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圍手術期手術室護理管理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目的分析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80例手術患者,依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2組均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應用親情護理服務,比較2組護理效果。結果護理前,2組心率、平均動脈壓和焦慮及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2組上述指標和滿意度比較,觀察組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圍手術期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管理;親情服務;臨床價值
手術室是醫院中重要的治療場所,但是手術屬于一種應激源,患者在手術治療過程中會出現程度各異的焦慮、抑郁情緒,導致其心率、平均動脈壓等均會出現波動,不利于手術治療的順利進行[1]。本研究分析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臨床價值,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2年6月~2014年6月,共計80例患者在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行手術治療,依據護理方法的不同將其列入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21例,女19例,年齡為22~69歲,平均年齡為(42.3±3.3)歲;觀察組中,男20例,女20例,年齡為24~68歲,平均年齡為(42.5±3.1)歲。2組患者的基本資料如性別、平均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實施組間對比研究。
1.2方法
圍手術期,2組均行常規護理干預,主要包括基礎護理、用藥后自導、飲食控制以及常規健康宣教等,在此基礎上,觀察組應用親情護理服務,主要包括如下內容。
1.2.1術前護理
1.2.1.1術前準備
護理人員要注意儀表儀容,在與患者溝通時,要面帶微笑,使用溫和的語言,告知患者術前的注意事項,并囑咐其加強皮膚護理;告知患者術前6小時要禁食禁水,囑咐其及時地取下活動義齒、手表等物品;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營養狀況和精神狀況[2];為其介紹手術治療的基本原理、主要步驟、預期效果以及注意事項等,為其講解手術室內的環境和主要儀器設備的使用方法;要為患者詳細地講解術后可能會出現的并發癥及其有效預防對策,以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1.2.1.2心理護理
要全面地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并結合其病情特點為其提供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了解其內心訴求,要尊重患者、關心患者,將患者當作家人去對待,在了解其內心困惑的基礎上耐心地為其解答,并引用臨床治療的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3-4];同時也要注意完善患者的社會支持系統,鼓勵家屬加強對患者的陪伴,要理解、支持患者。
1.2.2術中護理
1.2.2.1熱情迎接
當患者入至手術室后,相關護理人員要及時地、熱情地迎接;同時要及時地使用鼓勵性的語言安慰患者,要加強對患者的陪伴;手術室內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保持良好的通風和采光條件,以盡量地減少各種應激源,使患者的身心處于相對穩定的水平上。
1.2.2.2術中安撫
在術中麻醉時,要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并及時地協助麻醉師進行麻醉穿刺等操作;針對疼痛難忍的患者,要及時地告知主治醫生;術中在執行相關手術操作時,要注意避免制造出噪音,以免刺激患者從而使其出現各種應激反應;針對過度緊張或恐懼的患者,要握住其雙手,并加強與其交談,以分散其注意力。
1.2.3術后護理
要對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進行觀察,注意觀察患者的肢體等部位是否有損傷,同時需對其切口情況以及術后的精神狀況進行全面監測;要及時地為患者講解手術的進展情況,以增進患者對自身疾病和手術治療效果的了解和掌握,從而可以有效地緩解其不良情緒,使其可以安心養病。
1.3觀察指標
觀察護理前后2組心率、平均動脈壓和焦慮、抑郁評分,記錄2組滿意度。分別使用焦慮自評量表[4]和抑郁自評量表[5]評估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水平,滿分為100分,得分越低,情況越好;使用滿意度量表[6]評估患者的滿意度。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19.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使用“x±s”表示,組間對比使用t檢驗;計數資料使用(%)表示,應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護理前后2組心率、平均動脈壓和焦慮、抑郁評分比較
護理前,2組心率、平均動脈壓和焦慮、抑郁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護理后,觀察組上述指標要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2組滿意度比較
對照組滿意度為80.0%,觀察組滿意度為95.0%,2組滿意度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及醫改的不斷深化,護理工作的質量和服務水平已成為患者選擇就醫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因此如何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為患者提供滿意的優質護理服務已成為各級醫院護理管理者必須面對的熱點、焦點問題[7]。近年來,親情護理服務在臨床上的應用范圍逐步擴大。有研究指出,在手術治療過程中對患者應用親情護理服務,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維持其心率、平均動脈壓的基本穩定[8]。本研究中,護理后,觀察組的心率、平均動脈壓和焦慮及抑郁評分、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圍手術期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水平和滿意度,因此,值得推廣使用。
作者:萬衛紅 謝琴 胡丹 單位:南昌大學第四附屬醫院
參考文獻
[1]楊靜.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5):70-71.
[2]楊春燕.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25(17):124-125.
[3]李珍珍.手術室護理管理中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服務應用價值分析[J].當代護士,2013,11(25):321.
[4]鄒利平.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延邊醫學,2014,9(36):83-84.
[5]黃曉明,廖瑞熹,賴妮,等.圍手術期親情護理服務在手術室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4,12(11):26-28.
[6]張建英.親情護理服務對患者的手術耐受性及護理質量的評價[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3,34(6):93-95.
[7]覃桂榮.開展親情護理服務的實踐及效果[J].當代護士,2011(7):185.
[8]吳世敏,周瑜.圍手術期實施親情護理服務模式的效果觀察[J].成都醫學院學報,2015,10(2):254-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