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急救護理,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救護理方法。[方法]成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急救護理小組,對2015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急診收治入院的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實施急救護理。[結果]31例病人痊愈出院,痊愈率86.11%;4例病人好轉出院,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好轉率11.11%;1例病人死亡,病死率2.78%。[結論]本組急救護理效果良好,病人生存率顯著提高。
關鍵詞:急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急救護理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廣大農村地區寒冷季節比較常見的急癥[1],系吸入高濃度一氧化碳所致的急性腦缺氧性疾病[2],且以昏迷為首發癥狀,常合并多臟器的嚴重損害以及各種并發癥,若不采取積極的治療還可引起后遺癥,嚴重威脅病人生命,影響其生活質量[3-4]。因此,及時高效的急救護理就顯得極為重要,是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搶救成功的關鍵。現將我院對急診收治入院的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的急救護理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8年3月我院急診收治入院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齡12~70歲,平均43.5歲;重度中毒5例,中度中毒20例,輕度中毒11例。
2急救護理
2.1成立急救護理小組
成立由監護護士、處置護士及急診內科醫生共同組成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急救護理小組,依據科室現行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救治程序,分解明確小組各成員職責及其配合銜接。并對各成員職責及成員間配合銜接進行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2.2實施急救護理
病人經“120”轉運入院后,急救護理小組第一時間接診,依據各自職責及配合銜接方案,迅速同時展開病人的急救護理工作。監護護士立即將病人安置于通風良好的病室,給予吸氧,時間不超過24h,輕中度中毒者采用4~6mL/min鼻導管或面罩給氧,重度中毒者給予8~10mL/min高流量面罩吸氧,待生命體征平穩后,送高壓氧治療[5-6]。在病人吸氧時,監護護士還應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狀況及癥狀改善情況。同時,監護護士要嚴密監測病人生命體征及血氧飽和度,準確記錄病人出入量,了解碳氧血紅蛋白的測定情況,密切觀察病人的意識變化、瞳孔、皮膚顏色,特別是病人的體溫和呼吸的變化,發現異常,立即報告小組急診內科醫生,給予及時處理。處置護士立即為病人建立靜脈通道,遵醫囑采血并正確給予病人脫水藥、解痙劑、抗生素及腦功能恢復等藥物,控制靜脈輸液速度,密切觀察藥物作用及反應,發現異常立即報告小組醫生處置;對高熱病人給予物理降溫、使用冰帽冰毯;對抽搐者加床擋防護;對意識障礙出現尿失禁或不能自行排尿者常規留置尿管;對昏迷病人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給予排痰,去除分泌物,常規留置胃管或腸內營養管。小組急診內科醫生對病人進行全面評估與診斷,制定與組織實施搶救治療方案,根據監護護士提供的監護情況數據,不斷調整與完善搶救治療方案,同時,對病人及家屬進行安撫,消除病人及家屬的緊張、焦慮情緒,并向病人及家屬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預后,使其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治療信心。
2.3后續護理
待病人生命體征平穩或搶救蘇醒后,安排病人臥床休息,強化對病人的觀察,做好病人的基礎護理、營養護理及皮膚護理,加強病人的整體護理與預見性護理[7-9]。
3結果
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經急救護理,31例痊愈出院,痊愈率86.11%;4例好轉出院,但均有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好轉率11.11%;1例死亡,病死率2.78%。
4討論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急救護理效果的提高,對挽救病人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義[10],加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可引起全身病變,主要表現為四肢無力、呼吸困難、胸悶、意識不清、視物和運動功能障礙等,嚴重者會危及生命,造成病人死亡,部分病人會遺留有嚴重的神經系統損傷[11-14]。因此,此類病人的搶救必須爭分奪秒,注重急救護理效果的提高,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細胞缺氧造成的中樞神經受累及后遺癥的發生[15],從而改善病人預后,提高病人生活質量。本研究通過成立急救護理小組,明確小組成員的各自職責,分工合作,接診后立即同時展開病人急救護理工作,打破了以往此類病人醫生主導、護士配合的傳統搶救模式,使搶救工作更為有的放矢、緊湊流暢,有效縮短了病人的搶救時間,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各成員的專業優勢,促進了急救護理措施的快速實施和及時調整完善,從而大大提高了病人痊愈率與生存率,降低了病人并發癥和后遺癥的發生風險。總之,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人實施的急救護理,及時準確,效果良好,保證了病人的生命安全,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作者:任敏立 單位: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