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予以細節管理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3~7月收治的100例神經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患者進行電腦編碼排序,對于標記為單數的患者歸納到研究組,對于標記為雙數的患者歸納到對照組,研究組患者采取細節管理措施;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管理措施。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護理前后的護理滿意率、住院費用、生活質量。結果:研究組患者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低于對照組,且護理后的護理滿意率、生活質量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神經內科護理管理的模式中予以患者細節管理,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極大程度改善緊張的護患關系。
關鍵詞:細節管理;神經內科;護理管理;應用效果
神經內科收治的患者大多疾病類型屬于慢性病,如周圍神經病、帕金森等,該種疾病的臨床特征是治療預后效果相對較差,因此,該科室的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上的負性心理,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傷[1-2]。據醫學研究顯示[3-4],對神經內科的患者實施細節管理,能夠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也有利于幫助患者改善疾病的病情發展狀態,并且,還能夠大大降低患者與醫護人員之間的矛盾發生頻率。本文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予以細節管理,以此分析實施該種護理管理方式的臨床價值意義,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3~7月神經內科患者100例,其中三叉神經病40例,癲癇30例,其他類型30例。對患者進行電腦編碼排序,對于標記為單數的患者歸納到研究組,對于標記為雙數的患者歸納到對照組。研究組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56~76歲,平均(66.46±9.33)歲。對照組50例,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56~73歲,平均(66.26±9.23)歲。本次納入患者均無精神疾病,可以配合研究的順利進行,患者及家屬均知道同意本次研究。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為患者創建舒適且安靜的病房環境;增加對患者的巡房次數等。研究組采用細節管理:(1)患者由于要在陌生的病房中治療,所以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緊張和焦慮感,因此,在患者入院初期,護理人員就要及時對患者予以病房介紹,并向患者普及相關的病房制度,以此消除患者的陌生感;與此同時,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疾病相關臨床癥狀和特征,在交談中多使用肯定性的語言,以此緩解患者的恐慌感[5-6]。(2)護士長應該對每一位護理人員的護理操作技能予以定期考核,科室內部要每個月組織臨床專業知識相關培訓,以此強化護理人員對各種慢性疾病的了解程度,讓護理人員熟練掌握護理操作技能;對科室中所需醫療用品要擺放得當,全面規范好醫療用品的使用規則和流程;全面提高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為每一位患者分配對應的護理人員;護理人員要主動加強自我素質修養,不斷強化病房內部的安全觀念,要存在為患者服務的護理理念[7-8]。(3)對患者可能會產生的并發癥予以了解,并做好提前預防的準備;評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對于符合胃管留置適應證的患者可予以早期胃管留置,鼻飼操作由專門的護理人員負責,并且每天記錄患者的飲食狀況。患者的病情穩定要制定好適合患者的吞咽功能訓練計劃;每天要求患者進行坐位訓練(必須每天定時定量的完成訓練要求),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和叩背。患者為氣管切開者,要讓患者進行呼吸操訓練,訓練的強度要依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實施,對于完全癱瘓的患者,需要護理人員在一旁幫助患者輔助完成訓練動作;定期對患者進行咳嗽排痰訓練;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進行體位擺放,以此預防壓瘡的產生,避免患者采用半臥位的姿勢,以免加重骶尾部的機體傷害程度。若患者為尿失禁者,應該為患者予以膀胱護理管理措施,即留置1周左右的導尿管;若患者存在自主排尿困難的情況,可以采用壓腹的措施幫助患者導尿,有必要可以予以間歇導尿的方式;對于神經源性膀胱的患者要實施功能性電刺激[9-10]。(4)為了有效預防靜脈血栓,需為患者安排每天2次的氣壓治療,并且指導患者進行肢體運動;為了有效預防患者發生跌倒等不良事件,需為患者安排轉移床椅的相關訓練,并盡早為患者提供床邊坐位的訓練模式干預;除此之外,若患者腿部不便,應該重視對患者實施負重功能訓練,并為患者提供拐杖等輔助性行走工具。(5)加強在留置胃管和輸液等技術方面的細節管理,由于神經內科患者不能夠自主進食所以需要依據患者的個體情況進行鼻飼飲食,在臨床護理中,需要依據患者的病情變化狀況制定適合于患者的食譜,要求鼻飼為流質性飲食,且營養全面,同時加強對鼻飼管的護理工作,避免患者發生嗆咳。(6)患者在進行功能鍛煉過程中,要求護理人員一旁陪同,并提醒患者家屬防止患者發生墜床。(7)由于患者的并發癥相對較多,患者的記憶力相對較差,所以必須加強用藥管理,要求藥物發到患者手中,并看著患者服用藥物。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住院天數、護理前后的護理滿意率、住院費用、生活質量。護理前后的護理滿意率使用醫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表格評定,劃分為滿意、較滿意與不滿意。生活質量采用計分制,由患者自行評定,評分0~100分。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比較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t檢驗,符合偏態分布的進行秩和檢驗;等級資料的比較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2.1兩組患者住院天數、住院費用、生活質量評分比較(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前后滿意度比較(表2)
3討論
由于醫護模式的不斷改進與發展,患者對護理人員的相關要求也不斷提高,其中,以護理知識的掌握與護理操作技能等方面的要求最為突出,且主要表現在對患者的護理管理措施之中。細節化護理觀念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措施,在臨床護理學中,受到了護理人員的關注,該種護理形式可以為患者提供更為有效且全面的護理措施,可以提高醫院中各個科室的護理質量水平[11]。結果顯示,研究組的住院天數和住院費用更低,而研究組經護理后的護理滿意率、生活質量都相對更高,P<0.05;并且,研究組護理后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本次結果與萬玉榮學者[12]的研究結論大致相似,而上述數據說明在神經內科中應用細節化護理管理措施,可以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有效縮短患者的住院時間;護理人員需要依據患者的主要臨床癥狀為患者制定出一個相對合理的護理系統流程,并依據患者的病情具體變化情況制定對應的處理措施,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減少護理誤差,起到輔助性治療的目的。護理人員要及時了解患者在護理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與患者及其家屬保持有效溝通,讓患者家屬明白具體的治療情況,以此消除患者及其家屬的心理負擔,為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奠定良好基礎;細節化護理管理措施還可以穩定患者心理狀態,避免不良情緒出現,提高患者治療信心,避免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一系列不必要的醫療糾紛。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應用細節管理,還能夠提高護理工作人員的信心,使他們有一份熱情的工作狀態,可以為患者的護理服務盡心盡職。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的模式中予以細節管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患者對該種護理管理模式較為滿意,大大改善了緊張的護患關系。
參考文獻
[1]閆曉東.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6,3(29):5831-5832.
[2]王曉丹.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17):101-102.
[3]騰立榮.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5,26(1):120-121.
[4]宋士娟.細節管理理念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5):213-214.
[5]梁華.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2):103.
[6]張莉.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6):119-120.
[7]劉敏.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評價[J].臨床醫藥文獻雜志(電子版),2015,2(22):4521.
[8]李明霞.細節管理理念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與評價[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8):130-131.
[9]王霞.神經內科護理中細節管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12):130-131.
[10]王麗娟.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重癥監護病房中的應用觀察[J].中國衛生產業,2015,12(35):179-181.
[11]成越.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航空航天醫學雜志,2016,27(11):1458-1460.
[12]萬玉榮.研究細節管理在神經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6,8(8):244-245.
作者:彭曉娟 單位:湛江市吳川人民醫院神經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