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希望水平下人文護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選擇在我院接受治療的神經膠質瘤患者71例,其中男49例,女22例;年齡53~75歲,平均年齡(65.3±5.5)歲為研究樣本,各樣本之間一般情況差異經處理無統計學意義。
1.2選擇條件:
①神經膠質瘤患者②患者處于圍手術期并對此類疾病有一定了解。③有完全獨立自主的表達能力。
1.3方法:
按照貫序法將71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其中,對照組36例,實驗組35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程經統計學數據分析均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人員培訓:
本次研究基于國內國情及我院現實情況,明確了進行人文護理的科室實驗人員應具備以下條件:①中級及以上職稱,從事相關工作需滿10年以上。②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③本身具有較強的溝通及心理輔導能力。依據以上條件,選取5名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主管護師并由專職人員進行專業的輔導和技能培訓后,方能參加此項工作的進行。
2.2明確評定標準:
由專業人員查閱相關文獻后結合工作實踐編制患者術前、術后各種心理評估量表,由各組工作人員討論,并請2名醫學專家及2名心理咨詢師指導、審議。術前心理評估包括擔心手術風險性;擔心患者本身成為負擔;擔心手術造成的較大痛苦;擔心術后療效、預后差;聽天由命,不報任何希望患者5個部分。術后評定包含手術與想象差別較大,造成痛苦;內心孤獨,需要親人陪同;不適宜,引流、痛苦較多;過于擔心病患本身;擔心術后活動方式異于平常5部分。評估表不采用計分方式。
2.3治療性交流的具體實行
2.3.1實驗組:
①術前加強護理措施的干預:患者住院48h內,由責任護士評估患者基本資料,指導患者填寫術前心理因素評估表,希望水平量表。根據評估結果,將患者術前心理狀態歸類。②術后護理指導措施:患者完成手術72h內,由相關培訓人員指導患者填寫術后心理評估量表。根據測評結果,將患者各種心理狀態、行為加以歸類,制定專業、獨立的心理溝通方式,指導患者正確的處理心理相關問題。③治療性溝通的時機把握:術前3d、術前1d、術后3d、術后1周、術后10d、術后2周的午后3:00~5:00,每次35~50min。在干預前及患者術后2周進行量表的估測。
2.3.2對照組:
術前按神經外科圍手術期常規進行護理,患者術前及術后2周進行希望水平量表的測量。
2.4監測指標:
希望水平量表(HHI)采用趙海平翻譯的Herth希望指數量表,該量表涵蓋12個條目及3個維度(現實和未來的態度、對采取積極行為的態度、與他人保持親密關系)。每個條目采用1~4級評分,總分為12~48分,分數越高說明希望水平越高,其中,總分為12~23分為低水平;24~35分為中水平;36~48分為高水平。希望水平量表的Cronbach’sα為0.87,重測信度為0.92.
2.5數據處理:
應用SPSS15.0軟件對實驗所得各組數據進行專業的數據處理及分析,同質性檢驗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及χ2檢驗,干預前后患者的希望水平變量組內比較時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時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
3實驗結論
干預前兩組患者希望水平均為中度水平,干預后實驗組患者32例為高水平,3例為中等水平,而對照組有4例為高水平狀態,31例為中等水平,1例低水平,患者希望水平呈下降趨勢。
4討論
希望是指雖然不知道結果怎樣,但始終對美好的向往有著堅定的信心和期望。對危重癥患者來說,對疾病的預后作為實現將來健康的一種積極心態,對自身的行為、對待疾病的心態會有一個積極的促進作用。研究顯示可知,負面情緒與希望水平是一個反向的促進作用。本次實驗中干預前兩組患者希望處于中等水平,干預后實驗組希望總分及各維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對照組患者希望仍在中等量化的一個期望值,且與他人保持密切關系維度得分有所下降,所以,加強特色的人性化護理護理,針對性加強具體個體的心理維護及人性溝通性治療,認真面對患者真實存在的心理問題,去急患者之所急,有利于幫助患者樹立一個積極向上的信念。本次研究顯示:實施專業、個性化的護理措施,去調節患者的心理狀況,能極大提高病患對危重疾病預后希望指數,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
作者:周麗紅 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