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早期護理干預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慮狀況的影響效果。方法以就診的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所有入組患者給予下呼吸道感染的標準治療方案。觀察組在標準治療基礎上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不進行早期護理干預。研究周期為14d,治療7d及14d時比較2組患者SAS量表評分、HAD量表評分、平均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結果研究共納入符合入組標準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60例。與干預前比較,治療后7d及14d時觀察組HAD評分及S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對照組僅在治療14d時HAD評分及SAS評分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后7d及14d時觀察組HAD評分、SAS評分、平均住院天數及平均住院費用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常規護理比較,早期護理干預可明顯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焦慮狀態,同時明顯降低平均住院天數及平均住院費用,是一種值得臨床借鑒參考的護理干預手段。
【關鍵詞】早期護理干預;下呼吸道感染;焦慮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及空氣質量的下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發病率呈增多趨勢[1-3]。下呼吸道感染包括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及支氣管擴張急性加重3種疾?。?]。下呼吸道感染多伴有嚴重的咳嗽咳痰,甚至伴有發熱等全身性癥狀,而AECOPD及支氣管擴張急性加重病程較長且容易復發,這不但影響患者的軀體生理功能,而且可能影響患者的心理情緒,引起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文獻報道,患者焦慮情緒可能延緩疾病的康復甚至加重病情[5]。尋找一種行之有效的緩解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焦慮情緒的干預手段是醫務人員較為關注的問題。本研究通過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探討早期護理干預對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者焦慮狀況的影響效果,以為此類患者的護理方式提供有價值的思路和參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為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在我院就診并明確診斷為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年齡>18周歲;符合下呼吸道感染的臨床診斷標準[4];能夠理解并配合護理干預措施。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導致焦慮情緒疾病的患者;既往有相關精神疾病病史的患者;合并其他系統及全身感染的患者;預期不能完成隨訪的患者。
1.2方法
本研究為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研究僅對入組患者及資料收集分析人員設盲。所有入組患者按照下呼吸道感染的診斷及治療指南[4]給予標準治療。觀察組在標準治療基礎上給予早期護理干預;對照組僅給予常規護理,不進行早期的護理干預。整個研究周期為14d。治療7d及14d時分別對所有患者進行量表測試并比較2組患者的觀察指標。1.2.1隨機分組方法:所有患者按照就診順序分配一確定的就診序號,將所有就診序號輸入Excel2013并利用RAND函數為每一就診序號生成一對應的隨機數,然后按照隨機數大小進行降序排序,排序前60例的對照組,后60例為觀察組。1.2.2早期護理干預措施:①呼吸道護理:下呼吸道感染者多伴有咳嗽咳痰等癥狀,呼吸道是否通暢不僅影響患者的生命體征,也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情緒。護理人員密切關注患者的呼吸道情況,及時吸痰并清除其它呼吸道阻塞物;②藥物護理:護理人員應當熟悉呼吸系統相關藥物的使用,及時聯系醫師給予患者對癥治療藥物,以緩解患者咳嗽、咳痰及發熱等癥狀引起的焦慮情緒;③飲食護理: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多痰量較多及體溫升高,液體消耗量大,護理人員應叮囑患者及家屬多喝水,飲食清淡,以促進痰液排出,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情緒;④口腔護理:患者入院當日護理人員即給予口腔清理,入院后改為1次/3d,直至出院,以減少口腔定植菌誘發患者繼發感染,從而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并影響其焦慮情緒;⑤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保持微笑并加強與患者溝通,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語言溫和,使患者感受到醫務人員的關心。此外,護理人員在每日早晨9∶00對觀察組患者播放舒展性音樂,指導患者放松身心。所有患者入院后即給予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anxietyscale,SAS)量表及醫院焦慮抑郁量表(hospitalanxietydepressionscale,HAD)量表進行焦慮評分,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積極向患者講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相關知識,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疾病,努力配合治療,盡快度過疾病的急性期。1.2.3焦慮評分量表介紹:SAS量表[6],量表共包含20個條目,每個條目計分范圍為1~4分,得分越高說明焦慮越嚴重;HAD量表[7],共包含14個條目,其中7個條目測試焦慮情況,7個條目測試抑郁狀態,每條項目計分范圍為0~3分,一般規定低于9分為正常,高于9分(含9分)說明有焦慮抑郁傾向,得分越高,焦慮癥狀越明顯。
1.3觀察指標
SAS量表評分、HAD量表評分、平均住院天數及住院費用。
1.4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分類資料采用構成比(%)進行描述,比較采用四格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檢驗,所有檢驗均為雙側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一般資料
研究共納入符合入組標準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60例。2組患者一般資料、病情嚴重程度、學歷及居住環境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2組患者干預前后焦慮評分情況
2組患者HAD評分及SAS評分治療前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與干預前比較,治療后7d及14d時觀察組患者HAD評分及SAS評分均明顯低于治療前,對照組僅在治療14d時HAD評分及SAS評分低于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較,治療后7d及14d時觀察組HAD評分及SAS評分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2組患者平均住院天數及平均住院費用
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平均住院天數更少,平均住院費用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下吸道感染的發病率較高且有增多趨勢,增加了家庭及社會的經濟負擔,此外由于疾病本身限制了患者軀體活動能力而降低其生活質量甚至影響其正常工作生活,因此不可避免的影響其心理狀態[8]。本研究結果表明:與常規護理比較,早期護理干預可明顯降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HAD量表及SAS量表評分,并可顯著降低平均住院天數及平均住院費用。下呼吸道感染影響患者多伴有長期呼吸道癥狀,尤其是AECOPD及支氣管擴張急性加重患者的病程較長,患者需要極大的耐心和信心才能適應疾病的發作,因此不可避免的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導致患者焦慮及抑郁情緒發作。若患者焦慮抑郁狀態不能及時得到干預,將會誘發或者加重原患疾病,進一步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及心理狀態,從而形成惡性循環而給患者家庭及社會造成更大的經濟負擔。文獻報道,早期干預并改善此類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態,可縮短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并改善其生活質量[9],本研究中觀察組平均住院天數及平均住院費用降低、焦慮評分改善的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HAD量表及SAS量表均為臨床上常用的測量患者焦慮情況的評分量表。文獻報道其可以準確預測患者的焦慮狀態[10,11]。本研究中觀察組量表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這說明早期護理干預可顯著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焦慮狀態。早期護理干預通過語言、環境等各種途徑改善了患者對疾病未來發展的擔憂,緩解了其對疾病造成的家庭經濟負擔的恐懼,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其焦慮情緒,而焦慮情緒的改善有助于原患疾病的好轉或者延緩了疾病的進展,文獻報道也證實了此觀點[12]。本研究的結果進一步證明了早期護理干預的有效性。本研究樣本量少,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隨訪周期短,未對影響此類患者焦慮情緒的多種因素進行多元邏輯回歸分析,此外研究結果僅適用于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研究結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早期護理干預對系呼吸道感染患者焦慮情緒的改善效果仍需要更多的臨床實驗數據的支持和驗證。綜上所述,與常規護理相比,早期護理干預可快速且明顯的改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焦慮狀態,同時明顯降低平均住院天數及平均住院費用,是一種值得臨床借鑒參考的護理干預手段。
作者:孫靜 肖金玲 單位: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