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兒科護理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2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我院兒科收治的176例患兒及在兒科工作的23名護理人員。這23名護理人員的年齡在19~5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歲。其學歷為研究生及以上的護理人員有1名,為本科的護理人員有9名,為大專及以下的護理人員有13名。其中,有護士長2名,護師11名,護士10名。其工齡為6年以下的護理人員有13名,為6~10年的護理人員有7名,為10年以上的護理人員有3名。我們將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間我院兒科收治的88例患兒設為對照組,將2013年3月~2014年3月期間我院兒科收治的88例患兒設為觀察組。在對照組中,有男性患兒47例,女性患兒41例,他們的年齡在2個月~1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5.7)歲。在觀察組中,有男性患兒53例,女性患兒35例,他們的年齡在3個月~11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6.1)歲。這23名護理人員及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方面相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
為兩組患兒均進行護理。自2013年3月起,我院對這23名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管理。具體的方法是:①定期為其舉辦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班和護理技能培訓班,使護理人員能充分了解自己的責任和義務。②進一步規范護理工作程序和規章制度,細化對各工作環節的要求,進而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③為了體現護理管理的人性化,合理地安排護理人員的工作量,嚴格交接班制度,避免護理人員超負荷值班。④對護理人員進行科學、完善的績效考核,完善護理工作測評制度,做到??兣c護理掛鉤。使護理人員形成良好的工作習慣,提高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
1.3觀察指標
護理結束后,觀察這些護理人員的護理差錯率及護患糾紛的發生率。通過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患兒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此調查問卷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及不滿意三個標準。
1.4統計學處理
我們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包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表示兩組的差異具有顯著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護理結束后,觀察組護理人員出現的護理差錯率、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患兒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好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護理管理是以患者為中心,充分體現對患者進行人文關懷的一種管理方法。護理管理要求護理人員在工作中盡職盡責,注重護理的細節,尋找其中存在的護理風險,并能及時對其進行糾正,以保證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護理服務。通過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實現與其建立良好護患關系的目的,進而降低護患糾紛的發生率。在本次研究中,對我院兒科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管理,大致分為以下兩個層次:一是改變護理人員的護理理念,這屬于內在管理的范疇。二是規范和細化護理流程,完善績效考核制度,這屬于外在管理的范疇。進行內在管理的目的是讓護理人員從根本上轉變思想,真正做到以患者為中心。外在管理是進行護理管理的具體方法,用規范的制度指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規范的護理,從而降低護理工作的差錯率??茖W的績效考核制度能有效監督護理人員的工作,并能提高其工作的積極性。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護理結束后,觀察組的護理差錯率、護患糾紛的發生率、患兒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好于對照組,兩組相比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對兒科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管理,可有效降低護理的差錯率,減少護患糾紛,提高患兒及其家屬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此管理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作者:畢堂會 單位:甘孜州石渠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