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護理課程對接問題與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目前護理專業中、高職課程對接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湖北省部分中職及高職院校護理專業課程設置及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發現中、高職的課程對接存在以下問題。
1.1中職與高職護理專業培養目標界限劃分不明確
中高職課程的對接首先是培養目標的劃分與對接。只有使培養目標在范圍和層次上合理對接,才能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目前高職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掌握一定的人文社科及專業基礎知識,具有扎實的護理基本理論、知識、技能,能在各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運用護理程序為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護理人才。中職護理專業的培養目標也是培養能在各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運用護理程序為護理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的技能型護理人才。中職與高職均采取“2+1”培養模式,即2年在校學習理論和技能,1年在臨床實習,只要畢業后能通過護士資格考試并注冊成為執業護士,均可在各級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從事護理工作。目前尚沒有明確的標準來確定護理專業畢業的碩士、本科、專科和中專護生所從事的臨床工作有哪些技術上的區別,尤其是中職與高職護理專業職業崗位群的層級差異更不明顯,導致中高職人才培養目標劃分不明確。培養目標的雷同必然影響到后期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實施。
1.2中職與高職護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重復率高
通過調查分析中高職院校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發現中職與高職在知識模塊和課程設置上的重復率達90%以上,各課程授課計劃的重復內容約80%以上。這種課程設置的雷同使中職護生升高職后在知識、技能、素質三方面沒有明顯有效的提升,僅是獲得了一張大專文憑。
1.3高職院校對招收的三校生與普通高中畢業生沒有區別培養
目前各高職院校的生源主要是普通高中畢業生和三校生(既經對口升學、技能高考和單招形式升人高職的中職生)。一般高職院校沒有把三校生獨立成班,而是將這兩類學生混合編班同類培養。這些三校生的文化水平和專業素養參差不齊,多數學生雖文化基礎知識薄弱,卻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而普高生雖然文化基礎較高,但專業基礎要從零開始,這兩類基礎差異明顯的學生在一起授課使教學矛盾突顯,教學質量無法保證。
2解決中高職護理專業課程對接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2.1從國家層面統一確定碩士、本科、高職、中職各種層次護理教育人才培養的不同標準
由國家衛計委劃分護士執業證層級,按護生的學歷層次設定不同級別護士執業證的報考條件和執業范圍,要求在健康服務業內從事各類護理服務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初步設想將護士執業證分四級并劃分執業范圍。這種分級不僅有利于健康服務業內護理服務進一步規范化和專業化,也有利于準確確定各層次護理教育的培養目標,從而以從業需求和學歷提升為主線進行課程設置。
2.2以專業提升和從業需求為目標,一體化設置中、高職課程
中職教育應以護生獲取Ⅰ級護理執業證從事初級護理工作,以及中專升大專為培養目標。圍繞“護士資格考試大綱”和“技能高考大綱”,在教學過程加強“教、學、做”一體化,提高綜合技能素養。中職課程設置應重點加強技能操作培訓,以“必需夠用”的原則整合課程,并重視人文素質的提升。高職教育應以護生獲取Ⅱ級護理執業證從事中級護理工作,以及專科升本科為培養目標,提升學生職業認同感和專業使命感,課程設置應摒棄傳統思想,按工作需要創新和重構,將中職與高職的護理教育進行融合與創新,一體化設置課程。中職與高職對接的先進經驗,針對中職或高職課程制定相匹配的教學大綱和課程標準。
2.3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獨立設置中、高職對接班,展現職業教育的優勢
在高職院校獨立設置中高職銜接班,整體確定中高職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標準,提高中高職銜接人才的培養質量,使大批三校生進入高職院校后在操作動手能力、綜合技能、文化素養上更高于普高生,成為各醫院爭先簽約的對象。從而向社會證明,職業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一樣能使學生成人成才,甚至能更好的在職業領域得到發展和提升。由于我國的職業教育相對發展較晚,中職與高職貫通也是近幾年才起步,很多方面需要探索和研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加強護理專業中高職課程對接的改革和創新,是有效提高護理職業教育質量,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途徑之一。
作者:鮮于麗 翟忠美 代凌云 劉玲華 單位: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