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細節護理管理在婦科護理中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細節護理管理方法在婦科護理中對風險事件及對護理滿意率的影響。方法研究對象選取烏魯木齊國際醫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間婦科收治的患者88例,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44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在此基礎上,實驗組采用細節護理管理方法。比較兩組風險事件發生情況及對護理滿意率影響。結果實驗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2.73%,對照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6.82%。實驗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對護患溝通、輸液環境、護理服務、護理技術等各護理內容滿意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細節護理管理方法后,婦科護理中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明顯提高,減少護患糾紛,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細節護理管理方法;婦科;風險事件;護患糾紛
隨著醫學不斷發展,護理學取得了長足進步,“以人為本”的護理觀念也深入人心,這也對醫院護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發現,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都非常注重對患者的細節護理,以保證為其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1]。在婦科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為提高護理質量、保證護理安全性,通常會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因此,本研究采用細節護理管理方法,探討對風險事件及護理滿意率影響,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取本院2018年3月到2019年3月間婦科收治的患者88例,納入標準法[2]:(1)符合婦科疾病診斷;(2)住院治療。排除標準:(1)妊娠期或哺乳期婦女;(2)精神障礙。本研究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采用隨機數字法,將所有研究對象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4例。實驗組患者年齡在22~41歲,平均年齡為(30.22±4.14)歲;對照組患者年齡在21~40歲,平均年齡為(29.34±4.3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故具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要求護理人員在操作時嚴守“無菌原則”。注射前詳細詢問患者藥物史、過敏史。注射時對皮膚進行嚴格消毒,保持針頭無菌狀態,調整輸液速度,告知注射相關注意事項。實驗組:實驗組在常規護理方法基礎上(方法與對照組一致),采用細節護理管理方法。具體內容如下:(1)細節護理培訓:對新參加工作的護士、進修護士、實習護士、聘用護士進行細節護理培訓。由醫院護理部牽頭組織,結合臨床護理實際內容,制定細節護理培訓方案。同時,定期由醫院質控小組進行定期考核,病將結果上報至醫院護理部,護理部研討、講評、總結。通過不斷指導學習、考核,強化細節護理培訓效果。(2)人文護理:注重每位患者的人文關懷,熟練運用溝通技巧與患者溝通,時時刻刻都體現護理人員對患者各方面的關切,建立良好的護患信任關系。護理人員在工作中要保證井然有序,切忌手忙腳亂。(3)強化護理管理:規范護理文書書寫,提高護理文書質量,保證在治療過程中對患者各指標記錄的準確性,為保證臨床治療效果提供基礎。護理人員詳細詢問患者基本情況,如既往史、個人史、月經史,了解患者病情并做記錄。(4)強化法制管理:加強護理人員對法律法規及醫院制度的學習,提高其法律意識與紀律意識,盡心盡力地完成細節護理管理方案。按照法律法規開展護理工作是保證護理質量的最基本因素。將法律法規牢記于心,才能將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全心全意為患者服務。在護理工作中,需要保證每位患者的知情權、選擇權、同意權等,尊重每位患者,創造和諧的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保證護理質量。(5)落實風險評估:基于患者個人情況,建立風險評估檔案,并以此為基礎,為每位患者落實個性化護理方案,達到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
1.3觀察指標。(1)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比較。風險事件參考文獻[3]。臨床護理風險是指,在醫院內患者護理過程中有可能發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具體分為5類:給藥類、技術操作類、病人意外類、護理服務類、護理記錄類。統計兩組風險事件發生率。(2)統計兩組患者對各護理內容的滿意率。具體內容為:護患溝通、輸液環境、護理服務、護理技術。統計兩組患者對各護理內容的滿意率。
1.4統計學方法。所有統計學資料都采用SPSS21.0專業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進行t檢驗。而所有的計數資料以率(n%)表示,用χ2檢驗,P<0.05評價為差異具有顯著性。
2結果
2.1兩組患者風險事件發生情況比較。實驗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2.73%,對照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6.82%。實驗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2.2兩組患者對各護理內容滿意率比較。實驗組患者對護患溝通、輸液環境、護理服務、護理技術等各護理內容滿意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3討論
醫院中患者人流量大、護理工作復雜,易導致護患之間出現醫療糾紛。尤其在婦科護理工作中,患者為女性,對于護理質量的要求更高,也就對護理人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研究指出,婦科護理人員的工作量極為繁重,經常處于超負荷狀態[4]。長期在高壓狀態下開展護理工作,護理人員逐漸產生厭煩情緒,對患者缺乏耐心,不僅嚴重影響護理質量,并且易引發護患糾紛,破壞醫院形象。Townsend等人通過研究造成患者恐懼、煩躁的因素,發現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可引起患者產生不良情緒,譬如:針頭脫出、液體流速異常、血液外溢、皮下淤血等[5]。因此,在護理過程中應當避免風險事件的發生,從而緩解患者內心不良情緒,減少風險事件對治療效果的影響。本研究,對婦科患者采用細節護理管理方法,通過護理人員細心的護理、耐心的講解及認真的態度,減少風險事件發生,以提高治療效果。本研究中,實驗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22.73%,對照組風險事件發生率為56.82%。實驗組風險事件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采用細節護理管理方法可有效減少護理中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護理人員注重工作細節,并與患者積極溝通,安撫其不良情緒,鼓勵患者以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從而降低風險事件發生率。細節護理管理方法,應用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在科室內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以規范日常護理工作內容,細分各護理人員職責。(2)研究發現,定期進行績效考核,落實護理工作績效考核,做到公平、公正、準確,對績效高者進行獎勵,對績效差者進行懲罰,能夠提高提高護理質量[6]。本研究中,我科落實護理職責,要求每位護理人員都保持責任心,擁有較強的工作能力。(3)研究表明,堅持“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重新認識護理工作的本質,建立平等、友愛、有助于建立互助的護患關系[7]。本研究中,我科護理人員時刻關注患者的生理、心理狀態,詢問是否出現不適癥狀,耐心傾聽患者所提出的訴求,并積極解決。(4)有學者指出,統籌規劃護理工作,最大程度地發揮每位護理人員的工作能力,注重個人與團隊的配合,可以有效提高臨床護理質量[8]。(5)細節化護理工作內容,做到維持高質量護理水平,在提供護理服務時,避免風險事件發生,如:針頭脫出、液體流速異常、血液外溢、皮下淤血等。(6)提高護理工作重視程度,科室應當積極保障護理工作的開展,同時要求臨床醫師配合護理人員共同治療。上述幾點表明,細節護理管理方法是一種保證高質量護理水平的護理方法,為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務,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減少護患糾紛發生,降低護理中不良事件發生率。本研究中,實驗組患者對護患溝通、輸液環境、護理服務、護理技術等各護理內容滿意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提示:采用細節護理管理方法后,婦科患者對護理工作各方面內容均較為滿意,滿意率均在90%以上。這也說明了,細節護理管理方法,是一種科學、合理的護理方法,通過建立護患溝通的平臺后,加深護患之間的交流,使得患者更愿意配合護理人員開展工作,而護理人員的積極性也調動,進一步提高護理質量[9]。在護理工作中,給予患者適當的鼓勵和安慰,使其保持積極、陽關的心態面對疾病,這不僅有助于康復,同時可減少醫療糾紛,有利于護理工作開展,提高治療效果[10]。綜上所述,采用細節護理管理方法后,婦科護理中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降低,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率明顯提高,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值得在臨床推廣。
作者:高艷 肖婕 單位:新疆烏魯木齊國際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