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提高措施,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基礎檢驗技術的運用,在切實提高臨床診斷準確率和治療效果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醫療系統的成熟和完善,對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一背景下探究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創新策略和不斷提高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水平,就成為推動我國醫學檢驗工作進步的關鍵。本文首先就臨床醫學基礎檢驗的重要價值和現階段技術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概述,隨后結合實際工作經驗,分別從重視標本管理、提高職業素養等方面,就如何提升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水平展開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臨床醫學;檢驗技術;標本采集;標本管理
1臨床醫學基礎檢驗的價值分析
針對檢驗項目的類別以及對臨床診療活動的影響,各項檢驗內容及技術應用也存在差異。而且,根據不同疾病的特點,臨床醫學檢驗不僅關系到疾病的診斷與治療,還關系到患者能否在最佳治療時間內開展治療活動。因此,現代臨床醫學檢驗工作對臨床診療活動有重要的意義。了解現代臨床醫學檢驗技術的發展情況以及臨床醫學檢驗技術應用現狀,能夠促進臨床醫學檢驗工作的開展、促進現代臨床醫學檢驗質量的提高。
2現階段臨床醫學基礎檢驗現狀
2.1標本的收集與運送不夠規范
檢驗標本是開展臨床醫學基礎檢驗工作的主要對象,這些標本主要包括患者的血液、尿液等。由于從標本采集到送檢之間會經過一段時間,如果不能做好標本采集和運送的標準化、規范化管理,會影響檢驗前質量控制,那么最終的檢驗結果也就存在很大誤差,甚至有可能誤導醫師。常見的問題有標本運送不及時,因為放置時間過長而影響檢驗結果。還有就是標本不規范管理,例如盛放標本的容器未嚴格密封,可能導致空氣中的雜質進入標本等。
2.2檢驗人員職業素養參差不齊
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是一項專業性極強且對檢驗人員細心程度、耐心程度都有較高要求的工作,現階段來看,醫院的臨床檢驗隊伍還存在以下幾點突出問題:其一是醫院日常工作繁重,加上培訓機會較少,導致很多檢驗人員入職后很少有機會系統性的學習專業知識,一方面是理論水平遲遲得不到更新,另一方面是對于一些新型的檢驗技術、檢驗儀器,缺乏熟練的掌握,不利于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的提升和效率的提高。其二是檢驗人員缺乏精益求精的態度,對待檢驗過程和檢驗結果,缺乏嚴謹要求,沒有對誤差進行精確控制,也會影響檢驗結果的可用性。
2.3檢驗人員與臨床醫師缺乏交流
實踐是檢驗技術的唯一標準,對于臨床醫學基礎檢驗的一些新技術,必須在實踐應用中才能發現其突出的優勢或是存在的不足。這就需要檢驗人員與臨床醫師對檢驗技術的運用效果進行討論,在不斷的探討、總結中,讓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得到發展。目前來看,由于醫院各個科室均有著較多工作,臨床醫師與檢驗人員很少有機會對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進行深入的探討。一些檢驗結果是否為臨床診斷提供了參考價值,或是該檢驗技術仍然存在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都不能從臨床醫師那里得到反饋,也不利于檢驗人員找準技術突破方向,技術水平也就難以得到針對性的提升。
3提高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的具體措施
3.1加強對標本管理工作的重視
病人采血前的5到10分鐘之內不能進行比較劇烈的運動;采集血液的部位應盡量選病人的前臂肘的正中靜脈,且應注意不能采集輸液肢體的同側血液,避免因血液的稀釋而對檢驗結果產生影響,這樣才可以使檢驗結果的準確性得到提升。醫院方面需要進一步細化現行的標本管理制度,同時要安排專人通過定期檢查與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督促檢驗人員認真履行職責,做好標本管理工作。
3.2不斷提高檢驗技術人員的職業素養
為了確保該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能夠得到良好的應用,需要充分發揮檢驗技術人員的能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切實提高職業技術水平和不斷提高職業道德素養,為基礎檢驗技術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檢驗技術人員在每次開展臨床檢驗工作前,都需要認真核對標本各項信息及標本狀態,及時發現肉眼可見的異常標本,與臨床護士及時溝通,養成良好的職業習慣。還要定期參加技術培訓工作,近年來一些新技術、新設備逐漸在臨床醫學基礎檢驗中得到了應用,通過培訓幫助檢驗技術人員掌握這些技能,更好的促進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進步。
3.3多渠道加強檢驗人員與臨床醫師的交流
應以多種形式加強檢驗人員與臨床之間的交流。例如:可開展檢驗人員與臨床每周共同查房一次,并在查房結束后及時進行一次10分鐘左右的短暫討論;還可以針對一些疑難病例,開展專題討論會,從這些實實在在的案例中,幫助檢驗人員與臨床醫師共同積累經驗;定期解答臨床醫生疑問,同時自己在臨床醫學基礎檢驗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可以借此機會征詢臨床醫生的專業建議;共同探討疾病與實驗室各項指標間的關系等等??傊瑱z驗人員要充分利用多種機會、渠道,多與臨床醫師進行業務上的交流。并且要對與新開展實驗項目相關的內容,如標本要求、影響因素、參考范圍、臨床意義等項進行培訓、講課,主動服務臨床,真正做到為臨床排憂解難。
3.4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加快臨床醫學檢驗成果轉化
臨床基礎檢驗技術的創新和發展,需要臨床檢驗人員與技術研發人員共同的實踐與努力,而將臨床醫學檢驗研究理論盡快轉化為產品,才能夠更好更快的為患者服務。應鼓勵臨床檢驗人員認真工作的同時細心積累,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為創造發明新產品、新技術提供可靠的理論依據,為推動醫療行業的快速發展貢獻力量。同時,醫院方面也需要為臨床檢驗人員開展科研工作創造良好的環境、提供必要的支持。例如,醫院方面可以定期組織檢驗人員,參加業務培訓和技能學習活動,通過進行學術交流、參加研討報告等形式,在努力實現檢驗人員科研水平與工作能力的基礎上,也為醫院臨床醫學基礎檢驗工作的高質量開展提供必要的支持。
4結語
大量的臨床工作經驗表明,影響臨床醫學基礎檢驗技術的因素有多種,例如:主觀方面的檢驗人員缺乏敬業精神和責任意識,操作中存在誤差,也有客觀方面的如檢驗儀器精確度等。對于這些常見問題,就要求科室方面要加強重視,一方面要加強檢驗隊伍建設,定期開展培訓,端正職業態度,提高技術水平;另一方面又要做好管理工作,創造良好的交流環境,提高科研水平等,為臨床醫學檢驗技術的提升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楊星莉,聶靜.基于工作過程的高職醫學檢驗技術專業臨床檢驗基礎課程開發與實施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18(5):122-123.
[2]吳志奇,張潔心,謝而付,等.評價科研思維在醫學檢驗技術本科生教育中提升學生創新能力的作用[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8,39(10):128-130.
作者:劉微 單位:齊齊哈爾市第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