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甲狀腺術后并發癥護理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甲狀腺術屬于臨床上十分多見的一種手術類型,盡管其操作難度較小,但是術后極易出現并發癥,且并發癥的預防質量直接決定了患者的康復水平,所以優化甲狀腺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方案尤其關鍵。為提升患者預后水平,開展綜合性護理方案也十分關鍵。為了評價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的效果,本次研究以31例行甲狀腺切除術患者為觀察對象,并于術后給予所有患者綜合性護理,以期能進一步改善患者臨床指征。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本院2013~2015年收治的31例行甲狀腺切除術患者,其中女12例,男19例,年齡最大73歲,最小25歲。其中甲狀腺瘤17例,甲狀腺亢進1例,結節性的甲狀腺腫13例。
1.2方法
護理中為防止并發癥出現,給予所有患者綜合性護理方案,具體措施如下。
1.2.1抽搐護理
甲狀腺術后極易出現手腳抽搐現象,因此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要進一步觀察患者臨床指征及生命體征,通過對其口部、面部以及手腳等器官進行觀察,查看是否有麻木感或者刺痛感。此外,給予患者飲食指導,鼓勵患者進食豆腐與海帶等低磷、高鈣型食品,如果患者有抽搐現象發生,需遵照醫囑給予患者靜脈推注15~20ml氯化鈣,用以緩解其痙攣癥狀。
1.2.2出血護理
甲狀腺術后2d極易出現出血癥狀,其誘發因素包括結扎線脫落或者止血不足等。如果患者術后出現異常咳嗽、言語頻繁以及嘔吐等情況,極可能會在短時間內出血。護理中需嚴格把握止血操作,給予大型血管雙重包扎,并以橡皮管進行分流,分流時長為1~2d。對于切口積血,需及時予以分流,并密切觀察患者頸部是否存在增大跡象,如果患者術后1d分流的積血量>150ml,說明其頸部已經嚴重腫脹,需配合醫師給予患者急救,將縫線拆除以后,使創口呈現敞開狀,促進血腫消退。
1.2.3甲狀腺危象護理
如果患者甲狀腺的激素水平異常升高,極易引起甲狀腺危象,并出現腹瀉嘔吐、精神焦躁以及高熱等指征,甚至使患者心率異常加速,出現休克現象。為預防甲狀腺危象,術前需保證患者基礎代謝率,以20%為臨界值。如果患者心率異常加快,需予以口服普萘洛爾,10~30mg/次,3~4次/d,確保患者心率≤90次/min。如果患者出現精神焦慮癥狀,需予以口服地西泮片,2.5~10.0mg/次,2~3次/d。此外,給予患者心理指導,囑患者開展適量鍛煉活動,通過對自身情緒進行調節,逐漸養成樂觀心態。
2結果
31例患者中,有6例(19.35%)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其中有2例(6.45%)甲狀腺危象,2例(6.45%)手足抽搐以及2例(6.45%)出血。給予所有患者綜合護理后均康復。
3小結
人體的甲狀腺體中包含著豐富的血液量,而且和氣管相連接,由于其手術位置具有特殊性,因此手術風險相對偏大,極易誘發并發癥。一般而言,甲狀腺術后1~3d可能會有抽搐、出血以及甲狀腺危象出現,所以護理人員要嚴格把握每項護理程序,做好甲狀腺術后并發癥的專項預防工作,加強日常護理,從而提升患者治療效果,防止并發癥發生。本次研究結果中,共有19.35%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其中有6.45%甲狀腺危象,6.45%手足抽搐以及6.45%出血,而給予所有入選患者綜合護理以后,康復效果明顯,與鄧方圓等觀點相似。綜上所述,給予甲狀腺患者綜合護理有助于提升其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水平,同時還是提升患者預后效果以及治愈率的重要手段,值得臨床推廣。
作者:孫茹松 單位:遼寧省鞍山市第二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