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舒適護理在腦梗患者中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颊吲R床資料主要包括患者接受關節鏡檢查和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資料,以及患者其他臨床表現,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結果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檢出率以及相應分級情況結果與關節鏡檢查結果對比無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確診率較高,檢查過程無創傷,給患者帶來痛苦較少,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磁共振成像技術;老年膝關節韌帶損傷;關節鏡檢查
在膝關節內,前交叉韌帶是保持其穩定的關鍵構造,當用力過度或者伸張過限,就會導致該結構出現損傷。由于老年人行動不便,骨質疏松日漸加劇,在日?;顒又腥菀壮霈F行動力度無法自控或者磕碰而韌帶損傷的癥狀,老年膝關節韌帶損傷由此而來[1]。當前,對該疾病的主要檢查方法有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以及膝關節鏡檢查[2]。本文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隨機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診的60例患有老年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男27例,女33例,年齡62~78歲,平均(70.1±8.1)歲,所有患者均行關節鏡檢查核磁共振檢查,配合度良好。
1.2方法。對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患者臨床資料主要包括患者接受關節鏡檢查和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資料,以及患者其他臨床表現,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機器型號:西門子Avanto1.5T,①檢查前準備:要求患者卸除掉身上具有的金屬物,以免影響檢查過程中的磁場,造成病灶的錯誤判斷;②要求患者采取仰臥位體位,并借助外力將患者的膝關節向外旋轉約15度,并要求患者在檢查過程中不要隨意亂動,將膝關節套上專用線圈。③主要掃描對象為:患者膝關節的冠狀位與矢狀位T1加權與T2加權,層距為1mm,層厚為4mm。確診患者的直接征象為膝關節的前交叉韌帶發生斷裂,且周邊信號不正常,外形不規則,同時有韌帶變粗的情況出現,出現一定的浮腫跡象。確診患者的間接征象為膝關節的交叉韌帶曲率偏大,外髁后緣骨出現損傷,股骨外側出現凹陷,并且凹陷距離較大,同時患者的脛骨外側的半月板有后移傾向。
1.3觀察指標。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數據分析軟件選擇為SPSS19.0,軟件中(x±s)表示計量資料,對比使用t檢驗,(n)%則表示計數資料,對比使用x2檢驗,若最終得出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檢查方法確診率對比,由表1可得,經過關節鏡檢查確診率為96.6%,經過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時確診率為90.0%,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檢出率以及相應分級情況結果與關節鏡檢查結果對比無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膝關節結構復雜,在運動中極易出現損傷,而老年人應身體機能退化且容易發生摔倒,因此成為膝關節韌帶損傷的高發群?;颊叱1憩F出膝關節腫脹、僵硬以及疼痛等,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嚴重負面影響,極大降低患者生活質量,及時發現、盡早解決是提升治療有效率、幫助患者快速康復的最主要措施和原則[3]。臨床上,在進行老年人膝關節韌帶損傷檢測時,關節鏡檢查成為檢查結果金標準,但是與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進行對比時,具有一定的創傷,患者接收程度不高[4]。有學者表示[5],對老年人患有膝關節韌帶損傷時,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和關節鏡檢查相比于膝關節鏡而言更適合,因為其具有無創性,患者滿意度更高。本文隨機選擇我院就診的60例患有老年膝關節韌帶損傷的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颊吲R床資料主要包括患者接受關節鏡檢查和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資料,以及患者其他臨床表現,以關節鏡檢查結果為金標準,對磁共振成像技術檢查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結果得出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的檢出率以及相應分級情況結果與關節鏡檢查結果對比無明顯差異,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膝關節韌帶損傷老年患者采用磁共振成像技術的確診率較高,且與關節鏡檢查相比檢查過程無創傷,給患者帶來痛苦較少,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作者:王萍 單位:徐州市銅山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