨床應用的創新突破與價值實現
3.1突破傳統臨床醫學教學的呈現方式
傳統的臨床醫學教學中主要采用掛圖、課件結合的方式,既枯燥又呆板,教學的輸入與產出不成比例,MG動畫運用簡潔、抽象風格等手法及扁平化的造型設計。在臨床醫學教學中,使難懂的醫學詞匯和冷冰的醫學語言賦予一種情感的補充,豐富教學模式。MG動畫是運用動畫的技術手法,重新賦予新的生命力與表現力[4]。在臨床醫學教學中MG動畫人物采用卡通形式,塑造一個符號來展現醫學專業信息,增加醫學動畫視頻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清晰地表達一個病例特征。教學形式新穎多樣,風格詼諧,使醫學動畫視頻妙趣橫生。
3.2促進臨床醫學教育質量指數級增長
進入數字化、信息化高速發展的時代,臨床醫學教學中MG動畫以新媒體為信息載體,MG動畫承載信息量大、便于在移動端傳播和易于碎片化信息匯總,符合現在傳播環境的轉變[5]。MG動畫夸張活潑的形式,教學內容呈現出嚴謹而不失有趣,使學員持續與主動地觀看。教學內容更符合當代醫學生的接受習慣。隨著臨床醫學中視聽教材的傳播環境改變,有趣、新奇的內容才能達到吸睛引流的效果,使受眾便于接受表達的信息。3.3提高臨床醫學科普知識的傳播效率借助新媒體的發展優勢,通過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推送醫學科普知識,提升大眾的自救互救素養[6]。MG動畫在臨床醫學中的發展,目的是將看似高深莫測的知識以一種大眾都能接受的方式轉化,所表達的醫學知識信息,完全顛覆人們傳統的接收信息的方式,醫學MG動畫給予人們清晰性、條理性、觀賞性的視覺傳播感受,提高醫學教學視覺傳播的效率。
4MG動畫在臨床應用推進的實踐中應把握的重點
在臨床醫學中MG動畫設計制作流程包括文案策劃、配音、原畫制作、動畫制作以及后期編輯,其中設計制作的醫學科普《腰酸背痛那些事》《PSA升高究竟可不可怕》等MG動畫通過上海移動媒體的播放,進入普通人的生活,均收到良好的效果。通過新媒體平臺的傳播,MG動畫闡述臨床醫學中一個醫學知識點,對于零基礎救治基礎的普通市民更為有效,達到傳播醫學科普知識價值導向的目的。全國首例醫師媒體使用習慣調研報告,新媒體正在改變醫療服務的溝通方式。新媒體的平臺、醫師自媒體的發展正在改寫著患者獲取信息的途徑,由清華大學健康傳播研究所聯合賽諾菲和丁香園共同發起的“醫師媒體使用習慣”調查顯示,新媒體正成為醫師傳播和獲取各類醫療信息的主要途徑,新媒體的使用可以為醫師做科普賦權,再造權威,促進醫患溝通。
【參考文獻】
[1]宋慧敏.MG動畫市場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市場,2017(24):74-75.
[2]孫丁賀.新媒體環境下輿論引導的特點與運作模式[J].新媒體研究,2016,2(17):193-195.
[3]李曉菲.從微信人際傳播的異變看品牌營銷[J].新聞前哨,2015(4):94-95.
[4]席智慧,陳出云.圖形在平面設計中的創意運用[J].中國市場,2011(19):45-46.
[5]宋慧敏.MG動畫市場應用前景分析[J].中國市場,2017(24):74-75.
[6]李春雨.新媒體時代公眾自救互救科普培訓實踐與探索[J].中華衛生應急電子雜志,2017(3):62-63.
作者:王錦秀 陳晨 鐵電奇 單位:海軍軍醫大學衛生勤務學系海軍衛生信息中心 國防大學政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