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現狀,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對“十一五”“十二五”時期護理職業教育發展狀況進行分析,同時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的迫切需求,建設現代化的護理職業教育體系,進一步加快我國護理教育事業的長足發展,并結合目前市場需求,對完善我國高職高專護理教育,適應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做出若干思考。
關鍵詞: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現狀
健康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基。護理維系著健康,而健康又需要好的護理。護理教育的發展要以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從“大健康、大衛生”的高度,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為發展理念,努力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健康的新期待。而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推進我國工業化、現代化的迫切需要。在新的發展形勢下,護理人員不僅要擁有專業的知識儲備,還要了解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能夠運用先進的器械有效搶救病危病人,更要具備溝通能力、應急能力和變革的思想[1]。
1我國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發展背景
自1983年恢復高等護理教育以來,我國護理教育發展迅猛,舉辦護理專業高等教育的院校逐年增加,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近年來中等護理教育規模逐漸縮減,并逐步轉向中專、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等中等、高等多層次護理教育體系。而高職護理教育旨在培養高水平、高技能、高層次的實用型人才[2]。“十二五”時期我國整體發展取得重大成就,通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政策的落實,我國護理事業改革和發展也取得顯著成效。“十三五”時期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完善,謀劃好“十三五”護理事業發展意義重大。《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可見,建設現代化職業教育體系下適應我國發展需要的高職高專護理教育事業顯得尤為重要。
2我國高職高專護理教育事業發展現狀
在全面落實《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進程中,護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護理工作在醫療衛生領域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護理教育事業的發展也取得顯著成效。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護士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護理教育改革取得長足發展(見表1)
護理教育的發展為護理專業輸送了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十一五”“十二五”時期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護理事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護士數量增長連創新高。全國醫護比從2010年底的1∶0.85提高到2015年底的1∶1.07,長期以來醫護比例倒置問題得到根本性扭轉。學歷層次不斷提高,截至2015年底,本科及以上護士占比14.6%。
2.2護理服務理念不斷改善,護理專業技術水平不斷
提高以護理程序為現代護理理論框架的整體護理觀念逐漸深入人心。樹立“以人的健康為中心”的整體護理服務理念,臨床護理服務質量顯著提高,各級醫療機構開展不同程度護士培訓,改革護理服務模式。護理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為滿足人民群眾對健康服務需求,護理服務不斷向老年護理、社區護理服務、家庭照顧、臨終關懷、健康促進等多方面延伸。
2.3護理教育事業發展迅速
護士隊伍的培養從以中專為主體到中專、大專、本科甚至更高層次的教育方向發展,為今后護理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隨著國際間交流合作的日趨加深,我國護理教育的發展逐步與國際接軌。部分護理學院開展英護班、涉外護理課,在課程設置中除基本的護理專業課程外,營造語言環境,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英語口語交流能力,熟悉英美國家多元文化,并通過國際相應的考試,具備運用護理專業英語能力,以便培養出與世界接軌的護理人才。
2.4護士相關立法的加強
1993年3月26日,我國以部長令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2008年1月23日,國務院第206次常務會議通過了《護士條例》并以國務院第517號令頒布,規定自2008年5月12日起開始施行,建立了護士執業準入制度。
3我國高職高專護理教育事業發展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3.1護士隊伍仍需加強,護理教育力度仍需加大
一是護士隊伍數量仍相對不足,各地分布不均衡,使有些護理工作不到位的情況仍有發生。有些基層醫院因護士數量不足,聘用臨時護士上崗,這些嚴重損害護士隊伍的長久發展。二是護士臨床服務意識、技術水平、服務理念和工作能力仍需進一步提高。
3.2護理工作需深化
“以人民的健康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目前,護理工作與臨床診療工作以及人民對健康的需求尚存在差距,臨床服務能力和護士專業素質有待提高。
3.3護理服務體制尚未健全
我國護理管理階層大多數是從臨床護士當中選拔出來的優秀護理人才,管理素質需要新的提高,調動廣大護士積極性的體制尚未得到建立健全。
3.4護理服務領域加深拓展不夠
護理依舊尚未擺脫“醫師教護理”的尷尬局面,護理服務內涵仍需不斷豐富,同時向多個領域延伸,借鑒先進經驗。
4我國高職高專護理教育進一步發展策略
全面貫徹落實《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綱要(2016—2020年)》總體要求,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醫療衛生服務的內涵得以豐富,這些對護理臨床服務工作、護理服務理念的建立等產生深厚的影響。
4.1增強護理職業教育吸引力,進一步加強護士隊伍建設
按照護理工作的需求合理設置護理工作崗位,扭轉基層臨床護士缺乏的情形。調整職業教育結構以來,我國高職院校取得良好發展,但依然不能改善普通民眾對護理學專業的抵觸情緒。要從根本上改進高職高專護理教育質量,優化護理工作,使廣大護士成為受益者,提高護士待遇,促進護士隊伍的發展壯大。
4.2將護士立法工作提上日程
很多國家都制定有《護士法》,1948年日本頒布《護士、助產士、保健士法》,1979年英國頒布《護士、助產士、公共衛生護士法》,1985年泰國頒布《護士法》,很多發展中國家也都建立護士相應的法律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管理辦法》《護士條例》實施以來,護理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而條例與法律相比,約束性較差,近年來我國多地出現傷害護士的暴力事件,各地醫鬧事件首當其沖的也是護士,這些都嚴重影響護理教育學的發展。護士是從事護理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護士的基本素質和技術水平是保證護理工作質量和推進護理專業發展的重要基礎,更是保證醫療安全、維護生命和促進健康的必要條件[3]。支持《中華人民共和國護士法》立法出臺,對護士的準入資格、工作管理、執業范圍以及護士的權利和義務等做出明確規定,讓護士能夠合法體面工作。
4.3提高護士隊伍整體素質
根據臨床護理工作崗位需求,調整護士隊伍結構,以利于充分發揮不同層次尤其是基層護士的作用,逐漸提高護士隊伍整體素質,提高護士學歷層次結構,增加本科及以上教育的比例。
4.4進一步深化護理教育體制改革,培養出適應社會健康需求的護理人才
加快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在準確了解專業和社會需求的基礎上,確立培養專業實踐第一線急需人才的規模與規格[4]。較之于臨床醫學的進步,高職護理教育作為第一線護理人士的輸出者,必須加快前進的步伐。一是加強師資力量建設,尤其是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保障得以培養出優秀的護理人;二是相關的教學設備、硬件設施要跟臨床最先進科學技術接軌,使人才輸出后盡快適應市場;三是加強教學和臨床實踐基地建設,在培養在校護生理論知識、實踐能力的同時,注重心理、人文、創新、職業操守等方面的培養;四是拓展護理服務領域,優化在校護生課程設置,加快社區、老年、中醫、居家護理等的發展,以應對我國基層群眾看病困難、人口老齡化、慢性病病人出院康復等問題,開展延續性照顧服務。
4.5建立健全專科護理崗位培訓制度
根據臨床實際護理工作的需要加強護教協同,有計劃地培養骨干護理人才,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努力培養出一支既精通護理專業知識同時能力突出、素質精湛的護理隊伍。
4.6探索現代化的護理職業教育體系,增強護理服務能力
明確護理事業發展路徑,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護理管理體制,拓展護理服務領域。在傳統教育學領域,人們通常習慣用學制體系來表達職業教育體系,而內在系統的協調性是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重要的實現手段,要求系統培養技能型人才,突破培養層次的局限[5]。當前我國的職業教育體系尚不能適應經濟社會市場的需求,尤其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對職業教育的需求尤為迫切。所以,建立現代化的護理職業教育體系有利于提高護理資源質量,為構建學習型社會貢獻力量。
4.7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
加強國際間的交流合作,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實現培養護理人才的同時經驗共享。全面貫徹護理評估精神,使我國護理事業的發展少走彎路,盡快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萬曉燕.護理教育發展的現狀、問題及促進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4,817(33):132133.
[2]楊玉婷,沈宗娣.高職護理教育研究現狀分析[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3):8082.
[3]郭艷紅.國外有關護士立法及職業準入管理情況介紹[J].中國護理管理,2008,8(3):1012.
[4]郝艷萍,張廣清,倫朝霞,等.我國護理專業發展的現狀分析與思考[J].護理研究,2009,23(3A):570572.
[5]馬樹超,范唯,郭揚.構建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若干政策思考[J].教育發展研究,2011(1):16.
作者:孟王桃 趙江瑞 單位:信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