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兒科護理糾紛與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護理糾紛原因分析
1護患溝通不到位
兒科護理在醫院醫療中出現的問題較多,由于醫院兒科的患兒情況多種多樣,家長是患兒的主要“代言人”,溝通起來更為復雜也需要更多的技巧。醫院內科的護理人員一旦與患者的家屬交流溝通出現問題,就很可能引發糾紛。因此,解決醫院內科護理溝通中存在的問題迫在眉睫。
2兒科護理細節管理不完善
目前,兒科護理工作的開展依然延續的其他科室的護理制度,沒有針對兒科的特殊情況制定相關的護理細節管理制度。例如:對于新生兒科室的細節護理特別重要,必須建立起新生兒科各項規章制度:如新生兒病房(NICU)管理制度、新生兒重癥搶救制度、消毒隔離制度、院內感染管理制度、新生兒病房探視陪伴管理制度、新生兒入、出院管理制度、消毒劑使用管理制度、病歷書寫規范管理制度、醫務人員手衛生管理制度及操作規范、新生兒護理常規等。但是,目前兒科護理制度能夠達到全面制度建設的情況依然較少,這也使得細節管理無法開展。
二、兒科護理細節的糾紛防范對策
1建立家屬與護理人員的溝通渠道
建立家屬與護理人員的溝通渠道,使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及家屬“站在一起”,而不是形成對立面,在滿足患者合理需求的同時,緩解醫患矛盾。盡量使護理糾紛降低到最低限度。另外,護理人員要重視肢體語言的作用,在與患者家屬的溝通過程中,護士的面部表情、手部動作、身體姿態可以傳達關懷、愛護、理解、寬容。誠摯溫馨的笑容,親切謙遜的態度,融洽護患關系,并觀察家屬的細節表現如何,是高興、焦慮、抑郁等。總之,制度建設與態度轉變是建立溝通機制,避免出現糾紛的關鍵。
2提供業務能力,加強細節觀察
兒科護理人員要形成細節觀察和護理的能力必須要加強自身專業能力的發展,院方要定期開展培訓工作,并鼓勵護理人員出外進修,養成護理工作細致觀察的能力。其次,要重視院內培訓,持續保證管理質量的提升。例如:當護理人員出現差錯時,采取引導、幫助的態度,同時耐心與護士一起對照制度及相關管理規定認真分析,找出發生問題的原因后,采取相應對策。在查找的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重視分析護理人員是否正確地開展了細節觀察護理,對忽視細節管理的人員要進行重點培訓,保證業務能力的提升與細節觀察能力的培養同步發展。
3緩解護理工作壓力
為了更好的調動兒科護理人員的工作的積極性,就要不同程度的減輕兒科護理工作的壓力。首先,要增加護理工作人員,相對于其他科室,兒科的護理人員數目要增加,確保護理人員有與患兒及家屬溝通的時間和經歷。其次,開展“一對多”的陪護模式,在護士的指導下,實行護理員專人陪護,為更多的患者提供日常生活護理。以此來減輕護士的工作壓力,同時也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
4完善細節管理制度建設
制度建設是進行細節管理的關鍵,總體的管理制度建設理念要本著“以患兒為中心”轉變觀念,加強醫德教育,提高自身素質。首先,要開展“優質服務”的制度建設,提倡微笑服務,不說服務忌語。加強服務意識,改善由服務態度差引發的糾紛問題。同時,確保優質服務過程中對患兒家屬的問題必須耐心解答,使醫護人員及患者、家屬對患兒需要注意的內容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使患兒及家屬有被重視和被尊重感,融洽了護患關系,提高了兒科患兒及陪護人員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其次,要制定“首問負責制”,與經濟掛鉤。將制度和護理人員的工作情況結合起來,在保證經濟利益的同時,實現對細節管理的重視度,以此來刺激兒科護理人員重視細節觀察帶來的經濟利益和護理效果。
三、總結
綜上所述,兒科護理細節引發的糾紛問題是多種多樣的,原因的復雜性促使了兒科護理工作必須要重視護理細節制度的建設,重視緩解護理工作人員的工作壓力,建立家屬與護理人員的溝通渠道,提供業務能力,加強細節觀察,全面形成兒科護理工作的優質服務。
作者:丁麗艷 單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