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護理在行乳腺導管灌注治療中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集束化護理在中重度乳痛癥患者行乳腺導管灌注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1月在我院乳腺科就診的中重度乳痛癥患者100例,設為對照組,進行常規護理、常規檢查及乳腺導管灌注治療;選取2018年2-8月在我院乳腺科就診的中重度乳痛癥患者100例作為觀察組,在常規檢查及乳腺導管灌注治療的基礎上,采用集束化護理。比較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及患者滿意度。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疼痛評分均低于治療前,觀察組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實施集束化護理后,在治療技術、護理技能、服務態度和健康宣教4個滿意度條目評分及總滿意度高于實施前(P<0.05)。兩組患者在軀體疼痛、社會功能、情感職能、精神健康、總體健康、活力、生理職能和心理健康及8個生活質量條目評分比較,兩組治療后均高于治療前;觀察組生活質量各條目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結論集束化護理聯合乳腺導管灌注治療,可有效緩解中重度乳痛癥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及滿意度。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中重度乳痛癥;乳腺導管灌注治療
乳痛癥,泛指以單側或兩側乳房組織疼痛為表現,發病機理不同、療效不同的一組疾病[1],是乳腺門診患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66.7%以上的女性在生活中都有過乳房疼痛的經歷[2-3]。乳痛癥的發病率較高,約70%育齡期婦女會經歷乳腺疼痛,但其具體病因不詳,一般認為與激素水平的變化、生活習慣、精神壓力及其他因素有關。近年來,隨著現代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乳腺導管灌注逐漸被廣泛應用于乳腺增生的治療中,并取得良好的效果[4]。但因疾病的復雜病因,患者對罹患乳癌的恐懼,對疼痛不良體驗及對灌注治療的害怕,影響了治療效果。集束化護理指集合一系列有循證基礎的治療及護理措施,來處理臨床疾患。它是由美國健康促進研究所(Theinstituteforhealthcareimprovement,IHI)首先提出,其目的在于幫助醫務人員為患者提供盡可能優化的醫療護理服務和護理結局[5]。為提高治療效果及患者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疼痛,我院于2018年2月開展集束化護理聯合乳腺導管灌注在中重度乳痛癥患者中的應用觀察,效果良好,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仡櫺苑治?017年8月-2018年1月在我院乳腺科就診的中重度乳痛癥患者100例,設為對照組;選取2018年2-8月在我院乳腺科就診的中重度乳痛癥患者100例,設為觀察組。納入標準:(1)年齡40~60歲女性。(2)患者乳房有不同程度的脹痛、刺痛,或伴有放射性的疼痛,根據疼痛數字評分法≥4。(3)乳腺導管灌注治療期間未使用其他乳腺增生病相關治療(包括激素類用藥)。(4)自愿參加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未按規定治療,無法判斷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判斷者。(2)懷疑乳腺癌,乳頭血性溢液以及其他乳腺疾病者。(3)合并有高血壓、腦血管、肝臟、腎臟及造血系統等嚴重原發性疾病,或精神病患者。(4)妊娠期、哺乳期及備孕的婦女。兩組患者在年齡、文化、職業和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方法。1.2.1對照組。在患者入院后給予常規護理,對患者進行疼痛評估,遵醫囑完善鉬靶及乳管鏡的檢查,以及口服小金膠囊,并做好相關的宣教。1.2.2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集束化護理干預,(1)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由護士長擔任組長,組員是2名高年資的護士,并經過培訓及考核后入組。評估患者疼痛的部位、持續時間和性質等情況,并將其記入日疼痛程度的評估。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動態評估,及時合理地安排乳腺導管灌注治療和實施有效的護理干預。(2)自制微視頻宣教:自制微視頻,通過大廳屏幕、治療室及宣教室進行自助式電腦選播、手機微信推送等方式,介紹乳痛癥的概念、病因和發病機理等相關知識,介紹乳痛癥與情緒、生活飲食方式的相關性,介紹乳腺導管治療的方法、方式、過程及注意事項;介紹乳腺保健及自查方法。(3)個性化護理干預:由高年資護師與患者溝通互動,了解患者對疾病及防治知識是否準確地認識,消除患者的疑慮。對自制微視頻宣教理解欠佳的患者給予簡單易懂的圖片、床旁真人或模具進行健康宣教。對于年輕、文化程度高及對疾病知識接受能力強的患者,通過畫圖、聊天等方式,細致講解乳痛癥可能的原因及機理,講解心理、飲食與生活方式等相關因素及注意事項。(4)同伴教育:選取12例有良好溝通能力、熱情、有閑時的乳痛患者作為同伴教育者,經專門的培訓,每周三、周五下午各選取2位同伴教育者,共同參與乳痛及導管灌注治療教育講座,并由同伴教育者談論治療心得。(5)心理干預:部分患者因對疾病認識的誤區,有“恐癌的心理”,在排除乳癌的情況下,利用認知療法、支持療法及行為療法等進行心理干預,讓患者保持積極生活態度,有效處理家庭關系、工作以及學習[6],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6)延續性護理:利用微信平臺,于患者治療結束出院后加入科室微信管理群,繼續動態跟蹤,及時了解患者的疼痛及心理情況,治療后的不良反應,追蹤有無新發乳腺包塊及乳頭溢液等情況,并及時給予相應的指導。
1.3觀察指標。1.3.1疼痛程度。采用NRS疼痛評分法[7]進行測評。1.3.2患者滿意度。采用自制的“出院患者滿意調查表”,內容分為患者對乳腺導管灌注治療的技術、護理技能、服務態度和健康宣教4個方面的滿意程度,分為不滿意(0~60分)、一般滿意(60~80分)、滿意(80~90分)、非常滿意(90~100分)4個等級。總滿意度=(滿意例數+非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1.3.3生活質量生活質量評分采用SF-36生活質量評分表[8],主要對總體健康(5~17分)、軀體疼痛(6~18分)、活力(4~24分)、生理職能(2~6分)、社會功能(4~16分)、精神健康(5~30分)、心理健康(6~10分)、情感職能(4~24分)8個健康指標進行記錄,總分為36~145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質量越好。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1.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疼痛評分和生活質量各條目評分等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疼痛程度比較見表2。
2.2兩組患者總滿意度比較見表3。
2.3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的比較見表4。
3體會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婦女生活及工作壓力不斷増加,乳痛癥的發病率不斷上升,而中重度的乳痛癥對患者的身體、心理及生活都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乳腺導管灌注治療,對乳痛癥有積極的效果,但多數乳痛癥患者對乳腺導管灌注有恐懼心理。因此實施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重要。首先,我們通過簡便的微視頻使患者對疾病及乳腺導管治療有一個大體的、形象的認識。其次我們采用個性化護理,幫助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患者獲得理想化的護理。采用同伴教育使患者對乳痛癥的治療的理解更加形象具體,可操作性更強。乳痛癥患者中確實存在乳腺癌患者,我們在教育患者關注乳腺癌早期征象、掌握乳腺癌自查方法的同時,也注意通過心理護理,排除患者的恐癌心理。而延續性護理屬于住院護理的一個延伸與繼續,有助于鞏固、確?;颊哒麄€康復治療療效[9],并可早期發現乳腺癌。成立集束化護理小組,組長可督促成員全面落實集束化護理措施,收集相關資料,及時反饋信息,而患者能獲得規范全面的護理服務,提高患者滿意度,同時能提高成員間的團隊協作能力及專業業務水平。通過本次研究發現:從患者干預前后NRS疼痛評分比較而言,觀察組治療后NRS疼痛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患者滿意度比較分析可以發現,觀察組在治療技術、護理技能、服務態度和健康宣教4個條目滿意度均在90%以上,而對照組滿意度均在90%以下,觀察組整體滿意度水平顯著超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患者生活質量比較分析發現,觀察組各條目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和紀元英等[10]研究一致,說明中重度乳痛癥患者接受集束化護理聯合實施乳腺導管灌注治療療效顯著。
作者:鄭惠芳 毛靜飛 余幼芬 王葉飛 俞怡 蔣紅娜 沈軍英 單位:浙江省舟山市婦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