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崗位培訓在護理管理中的效果評價,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目的探討崗位培訓在提高護理管理水平中的效果,并分析其應用價值。方法選擇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職的護士30例,對其進行崗位培訓,觀察并對比護士在培訓前后其崗位勝任能力、患者護理滿意度。結果通過對30例護士開展崗位培訓可知,護士在培訓后的崗位勝任能力水平明顯優于培訓前,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護士治療后其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3.7%,治療前患者護理滿意度為73.3%,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開展崗位培訓能夠滿足護士對崗位專業知識的需求,提高護理管理水平和患者對護士護理服務的滿意程度,促進護患之間和諧發展,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崗位培訓;護理管理;護士
0引言
我國目前對于護理人員的培訓方式較為單一,且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1],尚存在問題。因此,本研究選擇我院2017年1月后入職的護士3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針對護理人員開展崗位培訓對其護理管理水平的影響進行分析,探討其效果,現報道如下。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基本信息
選擇我院2017年1月后入職的護士30例,所有護士均簽署自愿參與研究知情同意書。所選護士男性9人,女性21人,年齡21-27歲,平均(23,41±1.96)歲,其中大專學歷18人,本科及以上學歷12人。
1.2方法
對選擇的30例護士開展崗位培訓,其具體培訓步驟為:①崗位培訓需求調查。在對護士進行崗前培訓時,以《護理管理人員各崗位培訓認知及需求調查表》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內容包括是否需要培訓、對崗位培訓的期望、影響護士參加崗前培訓的因素、所需的師資和課程、合理的崗前培訓時間等問題,針對調查問卷進行分析,了解護士對于崗前培訓需求,進而設計符合實際的崗前培訓模式。②培訓前分級。根據所有護士的任職情況進行分級,其中未正式入職的護士為N0級,正式入職的護士為N1級別[2]。選取集中式與分散式的方法對N0級的護士進行崗前培訓,選取輪崗培訓對N1級的護士進行培訓,并根據不同科室對于崗位勝任能力的標準有針對性的對護士進行科室輪訓。培訓2個月后,對不同級別的護士進行階段性崗位初級崗位考核,在培訓3個月后,進行中期崗位考核,在培訓6個月后,進行終極考核。③崗位培訓內容:對N0級護士與N1級護士予以不同崗位培訓內容,其中NO級培訓包括醫院與科室各項的規章制度、臨床護理知識技能、職業素養以及服務態度與人際溝通[3];N1級培訓包括護理學基礎知識的鞏固、分析解決能力的強化、批判性思維以及對危急重癥的處理。④革新培訓方式。通過對臨床案例的探討與分析,利用情景模擬方式提高崗位培訓的效果,不斷根據醫療技術的升級更新臨床護理培訓。
1.3診斷依據和結果
觀察并對比護士治療前后崗位勝任能力與床邊綜合能力,其標準具體如下:崗位勝任能力:以護士核心勝任力評價表為指南:個人特質、臨床護理、臨床思維、人際溝通以及自我發展等5個維度對其進行評價,其評價分值最大值分別為40分、60分、20分、20分、60分。對比開展培訓前后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以《患者體驗與滿意度調查表》為指南,利用調查問卷對患者護理滿意度進行回訪,問卷內容包括:護理服務、護理環境、護理技術、健康教育以及人文關懷等17個項目,問卷滿分為100分,其中,非常滿意為85-100分,滿意為70-84分,未超過7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100%。
1.4數據檢驗和處理
此研究中涉及的數據結果均選擇統計工具(SPSS17.0)進行檢驗,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以百分率和均數±標準差表示,卡方和T值為其檢驗方式,統計結果呈現出統計學意義,則P<0.05。
2研究結果
2.1護士開展培訓前后崗位勝任能力的比較
通過對30例護士在培訓前后的崗位勝任能力進行比較可知,開展崗位培訓后護士的崗位勝任能力明顯優于培訓前的水平,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培訓前后患者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通過對30例護士開展崗位培訓可知,護士在培訓后其患者護理滿意度為,明顯優于治療前,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討論
崗位培訓是一個長期且連續的過程,需要根據醫院與科室的具體需求而不斷的變化,建立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培訓計劃,注重護士的操作能力與實踐水平,改變傳統培訓方式,保證培訓的規范性與嚴謹性[2];同時激發護士學習崗位知識的興趣,積極主動的學習崗位護理技術,并在情景模式的活動中提升護士的綜合素質[3]。本研究對比護士開展崗位培訓前后的崗位勝任能力與患者護理滿意度可知,開展崗位培訓后,護士在個人特質、臨床護理、臨床思維、人際溝通、自我發展方面的能力評分,均明顯優于培訓前的水平;同時,患者對于護士培訓后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為93.7%,明顯高于治療前的73.3%,效果明顯。綜上所述,開展崗位培訓能夠明顯提升護理管理水平,增強護士崗位勝任能力與工作責任感,滿足患者對于臨床護理的需求,保障醫療安全,提升護理滿意度,具有廣泛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使用[4-6]。
參考文獻
[1]李君,曾一,陳瀟.綜合性醫院護理人員崗位培訓需求調查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52):243-244.
[2]李蓮,牛俊吟.對初級職稱護士崗位培訓現狀與需求的探討[J].人力資源管理,2017(06):290-291.
[3]蘭淑,任從蓉,何顯惠.基層醫院實施護士崗位管理與分層培訓的應用價值[J].西南軍醫,2017,19(03):295-297.
[4]王春婷.基于CIPP模型和柯氏模型構建新入職護士規范化培訓效果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南京大學,2019.
[5]李國華,常桂玲.加強產科護理管理對提高產科護理質量的作用[J].智慧健康,2018,4(03):19+27.
[6]羅玲,范作娜,代紅.全科護士崗位培訓對提升社區護理質量的影響[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4):184
作者:陳興梅 單位: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醫院