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創傷康復專科護理管理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一般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4月-2013年1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急診創傷患者共88例,隨機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4例,其中對照組男22例,女22例,年齡23-76歲,平均年齡(56.3±11.2)歲;觀察組男20例,女24例,年齡24-79歲,平均年齡(58.3±10.1)歲;本次研究中30例車禍傷、26例骨折、24例皮外傷、8例腦外傷。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疾病。(2)有語言障礙無法溝通患者(3)存在精神障礙患者。兩組患者無論是年齡、性別以及一般資料均無顯著差異(P>0.05)不具備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行個案護理管理,方法如下:
1.2.1個案護理管理工作職責:
根據護士長每周確定的個案護理管理質量控制重點,檢查個案護理管理護士工作,每周對個案護理情況進行小結,對護理安全綜合檢查1次,同時對患者的專科護理進行檢查,及時記錄護理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及時反饋給護理人員;小組成員每月召開1次會議,分析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
1.2.2患者護理干預:
創傷后患者的個案護理管理通常有4個階段,即:(1)患者入院后及時建立檔案。個案護理管理護士在病房綜合評估后,為患者制定出個案護理管理實施計劃。(2)康復1d:對患者身心狀態進行評估。與患者建立一個良好的醫患關系,使患者對醫生取得信任,同時和患者家屬討論康復治療以及個案管理;同時加強患者回到病房后體位轉換的教育指導以及飲食控制,進行適當的肢體鍛煉。(3)康復1w:指導患者接受進一步康復訓練,強調積極配合的重要性;加強患者飲食以及肌體功能鍛煉,與此同時進行皮膚護理。(4)康復1m: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根據患者的不良情緒制定應對措施。
1.3統計學分析:
本研究數據以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以t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經x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無論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還是護理質量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
3討論
個案護理管理護士根據患者自身的不同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同時協調個案管理小組團隊能力提供最優質的服務,這能夠有效改善、恢復患者的社會功能。由于患者個體特點的不同,制定出個案管理實施計劃,同時采用康復知識技能,科學有效指導患者進行生活技能訓練,使患者從而能夠形成新的生活習慣以及適應性,從而激發出患者康復訓練的主動性,幫助患者功能重建,提升了日常生活的活動能力。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完善了個案管理流程以及方案,使管理目標更加明確;護士長以及管理組長的定期質量分析以及監督使護理質量控制更有系統性和計劃性,確保了護理質量的持續改進;小組成員規范化的考核以及實踐培訓,實現了個案管理的技術專業化以及規范化;護理會診和疑難病例討論讓個案護理管理護士得到了更加專業的指導,從而進一步提升了創傷康復個案護理的管理質量。在本次研究中,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無論是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還是護理質量合格率均高于對照組(P<0.05)具備統計學意義。說明對創傷康復專科患者行個案護理,能夠保證康復治療安全以及護理質量,從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者:邢艷 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0六醫院創傷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